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江涛 《江淮法治》2010,(17):46-4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新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新法加大了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规定监察机关应当对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还增加了一条规定: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期“一家之言”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马馼 《中国监察》2010,(16):6-9
2010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新修订的行政监察法完善了行政监察工作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监察机关职责、适当扩大了行政监察对象范围、完善了举报制度和加大了对举报人保护力度、提出了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的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行政监察法,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不断提高依法监察的能力,通过执法、  相似文献   

3.
胡艺 《江淮法治》2010,(17):47-47
举报公务人员渎职侵权、违纪行为,净化社会空气,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促进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曾有报道说,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官方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大,几次造成网站瘫痪。这除了说明百姓痛恨腐败现象以外,另一个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此前给民众提供的举报渠道不够畅通。新《行政监察法》规定,对实名举报予以回复;对举报事项、受理举报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拓宽民众举报渠道,激活民众举报热情。笔者期待,新《行政监察法》对举报人保护的法律条款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编辑提示:举报人不服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对相关举报事项的答复意见,属于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吗?  相似文献   

5.
今年 6月 26日开始,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举报宣传活动。这次主题为“立案标准,举报须知,署名举报,件件答复”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举报热情,提高了检察机关的知名度。但笔者认为,宣传举报与接受举报应分开进行,在街头当众接受群众举报,虽有深入群众,方便群众的优点,但不宜提倡。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众接受群众举报不符合举报人的心理。近一段时期以来,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街头当众接受群众举报,与为举报人保密,保护举报人的权益不相符合。而且,举报人容易产生对检察机关严谨工作态…  相似文献   

6.
举报人的权利与我国《举报法》的制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举报是公民主动向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报告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举报人可以自由选择举报方式,拒绝直接充当证人,署名举报人具有优先知情、申请和获得保护、将功补过、获得补偿与报酬等权利。《举报法》是调整举报人与举报受理机关之间在举报活动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其主要作用在于规范举报受理机关的行为。制定《举报法》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7.
牛犇 《政府法制》2010,(15):8-10
尽管我国一直强调人民群众举报对于我国反腐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鼓励群众举报检察机关甚至制定政策,不惜重金对举报人进行奖励,但是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事件依旧屡见不鲜,有的举报人甚至因为自己举报他人而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8.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15):64-64
全国人大:城管被纳入行政监察对象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行政监察法》适当扩大了行政监察对象的范围,城管人员、社会上聘请来协助行政机关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人员等,不再是行政监察工作的“盲区”,而是都将接受监察机关的监察。  相似文献   

9.
基本案情2011年1月,某中学退休教师李某向某市监察局实名举报,反映该校校长袁某(行政监察对象)在该校某项目开发中收受有关公司所送住房一套。该市监察局经核查后确认,未发现袁某有举报反映的收受住房问题,于2011年6月了结此举报件,并向举报人李某电话反馈了情况。2011年8月10日,李  相似文献   

10.
当前,职务犯罪举报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实名举报易导致举报人被打击报复、匿名举报又不利于对职务犯罪进行打击,因此设立举报单线联系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方式,既可以有效保护举报人,又可以对职务犯罪进行有效打击,从而起到增强举报人信心、促使实名举报增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梁茂松检察机关自成立举报机构以后,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反贪污贿赂斗争的开展。但是,随着群众举报的深入发展,各种打击举报人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如何继续完善举报工作,有效地保护举报人,坚决查...  相似文献   

12.
李继华 《法学杂志》2006,27(2):106-109
文章综合采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检察举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并借鉴国际反腐败经验,提出了建立反腐败统一战线、推广有利于保护举报人的密码举报制度、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创立举报补偿制度及举报人投诉制度等改革对策,对“举报法”的制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与电话、写信等传统方法相比,互联网信息传递具有迅速便捷、费用低廉等多项优势。开辟网上举报的新途径,会极大地方便举报和查处行为的实施,降低举报和查处的成本,有利于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另外,网上举报比较有利于举报人自我保护,也便于纪检监察人员与举报人联系沟通。目前,相当一部分举报人由于顾虑打击报复,举报时不肯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纪检监察人员也很难找到举报人进一步深入了解核实情况。这就给查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互联网电子信箱的虚拟性特点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难题。纪检监察人员在不知…  相似文献   

14.
晓非 《江淮法治》2010,(22):17-19
3年前,他向警方举报了一起抢劫案,警方根据线索将此案告破。不料,所举报的案犯竟然从警方眼皮下逃脱。随后疯狂报复举报人,乃至做出令人发指的行为——残忍剁下举报人的双手。此案背后。凸显我国举报人保护制度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09,(14):52-53
杨涛 从这些年举报腐败犯罪的历程来看,让举报人最为头痛的不是举报形式单调,也不是奖励多少,而是执法、执纪机关对于举报的推诿、冷漠,以及腐败官员和社会黑恶势力对举报人无情的打击报复。  相似文献   

16.
公民举报职务犯罪线索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检察院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而目前在举报案件线索中绝大多数是价值较低的匿名举报和多头举报。举报人往往是案件的重要知情人,匿名举报使人民检察院无法与举报人建立联系,获得举报人的帮助,增加了人民检察院查处职务犯罪的难度;多头举报大多会惊动被举报人,使其提前串供、销毁证据,使本就查处十分困难的职务犯罪案件查处难度更大,甚至尚未查处即已宣告流产,浪费了有限的案件线索资源。匿名举报及多头举报已成为制约影响人民检察院反腐查案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在深圳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工作会议传出信息: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是举报工作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职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与有关部门配合,促进保护举报人的立法。(2月26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激发群众举报热情,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日前,大足县检察院在棠香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对举报有功的人员实行了公开授奖仪式。该院在严格为举报人保密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方式适时向社会公开奖励情况,旨在宣传检察机关受理举报职务犯罪的方式方法,宣传检察机关保护举报人的措施,同时,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弘扬正气,扩大影响,激发群众举报积极性,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提供更多的优质案源。  相似文献   

19.
人民群众的举报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提供了大量的案源,有力地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据统计,我们现在查处的案件,80%以上来源于群众的举报。但是现在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情况却令人担忧。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1991年全国就有1万多名举报人遭到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而同时由于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手段日益复杂,也缺乏一些必要的条规予以规定,为认定打击报复增加了难度,使打击报复者不能受到应有的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了群众举报的积极性。本文现就打击报复行为的特点及认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所谓打击报复,是指被举报单位或…  相似文献   

20.
信访举报是获取案件线索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从繁杂的信访举报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呢?笔者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对举报内容、举报人、被举报人等诸多要素综合加以考虑,认真分析举报线索的真实性和成案价值,具体讲要做到“五看”。一看举报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判断举报人反映的问题是否合乎情理和逻辑,推断出举报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其次要抓住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关键问题和能够决定成案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成案的可能性和查办价值,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二看举报人的基本情况。首先从举报署名形式上分析。通常情况下,署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