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些年来,在我国城市白领群体中弥漫着明显的焦虑情绪。一个流传甚广的玩笑是把“白领”称之为“这个月工资白领了”,就是白领群体焦虑情绪的一种幽默表现。还有,“白领们”普遍不愿意认同自己白领身份的现象,也道出了白领群体背后的焦虑和不安。作为一种群体性或社会性焦虑,白领群体的焦虑情绪既是当前我们社会中某种特定社会心态特征的反映,也是白领群体所处的特定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在提篮桥社区综合党委的协调下,日前,北外滩地区专为白领员工解决午餐而设立了3个白领就餐点。辖区内楼宇上班的白领只要持街道发放的白领就餐卡,就能在就餐点吃上一顿蒙荤素搭配的“白领优惠套餐”,最低只需10元。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白领已逐渐成为当今职场中的重要一族,厘清其职业诉求对于管理者准确把握新生代白领的职业价值取向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关村科技园区8家企业的部分新生代白领的调查发现,新生代白领的职业诉求主要集中在成长诉求、经济诉求、成就诉求、权限诉求和人际诉求五个方面。文章结合新生代白领的特点,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五种主要诉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金融危机引发的裁员风潮使得在大都市中的"白领"人人自危。网上疯狂转载的"金融危机‘白领’‘过冬’十大守则"等纷纷印证了这一恐慌。相对于"白领"的胆战心惊,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白领青年的人际关系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白领青年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工具性人际关系,从总体上看,处于负面状态.这种负面状态,巨大地消解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而白领青年与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处于良性状态.这种良性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增添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文章最后深入地探寻了情感性人际关系对白领青年主观幸福观产生正功能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据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的对职业白领的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64.8%职业白领对薪资不满意!做得多拿的少。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对薪资不满是在职业白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3,(11):38-39
住房、工作、养老、子女教育以及社会交往障碍是困扰白领的五大焦虑 “年轻、不甘寂寞,在鳞次栉比的水泥楼群间,追逐金钱、爱情和流行……”朱德庸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他笔下的白领生活。1951年,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第一次提出“白领”概念,他认为白领应该是依附于庞大机构、从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
文化     
2002年底,由上海现代人剧社推出的《单身公寓》以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一批年轻白领的注意力,“白领话剧”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占领了上海的话剧市场,过去的几年可以说是上海舞台“白领话剧”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漫话廊     
《上海支部生活》2011,(2):32-33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新年伊始,一份“新白领标准”在网上广泛流传。这份标准提到,随着物价飞涨和时代发展,白领的标准也要与时俱进,第一条“月入2万以上”就让许多上班族感叹:原来我是伪白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工作领域内影响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做了类属分析.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太大、工作环境不佳、工作前景不明、工作心态不好等,是消解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四大最主要的工作因素.  相似文献   

11.
"白领",泛指在写字楼内从事文秘或其他文职业务的人员。许多人认为"白领"工作潇洒、体面、优越。一方面,"白领"具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白领"讲究服饰形象,西装革履、面容整洁。"蓝领",几乎一切工人尤其是干重体力活的工人都可以归入此类。"蓝领"称谓源于发达国家的工人多穿蓝色工装。其基本特征是在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金领",通常指最能赚钱的一类人,也指财富  相似文献   

12.
白领相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弱关系”的运用实践挑战了中国社会网络研究普遍认同的“强关系”理论假设,反映出当前青年择偶条件与机制的深刻变迁。在描述与分析白领相亲的择偶条件目标定位精准化、择偶对象多元化、择偶空间加大等现代社会基础后,提出白领相亲中“强关系”无效,转而运用“弱关系”的实质,从而提出白领相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58-66
●让自己成为金牌“白领”●掌握职场生涯中必备的“五个C”●制约职业前景的10种想法●扩展职业前景的15种能力●明确你的工作目标和每天的工作●必须认识到:小节同样影响成功●掌握一些工作技巧让自己成为金牌“白领”都市的年轻“白领”阶层是目前职场的新贵,如何取得成功是他们中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不过,在现阶段,许多人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知。世界青年成功学会副会长吴甘霖先生认为,青年“白领”是最关注自身成长和成功的人群。机会的空间来自积极的心态。吴甘霖认为,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实,“白领”们感觉缺少发展的空间,有的是…  相似文献   

14.
▲上海将“白领”写进发展蓝皮书 据《工人日报》报道,“白领”第一次作为城市青年未来发展的代表和示范群体,被写进《2002年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中。“白领”,即高学历、高收入及较高职位,年龄介于20-40岁、从事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的群体。作为城市青年未来发展的典型群体,  相似文献   

15.
<正>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蚁族"的关爱,还请少些廉价的同情和自以为是的"何不住白领公寓"。北京市规委近日发布消息,称要改造唐家岭"蚁族"聚集地,建造白领租赁公寓。然而,"蚁族"对此并不买账,表示不需要昂贵的"被改善"。为"蚁族"建造白领公寓,要说应该发自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上海》2008,(12):12-13
在上海,进入职场的年轻“白领”已越来越多。白领们一边有强烈的生孩子愿望,一边须面对生养孩子后的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17.
如果时间回到十几年前,白领几乎就是在各大外商代表处上班,在屈指可数的几个高档写字楼出入,拿着远远高出同辈薪水的那一小群被视为"职场精英"的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领群体也在迅速扩大,同时,它的外延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提及白领,更多的让人想到:焦虑、忙碌、压力、亚健康、心理失衡……从"神坛"走下的白领,褪去了昔日的光环,而这种变化也许仅仅是中国经济结构、社会阶层变化的一个折射,揭示的正是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阶层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白领》主编:郗杰英,副主编:刘俊彦,撰写:王宝菊、刘俊彦、吴琪、张华、张树庭、杨晓升、郗杰英、徐文新等。 《新白领》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出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的2000-2001年卷.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新白领——当代热门职业青年报告》,下卷为《新白领——当代青年热门职业访谈实录》. 《亲白领》上卷着重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热门的外企中方青年、青年广告人、青年律师、金触业青年、IT青年等五个职业的青年。本书是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较…  相似文献   

19.
导语:都市办公族总是忙于工作而忘记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现代社会,白领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来看看影响白领身体健康的十大元凶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关注的是新奢侈主义与中国城市青年白领群体消费之间的契合性.本研究在界定新奢侈主义的基础上,认为新奢侈主义是一种保留了奢侈品消费符号性的大众消费模式,这与一方面期望用符号性消费来彰显自我,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现实和经济压力的中国青年白领的消费理念形成了一定的契合性,最终形成了青年白领对新奢侈主义趋之若鹜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