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流量空前增加与交通道路的改善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交通事故大量增加,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案件也相应增多。据统计我县近年来交通逃逸案件以14%左右的速度增加(表1)。作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试对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疑难案件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本文所述疑难案件是指交通事故受害者因意识障碍或者死亡,不能提供有关肇事车辆特征的,现场被破坏,查无证人的案件。根据作者的经验,这种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从法医学角度提供肇事车辆特征,主要是指肇事车辆的类型及逃逸的…  相似文献   

2.
《刑警与科技》2004,(7):98-101
车辆防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有人未经许可利用车辆自身的发动机驱动车辆-即防止整车被盗,再就是防止他人(包含使用工具)侵入车辆内部(如乘员厢、行李厢、发动机仓等)进行盗窃和破坏,可简单归结为“防止使用发动机、防止入侵”。应用的具体防范手段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3.
李硕 《刑事技术》2004,(3):37-39
近几年,发生在车辆内的凶杀案件日益增多,给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车内的凶杀案件现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尸同处,就是被害人的尸体在车辆上或在车辆附近;另一种是车、尸分离,车辆和被害人的尸体不在同一地方,有时最先找到车辆,有时先找到被害人尸体。车内凶杀案现场的勘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案件的性质,判断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判明是抢车杀人还是抢劫杀人或其它;(2)推断作案时间;(3)推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当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孙淑义当前,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形势发展势头很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有些方面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从山东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相似文献   

5.
组合物体分离痕迹检验认定交通事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碰撞、刮擦等接触,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接触过程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转换,交通事故现场常会有散落的交通运输工具零部件。由于加工过程、使用环境、分离过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车辆零部件往往具有较稳定的整体分离痕迹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可以直接认定嫌疑车辆,为事故的认定提供证据,或者提供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  相似文献   

6.
讨论城市交通,我们最关注两块信息来源:一个是道路,一个是车辆。首先,从城市道路分类来看,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通常来讲,快速路上主要是视频监控和卡口,主干路上主要是电警、卡口、视频监控,次干路和支路上以视频监控为主。除此之外,微波、雷达等等设备也是种类繁多。从车辆的角度来看,公交车载监控、出租车GPS、警用单兵、移动执法设备等等也是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7.
张斌 《法制与社会》2011,(21):84-85
本案例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突然启动车辆导致被害人摔倒在高速路上,被其它车辆碾压致死的行为该如何定性。根据刑法理认的通说,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相似文献   

8.
一、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的约定,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车上人员责任险中的“车上人员”,是指发生意外事故时身处保险车辆之上的人员。据此。判断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属于“第三者”还是属于“车上人员”,必须以该人在事故发生当时这一特定的时间是否身处保险车辆之上为依据。在车上即为“车上人员”,在车下即为“第三者”。 二、由于机动车辆是一种交通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永久地置身于机动车辆之上,故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中所涉及的“第三者”和“车上人员”均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临时性身份,即“第三者”与“车上人员”均不是永久的、固定不变的身份,二者可以因特定时空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如果在事故发生前是保险车辆的车上人员,事故发生时已经置身于保险车辆之下,则属于“第三者”。至于何种原因导致该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置身于保险车辆之下,不影响其“第三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2014,(22):26-2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16日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国公车改革启动。这次公车改革,主要是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相似文献   

10.
余柏顺 《刑警与科技》2007,(11B):214-216
随着经济的逐步繁荣,城市交通的实时监控以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全面的交通图像管理系统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目标。交通道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干道及路口的数字网络,配备相应的图像监视设备和软件,可将交通路口车辆运行状况实时传送到调度中心,对道路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道路车流量进行控制,将车辆安排到畅通的路段,减少阻塞,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在停车场停放的车辆丢失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时有发生,在审判实践中,对丢失车辆的停车场经营者的损害赔偿责任等有关问题,往往又意见分歧。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理解。  停车场只经营车辆停放业务,车辆丢失时经营者的赔偿责任。  经营者经营停车场的业务范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单纯的停车业务,即经营者以其经营的场地向停车人提供停车服务,停车人依一定的标准向经营者交纳场地占用费;二是停车与保管业务,即经营者以其经营的场地向停车人提供停车保管服务,停车人依一定的标准向经营者交纳停车保管费。对于经…  相似文献   

12.
保险车辆在转让后未办理保险批改手续,只要保险车辆在转让前后危险程度未显著增加,一般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险公司仍应在机动车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损失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小江桥西岸东阿线K195+700米处是东川矿山通往城区的必经之路,稍一放松管理,超限、超载、;中卡等不法行为就会突出泛滥。2011年5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路政大队和铜都街道应急维稳队员在此路段流动超限检测,大部分超限超载驾驶员均能接受路政人员的检查并能按规定缴纳补偿费,当日有一辆超限车辆冲卡,执法人员要求停车检查,  相似文献   

14.
在利用轮胎花纹痕迹认定交通肇事车辆的工作中,通常是利用花纹类型(横沟花纹、纵沟花纹、块状花纹、混合花纹、非对称花纹)及适用的车辆种类等共性特征进行分析鉴定。由于轮胎是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轮胎,其花纹是相同的,而同种轮胎又可以安装在不同品牌的车辆上。因此利用共性特征仅能区分肇事车辆的种类,不能认定某一辆嫌疑车就是肇事逃逸车辆。笔者根据实战经验,根据轮胎花纹个性特征点来认定肇事逃逸车辆,本文就此展开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停车难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要问题。在一线城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面临车多位少的情况下,车主只能被迫将车停在道路两侧,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交通隐患,既影响路面交通的正常运行,也不利于车辆的管理。如何解决车辆停车难问题,成为当前停车场厂商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董苏华教授分析了当前我国停车场难的问题所在,他表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城市无法容纳如此多的机动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行人交通事故和致伤车辆类型的关系,总结其规律.方法 回顾90例行人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致伤车辆、损伤部位、损伤特点、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不同类型致伤车辆所致的撞击伤好发部位取决于受撞击时人体的姿势和车头突出部位的高度,其损伤特点与作用力大小、方向和接触面光滑程度相关. 结论 通过对行人撞击伤的损伤部位、损伤特点、严重程度的分析,可以推断致伤车辆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自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 根据近年来高检院通报情况来看,检察机关在自行侦查职务犯罪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两大类问题,一是办案安全问题,因违规办案导致涉案人员伤残甚至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给检察机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案件查处工作处于被动,影响了检察职能的发挥。二是自侦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个别侦查人员贪赃枉法,包庇犯罪嫌疑人,严重影响了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给检察机关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一是执法思想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代步工具。但是.车辆的增加带来的是交通事故的增加.在事故中,轻则车辆受损,重则人的生命被剥夺。因此,车辆的贬值损失是否存在并应得到支持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盗窃机动车辆的案件尤为突出,成为盗窃案中新的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1993年被盗车辆就有1300多辆,今年比去年同期发案率更高。其它省、市盗车案也较突出,直接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着重就机动车辆被盗后,车辆原配钥匙的检验及现场勘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认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06,(6A):134-138
近年来,我国死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频发,尤其大中型客运车辆特大事故居多,事故死、伤人数居高不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本文在分析近六年一次死亡十人以上客运车辆特大事故特点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上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客运车辆特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人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以及缺乏应急避险能力所致,车辆自身主动和被动安全眭能差、超长途运营、道路缺陷及安全设施缺乏、医疗急救水平低下等也是潜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这些因素一方面影响着客运车辆特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剧了事故后果。本文在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基础之上,指出有加强针对交通安全教育、规范客运管理机制和逐步提升客车安全性能是预防和减少客车特大事故的主要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