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句句真情问候,一笔笔爱心捐款,一批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灾区人民手中;一支支援助灾区的队伍奔赴一线,活跃在灾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在贵阳,"绿丝带"把车与人的关系重新还原回人与人的关系;在都匀,哪里有群众遇到困难,警灯的光亮就照射到那里;在仁怀,市长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共度春节……面对雪凝灾害的危险和困难,人民子弟兵铸就了钢铁长城;志愿者阐释了相互扶持的人间真情;新闻工作者书写了震撼心灵的动人篇章……在抗凝救灾中传递、升华的贵州精神,必将成为贵州历史性跨越征程上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青海与四川山水相连.守望相助。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的第3天.青海省第一支医疗救援队就奔赴四川灾区。17日。到达灾区的救援队被国家卫生部派往雅安市全面展开救援工作.成为派驻雅安市的唯一一支医疗救援队伍。稚安市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全市有14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89.93万人.全市因灾死亡28人.受伤1351人。同时。雅安市还承担着救治从汶川西线转移过来伤员的任务,救治任务繁重而紧迫。从15日至21日.我省共有4支医疗队和5支卫生防疫队共219名队员、29台急救和防疫车辆陆续到达灾区。进入灾区后.医疗救援队立即成立了6个临时党支部.  相似文献   

3.
盛夏时节,我们又一次走进了“5·12”地震灾区。从北川到汶川,从都江堰到绵竹……如今的四川地震灾区,一幢幢由“特殊党费”援建的崭新农房装点山乡村落,一棵棵劫后新生的草木见证灾区巨变,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争相诉说党恩党情……  相似文献   

4.
灾区老人和他的300名感恩队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5月27日起,地震重灾区什邡市活跃着一支由当地志愿者组成的“什邡灾区人爱心感恩队”,40余天,他们从17人发展到300人,自己出钱出物出力,慰问了72支救援灾区的各类队伍,发放了“爱心感恩宣言”5万多份,化解民怨无数。有人称之为什邡的“民间政治工作队”。  相似文献   

5.
大爱在心中——记抗震救灾中的5位农民志愿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浩 《党的建设》2008,(8):48-49
这是一支特殊的救灾志愿者队伍。他们是来自庆阳的5位农民,年均51岁,最长者已年至花甲;他们靠外出务工为生,但救灾时费用一律自理,还为灾区人民送去了食物和药品;他们辗转北川、绵阳、青川、广元等地,在灾区奋战49天,从死神手中夺回了8条生命,包扎救治50多名轻伤者;救灾期间,他们中有人因病返乡治疗,有人因妻子病重匆忙回家,但几天后都又匆匆赶往灾区,继续抗震救灾的志愿行动……  相似文献   

6.
吕璐 《廉政瞭望》2018,(6):38-39
几百人的会场里座无虚席,只能听到主席台上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动员,省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这里,酝酿着一个大动作——覆盖全省的脱贫攻坚督查。来自不同单位的他们,即将组成一支支全新的团队奔赴各地。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王子岗与总队党委“一班人”连夜研究部署,紧急调遣两批共301名官兵赴川抗震救灾,并全力组织做好抗震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使云南总队做到了“第一时间加强组织领导、第一时间加强力量调遣、第一时间加强物资调运”.成为第一支全装备抵达都江堰灾区并及时展开救灾的消防增援队伍。  相似文献   

8.
玉树“4·14”地震灾害发生后,省民政厅先后派出2批共计25人组成的工作组奔赴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汶川大地震震裂大地,震痛华夏,震惊世界。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斗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迅速打响。两年后,灾区大地绿草茵茵,新房栋栋,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恢复如初,甚至超过了灾前。"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两年间,四川人民用实际行动为恩格斯这句名言作出了生动注解。  相似文献   

10.
6月3目中午,四川安县晓坝镇灾区群众安置点,一列车队抵达,重庆餐饮服务队第三批60名厨师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11.
玉树州发生强烈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省国税局机关服务中心第三党支部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局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协助下,全员齐上阵。组成党员突击队,想灾区所想.急灾区所急,争分夺秒,昼夜兼程赶往灾区.成为省直机关所属单位第一支到达灾区的救援队。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汶川大地震震裂大地,震痛华夏,震惊世界。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斗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迅速打响。两年后,灾区大地绿草茵茵,新房栋栋,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恢复如初,甚至超过了灾前。“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两年间,四川人民用实际行动为恩格斯这句名言作出了生动注解。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10,(9):33-35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一支支部队闻令而动,一辆辆军车昼夜兼程,一架架战鹰紧急起飞……5000多人民子弟兵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第一时间抢救伤员,第一时间排除险情,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极速救援。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军队、武警部队全力支援舟曲灾区抢险救灾,发挥突击队作用。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就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做好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晓峰 《共产党人》2008,(12):12-13,21
震后1小时,我团4架直升机奉命升空,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勘察灾情,拍摄大量图片影像资料,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决策提供了依据。随即,出动18架直升机,满载食物、药品等急需物资,飞往灾区展开救援。一批批危重伤员快速运出,大量救灾物资快速送达灾区,迅速稳定了受灾群众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沈聪 《前线》2010,(10):I0026-I0027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把灾区当故乡,在地震极重灾区恢复重建的战场中,铸造援建成就!  相似文献   

16.
8月12日,距汶川大地震3个月,灾区恢复重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城乡因地震造成住房损毁的445.4万户家庭住进活动板房和过渡安置房;地震灾区已实现异地转移就业14.6万人,实现就地就业64.2万人……  相似文献   

17.
8月12日,距汶川大地震3个月,灾区恢复重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城乡因地震造成住房损毁的445.4万户家庭住进活动板房和过渡安置房;地震灾区已实现异地转移就业14.6万人,实现就地就业64.2万人……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急驰援四川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大战。在废墟上、在安置区……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没有接到任何命令,但他们来了,从祖国四面八方来了;他们互不相识,但他们聚在了一起,把心和灾区人民紧紧地拧在了一起。他们不知疲倦地为灾区人民奔忙,成为抗震救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理由简单但很有力量——我们都是中国人;他们的名字普通但很伟大——我们都是志愿者。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事迹,告诉汶川、告诉四川、告诉全中国,成为四川人感恩的最好表达。为此,本刊特邀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对被誉为"抗震救灾第一志愿者"的江苏民营企业家陈光标进行了重点采访,形成此文,在本刊特别刊发。  相似文献   

19.
"抗震救灾第一志愿者"的称号,是四川灾区人民给他的.这是因为他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亲自率领120人的民间抢救队伍,带着公司的60台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日夜兼程奔赴灾区, 成为第一批参与抢救都江堰、汶川和北川等地遇险群众和打通"生命之路"的英雄队伍;地震发生后,他和他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在灾区义务参加抢救被埋群众、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及建设家同的紧张战斗.他自己亲手救出12位学生和群众,肩上背过500多位遇难者的尸体;他一路"撒钱"、捐物价值达2000多万元……受灾群众感激地叫他"大好人", 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20.
地震发生3小时,我们学校就向灾区派出第一个医疗小组.5月12日晚上11点起,又连续派出7支医疗队、14支卫生防疫队,共410人,昼夜兼程,奔赴德阳、映秀、汶川、北川和理县等重灾区,与灾情争速度,从时间手中抢生命,救治伤员15889人,收治3312人,手术854台,后送1068人,先后有130多个医疗小分队,进入与外界失去联系的70多个村寨救治群众3000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