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3,(10):16-16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我是曲直,今天说说控房反腐的问题。 2013年地产新国五条出台,规定更加严格、亮点很多、操作性也更强,彰显了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但也传出不同的声音,有加强宏观调控的,解决供需矛盾的,百姓住有所需等等。笔者认为,调控房价宜先反腐。  相似文献   

2.
百姓是衣食父母,百姓是头上天。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曾经农桑稼穑,使农以时,安定有序,创造出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为解决“三农”问题,自1982年1月1日到2006年,中央先后出台了7个“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农民概括为“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业不稳,天下不安。  相似文献   

3.
《法人》2008,(11):13-13
所有这些情况均表明,“房价”始终是此轮救市一个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如果当前普遍超出一般居民购买力的房价,不能得到必要的调整下跌,救市救百姓救民生、进而救经济救银行的目的,便很难实现,同时也难以获得百姓的认同和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4.
观点     
《法人》2005,(11):9-9
“非要把价格一下拉下来,非要把房地产价格的投资增长速 度突然降下来。这样既不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律,也不符合政 府和百姓的利益” 房地产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可为什么调控之后房价下降趋势 不明显?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解释说,政府对房地产进行规 范和调整是因为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而不是全国普遍情况。”如果说有泡  相似文献   

5.
百姓生活     
毋庸置疑,如果评选2010年百姓最关心的话题,除了依旧高涨的房价,物价应是首当其冲。近几个月来,“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苹什么”、“油你涨”等新词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份调侃的背后多少折射出百姓对楼市、对物价屡屡攀升的一份无奈。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房产新政还是来了.无一例外,新政囊括了各种“姿势”的限价.那么,问题来了,房价是什么?本期话题,徐胖子就围绕价值和价格这一对概念,把房价的本质说个明白. 房价,取决于人们对房价的定义.一般来说,房价就是房屋的价格,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房屋的价值在货币上的反映,就是房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已成为很多百姓心中的剧痛,2005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将没有很好地解决百姓住房问题作为自己“最痛心的事情”,价格地毯式的上涨成为2006年房市的主要特征。买不起房的广大百姓面对着继续上涨而且看不到“天花板“的房价显得是那么的无助。  相似文献   

8.
面对房价不断攀升,甚至一天出现几特价,2007年5月,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文件,强行规定商品房由政府核价,不准随意海价,严查韦规,在全国首开了地方政府直接干预房价的先河,新规出台后,南京房价应声回落,然而,依靠行政定价来平抑房价的行为。是否涉赚行政违法,引发房地产界与法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争论,更多的人则期盼《反暴利法》及早出台。  相似文献   

9.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0,(24):29-29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我是曲直,今天说说医疗改革的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近年来在中国愈演愈烈,成为中国上下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政府财力有限,一般百姓难以承受由于政府投入不足造成医疗资源供给紧缺,不得已而采取的以药养医体制的高昂医价。  相似文献   

10.
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各地各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岛市城阳区通过构建“听百姓说事、为百姓办事、请百姓评事”的民情走访新机制,实现了农村社区和潴、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说法     
《政府法制》2013,(12):63-63
房子问题是导致我国两极分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10年前买的房子,当时的房价1平方米2000元,现在房价变为1平方米4万元。前面买房子的人和后面买房子的人,财富差距非常大,前者财富越来越多,后者被剥夺,因而导致两极分化。——针对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问题,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相似文献   

12.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4,(22):15-15
陈突是东汉时期的官员、学者,曾经担任过太丘县的长官,他修饬德教、无为而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有一次,上级官员要来视察,他手下的县吏害怕百姓上诉,就告诉陈定,想让他想办法以制止百姓向下来视察的上级官员喊冤,但陈突却说:“上诉是为了求公道,如果加以制止,百姓还怎么申冤明理呢?不要约束百姓上诉。”前来视察的官员听说后,叹息说:“陈君能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会冤枉人吗?”  相似文献   

13.
陈明 《江淮法治》2010,(9):27-27
日前,几位家住合肥市蜀山区丁香家园小区的居民早早来到丁香社区工作站,他们面带笑容,没有一般来访人的急躁或不安的情绪。小区居民周卜明向社区工作人员说:“看到社区张贴的通知,说今天是‘人大代表接访日’,我们不是来反映问题的,而是来感谢人大代表,他为我们居民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央企,作为共和国的骄子,恐怕从没有像今年如此遭到老百姓的痛斥,因为央企不断制造的“地王”,使许许多多百姓住房梦不断破灭。房价一路飙升严重脱离国情、民情,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我国大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的原因是较高的地价引起的,如果把地价降下来房价自然就会落下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既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地价上涨会提高住房建设成本,抑制住房供给,进一步推动房价上升.但房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把地价降下来不一定会使房价降下来.本文将从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影响城市特殊地段房价的因素和如何降低城市房价来全面深入地阐述对这一说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1,(9):19-19
“今年的房价,不是市场说了算。也不是开发商说了算,更不是任志强说了算,是政府说了算……你就听政府的就行了,政府说稳中有降,它就会稳中有降,否则就是他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了。”——地产大佬潘石屹对今年房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闻核心--住房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条件和需要.但当今不少群众被高昂的房价所困扰,特别是低收人群众更是"买房难,难于上青天".对于这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困难问题,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着力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不断健全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力度,使保障性住房政策惠及我市千千万万个低收入困难家庭.  相似文献   

18.
“复关”也好,“入世”也罢,对中国人来讲,都是*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作为百姓,美心的是“入世”后的实惠问题。作为律师,关心的则是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问题。在义世*指日可待的今天,在华东政法学院复校。周年的前夕,本刊特派记者采访了著名国际经济法专家、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刊发此文,百汇让广大律师关心并关注文世*给律师业带来的影响,二是借此祝贺华东政法学院复校20周年。记者:谈到中国的“复关”与“入世”谈判.用朱基总理的话就是,13车来,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可以说,其审议时间之长,答题范围之广,在…  相似文献   

19.
领导说他是优秀社区民警的典范;同事说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群众说他是百姓的贴心人;不法分子则视他为“克星”。他就是芜湖市鸠江公安分局官陡派出所社区民警庞传远。  相似文献   

20.
2月15日,江西各地一把手向数百万民众电话拜年。3分钟的电话拜年内容先是报告政府一年来的成绩,然后向市民送祝福,最后是展示未来的发展计划。官员称之为“花小钱,办暖人事”,而百姓则认为是浪费公款来宣传政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