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陈云同彭真第一次见面是在1938年9月于延安举行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当时,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彭真任北方局组织部部长。1941年8月,中央决定彭真留中央工作。彭真在中央第一个职务就是担任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并协同康生、陈云负责研究选派干部去满洲工作事宜。陈云和彭真虽相识较晚,但相识后就在一起工作了。进军东北前,陈云、彭真一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1,(10)
正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历任重工业部代部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无论身居何位,他都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甘为人民"打一辈子长工"。这既体现在他鞠躬尽瘁的工作中,也体现在他生活的点滴中。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何长工对家人说:"告诉你们一件小事,咱家的隔壁邻居上门来了,提出个小请求。"原来,隔壁邻居家因为房屋朝向和通风的问题,一到炎热的夏季,屋子里就闷热得透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3.
1935年5月,陈云在长征途中奉党中央之命到达上海。我也牵党组织之命从无锡赶到上海参加掩护陈云在沪安全的工作。陈云到达上海后,住进法租界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新永安路新永安旅馆,当即打电话同时任上海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的章乃器联系,并通过章乃器找到意秋阳。章秋阳即章郁庵,章乃器的三胞弟,中共党员,同陈云一起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这时的公开职业是上海东方信托储蓄公司高级职员,兼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章秋阳立即将陈云接到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358弄尚贤坊21号的家中。当时,我潜伏在国民党的无锡新监担…  相似文献   

4.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05,(7):28-29
今年6月13日,是我们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陈云同志在他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不仅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也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刊特刊发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组部部务委员兼组织局局长欧阳淞同志的文章,供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学习陈云同志党建思想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党史天地》2009,(6):89-91
1931年11月,徐向前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李先念任红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政治委员.后任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政治委员。一直在徐向前直接指挥下。李先念称:我真正认识徐帅是在红三十三团当政委时。我们两人不约而同就熟悉了。他和我特别好,我和徐帅是意气相投。我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向前,一个是陈云。向前教会我打仗,陈云教会我搞经济。  相似文献   

7.
罗荣桓湖南衡东县人。参加秋收起义时25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党代表。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谭政湖南湘乡市人。参加秋收起义时21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文书。建国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宋任穷湖南浏阳人。参加秋收起义时刚18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团文书。建国后曾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8.
江渭清同志,我们江苏干部都尊敬地称他江政委(江渭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兵团副政委,江苏建省后兼南京军区、省军区第一政委)。他是我的老首长,我在他领导下工作多年。  相似文献   

9.
夏明星 《党史博览》2011,(12):46-49
何长工,原名何坤.1900年12月8日出生于湖南华容县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5月。遭湖南军阀许克祥悬赏捉拿,毛泽东为他取了一个既有中国乡土味道又寓意深刻的名字“长工”。不久。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三十二团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二团党代表兼中共宁冈中心县委书记、第五军第五纵队党代表、第八军军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粤赣省委宣传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第九军团政委。  相似文献   

10.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在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邓华曾担任过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  相似文献   

11.
邓联荣 《党建》2021,(9):27-28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73岁的陈云不仅再次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而且被选为恢复重建后的中央纪委第一书记.作为改革开放后首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在任9年,为实现党风根本好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少言行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2.
何长工(1900—1987)湖南华容人.原名何堃.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在华容县创办新华中学,任校长.成立中共华容县委,任书记.1926年组织华容县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1927年秋,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随军上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卫生队党代表.1928年初被派去改造王佐、袁文才部,改编成立第二团,任党代表;5月成立红四军,任第十一师三十二团党代表;8月任第二十八团党代表.同年冬被选为红四军军委委员.1929年初调第三十二团任党代表兼中共宁冈中心县委书记;4月任红四军五纵队党代表,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特委委员.同年6月纵队改为红五军五纵队,仍任党代表.1930年春赴上海出席全国红军代表会议;6月成立红八军,任军长.7月底兼任长沙警备司令员;8月成立  相似文献   

13.
1937年5月,西路军余部约400人转战到达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在我党的积极推动下,卢沟桥事变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些人员被新疆当局收留,编成一个新兵营,学习炮兵和汽车、装甲车驾驶等军事技术。高瞻远瞩陈云倡导学航空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我党驻新疆第一任代表陈云很快注意到,学习这些我军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军事技术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于是,他的目光盯上了航空学习班,以为其后创建人民空军及早培养人才。10月下旬的一天,陈云把“新兵营”党支部书记吕黎平找来,开门见山地说:“小吕,你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考虑?…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作为我党卓有建树的经济工作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他主持经济工作期间,对钢铁工业给予了切实有力的领导.建国之初,中国人民面临着全新的经济建设任务.正是在我国钢铁工业开始起步时,陈云受命于危难之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兼第一任重工业部部长.其间,为完成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经济建设的顺利过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理论有实践.笔者去年曾到鞍钢进行过专题采访,特将陈云同志1949—1952年三次亲临鞍钢视察的情况整理成文,作为对他老人家逝世三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李达,陕西省眉县人,1905年4月19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12月,李达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李达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6.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部军副指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7.
张际春同志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领导者之一。他从1938年1月28日抗大总校第三期调入抗大,到1943年1月第八期离开抗大,一直是抗大总校的主要领导者。在这6年当中,他先任总校政治部主任,后任总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曾和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等同志一起,对抗大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晓农 《湘潮》2023,(3):24-25
<正>英烈小档案陈毅安(1905—1930),湖南湘阴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随部队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1928年11月后,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30年6月后,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8月7日,在攻打长沙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相似文献   

19.
<正>刘瑞龙,1910年10月生于江苏南通。1927年9月入党,1929年11月,任南通县委书记。1930年6月,任中共通海特委书记,与李超时等创建和领导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红十四军失败后,刘瑞龙调入江苏省委,在陈云任书记的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担任副书记及省农委书记兼省军委委员。1932年秋,因为出现了叛徒,刘瑞龙无法继续留在上海,中央派他前往川陕苏区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兵 《党史纵横》2000,(4):48-48
曹国安(1900—1937)吉林永吉人。原名于德俊。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入北平毓文学院学习。1930年毕业,曾去绥远国民党部队任参谋长,因策划兵变被监视,被迫潜回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北平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冬回东北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打人伪军做兵运工作;4月下旬率迫击炮连起义,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任大队长;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1934年11月任第一军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在辉发江南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春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