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书克 《政府法制》2012,(17):35-35
胡适一生中挨过的骂可谓多矣。他得到的骂名可真不少,两个字的有:“走狗”、“汉奸”、“反动”、“竖儒”;三个字的有:“反革命”、“叛国者”;四个字的有:“丧行文人”、“无耻文人”、“胡说博士”;最长的是:“作自渎行为的最下贱的中国人”。谩骂他的人也是彤形色色,各路豪杰都有:有民粹派也有爱国贼,有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狭隘民族主义者,有陈独秀的同党少年也有孙中山的武装同志。  相似文献   

2.
《法治纵横》2014,(2):28-28
罗侦探发现了“天书”里每个字的后面又都有数字。于是,他找未《康熙字典》,一边看“天书”,一边翻字典。他终于发现,“天书”里字的后面第一个数字是笔画的画数,  相似文献   

3.
阿湘子 《政府法制》2009,(12):32-32
4月21日,在重庆市“宜居重庆”建设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发表讲话。他妙解“安”字时说:上面是个宝盖,代表“房子”;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妻室”,这形象地说明,一个人有了房子和媳妇,就可以“安”心了。  相似文献   

4.
李博士到B厅报到的那天,发现厅长认错了一个字。何字?“惬”字。B厅是个文化单位,因此这个字的使用频率很高。厅长把这个字念成了框里面的“夹”。李搞语言出身,“惬”字当然是认得的。 一次,他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对同事小赵说,哎,我提笔忘字,这个字,你看——他取过一张白纸,写上“惬”字——到底读啥呀?小赵颇有意味地看看李,然后拖出辞海,翻了翻说,还是读“QIE”吧。 李很想纠正厅长这个小小的错误,但如何纠正,用什么方式他心里没谱,人家是一厅之长呀,可不能轻易伤了领导的自尊心。他很想有个机会,如读文件、讲演…  相似文献   

5.
天才的口气     
李敖的字典里大约是查不到“谦虚”两个字的,其火爆的表达方式为:“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他还说:“想佩服人,我就照照镜子。”爱尔兰才子王尔德的口气同样大得惊人,他当年去美国,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物品需要申报,  相似文献   

6.
他是美国总统,却总是被冠以“大萧条”三个字。只因在他的4年任期内,有3年半是在萧条中度过的。与此同时,他所签署的《斯穆特-霍利法案》,被称为“20世纪美国最愚蠢的法案”。  相似文献   

7.
“福”字在汉语中寓意着幸福与美好。当卢子明律师接过一双绣着“福”字的鞋垫时.从那细细密密的针线中.他看到了一位残疾人,不,应该是千千万万个残疾人,对给予他们温暖的人们最质朴的祝福;他也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残疾人对未来最虔诚的祈福。  相似文献   

8.
字条之谜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20):62-62
老纪收集的办案资料里,有一张长长的字条。字条用的纸是从报纸上撕下的一个边,内容是用钢笔写的:“老纪等同志:请来看看我吧,我极想你们了。”落款是“老马,即日。”“极想”的“极”字,原来不是“极”,而是“想”字,大概是写字条的人觉得用“想”字难以表达他的心情,将“想”字划去,在后面写出“极想你们了”。老纪说,类似的字条他有好几张,其他的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9.
惠之 《检察风云》2012,(14):26-28
改动两个字。土地版“狸猫换太子” 现年57岁的应国权在温州是个知名人物。1970年12月,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参加工作后,一直与“菜篮子”打交道。1992年至1998年,应国权担任温州蔬菜实业总公司总经理,1998年后一直任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下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独揽大权12年。期间曾拥有“市级劳模”、“浙江省优秀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10.
邮递员老葛     
早就有了想写“老葛”的念头.因为常被他感动着。 老葛,顾名思义姓葛,五十多岁,据说,干了近二十年的投递工作.十里八村没有不认识他的.大家都习惯尊称他为“老葛”.要说周围人对他的评价,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好人!  相似文献   

11.
“钱──钱乡长!”李老师出了一头汗,心想:差点叫出“钱旺根”这三个字来。十年前,他站在讲台上,常常提这三个字。“李老师,您请坐!”年轻的钱乡长从沙发上站起来,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我来咱们乡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想去看看您,可工作太忙,实在走不开呀!”秘书小赵一边递给李老师一只烟,一边说:“钱乡长老是惦记着老师们,可他实在是大忙了,总是抽不出时间来。”李老师惶惶然,一边落座一边说:“一个班四十几个人就忙得不可开交,全乡的工作那自然是很忙。”他望着自己当年的爱徒,几位老师的话语响在耳边:“老李啊,…  相似文献   

12.
老猫 《政府法制》2012,(35):28-2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面得也不错,就画了棵门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成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说这叫“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13.
仿佛是一种潜在的规律,校园命案都离不开—个“情”字。这个。情”字又在校园命案中呈现出爱情和友情两个方面。在大学生杀人案中,几乎所有的案件都逃不过爱情和友情。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林业厅原厅长唐怀民在台上时喜欢人们在他的称谓前加个“大”字—— 大书法家:他是安徽省书协顾问,中国林业书协副主席,2005年出版的《中国名家书画》精装版台历里,他的名字和启功,范曾,欧阳中石等排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刘天晓,是一个“小人物”,退休前有个不错的工作——旅游学校的老师,从事一个十分时尚的行业:教人调鸡尾酒。要不是在12月8日的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他作为唯一一个反对涨价的消费者代表,向主持人——哈尔滨物价局副局长扔去一瓶矿泉水,被网民赞为“2009年中国百姓维权第一扔”,或许他现在依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东北小老头,喜欢管点闲事,结交朋友,偶尔喝上两盅。只是,他的“惊天一扔”不仅让自己在哈尔滨,还在全国出了名,更关键的是,触动了所有消费者在特殊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下,对“涨价”二字最为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6.
单崇山 《政府法制》2009,(13):34-35
潮州籍男子陈书伟因不服法院判决,在上诉状书写一个“操”字,被法院认定侮辱司法人员,遭拘留15天,他也因此成了舆论关注的“红人”。在此之前,陈书伟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好讼”人士。经历“操”字案后,谈起自己的五年诉讼之路,陈书伟说他累了,想“金盆洗手”了。  相似文献   

17.
张倩 《检察风云》2010,(17):54-56
“我的老师伍柳村教授。他非常有学问并目认真负责,讲课论理深刻而逻辑脉络清晰,也是他使我对刑法学产生浓厚兴趣。” 记者(下文简称“记”):您是1954年出生的,名字里又有个“宪”字,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吗?  相似文献   

18.
张雄 《政府法制》2011,(29):27-27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2009年元旦泼墨写下“安心活力”四个字,以此证明他的汉字水平和书法没那么糟糕。日本人多知道首相是个动漫迷,却经常因为读错日文里的汉字而闹出笑话。有记者问动画大师宫崎骏对麻生念错汉字的看法,他冷冷地说:“这实在是日本的耻辱。”  相似文献   

19.
叶永烈 《政府法制》2011,(26):24-25
金日成是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创始人,执政近半个世纪。他的猝死,在朝鲜引发政治大地震。朝鲜人哭成一片,真可以用“悲恸欲绝”四个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0):47-47
“博客”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就有人写博客了。如果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是纪昀(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最早的“博客”了。纪晓岚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可以说是个神人,此人聪明过人,官居一品。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