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法治的发展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实务和法学理论研究等多方面人士的关注和推进,证据法治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为推动证据法治发展,近期又推出一重要举措——张保生、常林主编的《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正式出版。2011年5月20日《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1978-2008)》和《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2009)》首发式在京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光中先生,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樊崇义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全面推进"这个词比较准确地概括了2012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旋律,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法治方针。其次,立法领域,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亮点颇多,开启了民事诉讼的新纪元;司法领域,司法改革白皮书  相似文献   

3.
余德厚 《中国审判》2013,(3):101-101
正本刊讯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3年《法治蓝皮书》,书中刊载了《中国司法透明度年度报告(2012)》。海南法院的司法公开进入全面落实阶段,逐年逼近敏感信息;海南法院司法透明度整体测评继续名列前茅,领跑全国。报告显示,海南法院司法透明度整体测评排名较高,海南高院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中名列第四,海口中院在全国中级人民法院中荣获第一名。该报告是继2011年年度报告之后,第二次发布的。2011年,海南高院全国测评得分第一,海口中院名列第七。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3年《法治蓝皮书》,书中刊载了《中国司法透明度年度报告(2012)》。报告显示,海南法院司法透明度整体测评名列前茅,其中海口中院在全国43个较大市的中级人民法院中名列第一。这也是海口中院继去年司法透明度测评排名第七后,再一次获此殊荣。海口中院院长吴剑平表示:"在全国43个市中级人民法院中摘得桂冠,对我们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下一步,我们将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和范围,推进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褚福民 《证据科学》2011,19(5):637-640
法治的发展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实务和法学理论研究等多方面人士的关注和推进,证据法治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为推动证据法治发展,近期又推出一重要举措——张保生、常林主编的《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正式出版。2011年5月20日《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1978—2008)》和《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2009...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专章来论述法治建设,首次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提及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并唯一提及公益诉讼这项具体司法制度,即要求“完善公益诉讼制度”。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第一次设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公益诉讼制度真正通过司法实践发挥重要作用,始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的“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而且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2017年7月1日,新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相似文献   

7.
易继明 《法律科学》2014,(2):174-183
2013年6月4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了旨在打击专利蟑螂、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创新的5项行政措施和7项立法意见。同一天,总统行政办公室发布报告《专利主张与美国创新》,描述并分析了采取立法及行政措施的必要性。美国国会2012年和2013年两度提出旨在遏制专利蟑螂恶意诉讼的《保护高技术创新者免遭恶意诉讼法案》。这些举措,意味着美国正在推行专利新政。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下6项建议:(1)建立知识产权危机预警机制;(2)提高专利审查质量;(3)跟踪专利实施情况;(4)健全专利服务体系;(5)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规制;(6)限定专利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8.
刘武俊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2):25-27,85-90
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主旋律和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词,这突出表现在立法创新和司法创新之上。其中,就立法创新而言,‘物权法’的起草和公开征求意见、《治安管理处罚法》变处罚法为控权法、法规备案审查程序对遏制立法违法现象具有积极意义等,都为2005年的立法景观增色不少;就司法创新而言,以最高法院统一收回死刑复核权为主旨的死刑复核制度颇令人关注,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有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实施至今已经5年,该法施行之初,在誉之为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的同时,很多有识之士对该法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忧心于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不能为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不能为完全实现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旨提供司法保障。5年来的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当日正式上线,为律师提供35项在线诉讼服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冋应依法治国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在发布会上表示,《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旨在为律师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服务创造更好的司法环境,促进律师作为高素质法律队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发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与立法、执法、司法三支法治工作队伍,形成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正当交往、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1.
华鹏 《中国律师》2013,(4):27-28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立法方面,1989年我国就出台了《行政诉讼法》,赋予了行政相对人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近年来,行政法领域的立法更是有了进一步发展,大量法律、法规、政策的颁布施行,对我国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  相似文献   

12.
卫秀萍 《中国审判》2013,(12):69-71
<正>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加了有关公益诉讼的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使得公益诉讼由理念变为立法并开始实施。正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限定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如该修正案获得通过,那么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就只有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家,对  相似文献   

13.
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以下简称"蓝皮书"),我国法学界几十位权威专家学者,用他们特有的专业视角,深度剖析了"极其不平凡"的2008年中国法治:这一年,中国的立法有什么特点?依法行政建设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因素诱发了群体性事件?税收法治改革的步子为什么迈得那么大?  相似文献   

14.
《检察纵横》2012,(3):59-59
近10年来,中国社科院每年以蓝皮书的形式,推出中国法治发展年度报告,堪称法律界的一件盛事。2月20日,《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2)》如期而至。这已经是中国社科院的第十本法治蓝皮书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纠纷、侵权问题也层出不穷。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正式将公益诉讼纳入立法之中。然而,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比较笼统,只是对这项诉讼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具体的实施规则仍须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本文旨在分析现行立法的缺失的基础上,从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书讯     
<正>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发展报告(2015)》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ISBN:978-7-5097-8546-1定价:98.00元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内容介绍:本书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第一本蓝皮书。全面总结和透视2014年以来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情况。本书指出,2014年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热点和重点集中于以下方面:第一,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打造权责明确的政府权力体系;第二,修订《立法  相似文献   

17.
傅达林 《政府法制》2011,(16):22-25
(上接本刊2011年5月新闻月刊)案例篇案例是流动的法治。十年间,那些为社会广为关注、引起立法和司法变革、影响公众法治观念的典型个案,传播出绵绵的法治意蕴,深刻改变着传统社会的心理状态。1."齐玉苓案":宪法司法化的美丽"昙花"山东枣庄姑娘齐玉苓,当初或许不会想到,她"为受教育权而斗争"的努力,竟然成就了"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55条对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一、《民诉法》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亟需细化《民诉法》第55条将公益诉讼的主体限于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我国现有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特别是2012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从立法角度保障了未成年人诉讼权利。未成年人社会阅历不足、法律知识欠缺导致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范风险能力不强,因此,在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法定代理人作为诉讼参与人,其作用就是维护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二百七十条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法定代理到场制度,法定代理人到场成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定程序,该制度是贯彻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立法进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十届全国人大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修改法律既要反映我国司法实践的要求,也要汲取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项目考察团今年6月专门赴欧洲进行了深入考察。本刊将分3期刊发这次考察的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