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農村家庭的新變化實行生產責任制後,我國農村家庭出現了以下變化: 一,青年人的‘獨立意識’有所減弱。實行責任制根除‘平均主義’之後,勞動力多的家庭,經濟收入多。‘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家庭有所增加,‘兩代同堂’的家庭有所減少。二,新型的父子關係正在確立。過去,農村家庭是父親主事的多,實行生產責任制後,青年的聰明才智受到重視,父親退居二線的多了。青年主管家庭的多了。三,新的婚姻觀正在被接受。過去農村家長對子女婚姻一般是‘女兒出嫁傾向要彩禮,兒子結婚傾向於包辦’。現在越來越冬的農村家長接受了‘婚姻自  相似文献   

2.
我们不是搞农业社会主义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江苏省《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满怀信心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评论员文章,驳斥有人说我们在建设农业社会主义。文章说,《南京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跟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不对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毫无疑问,这些成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新问题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界正在研究探讨国民经济中的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时期,国民经济的速度不能高,但也不能没有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整个经济就会萎缩。二、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要注意反对那种不顾国家利益、脱离国家监督、搞本位主义的倾向。总的是两条:一是包乾,按劳分配;一是加强监督,制止本位主义、弄虚作假、违法乱纪。  相似文献   

4.
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汉民族形成和发展分四个阶段:一、汉民族形成的准备阶段,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特点,是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了中华民族中的主体民族——汉民族。二、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迁徙出现了对流,即一部份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三、宋辽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主要是在边疆区进行,不仅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有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四、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清代。这一时期,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疆域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汉民族是一个由多血统融合而成的民族,可见,大汉族主义的优越思想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与我国植树节今年三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一八六六—一九二五年)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我国的植树节。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是孙中山先生。一八九三年,孙中山亲手起草的《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出:祖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畜」。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他在广州讲演他的《三民主义》时反覆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纵观他一生中许多著作和讲演,曾无数次地强调了毁林的危害性和造林的重要性。他还亲自植树,至今在他故居内生长着的那棵虽逾百岁却枝繁叶茂、生气勃勃的檀香山酸豆树,就是他在一八八三年从美国檀香山留学回乡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的科学涵义严家其在今年第六期《红旗》杂志上撰文论述「一国两制」的科学涵义及其特征,他指出:一、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和稳定性。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不同的地域实行不同的制  相似文献   

7.
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特点丁凤麟在《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四期上著文认为,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特点有三个方面:一、为振兴中华而勤于向西方学习.近代爱国志士在从祖国传统文明中获得精神力量的同时,还勤于学习和汲取当时世界的先进文明——“西学”.从林则徐到孙中山,都是悉心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代表人物.二、为振兴中华而立志改革和革命.为了使祖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困境,近代爱国志士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其中,既有像孙中山那样始终  相似文献   

8.
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现在,我们从总结经验、改道工作出发,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保护民族工业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时期,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新政策,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引进新技术,进口国内一时还不能制造的新设备;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工业,因而引进的东西必须消化,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研究和发展,使之国产化.这就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新本领.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作了关於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发言。他的谈话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一九五六年七月,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受新加坡《南洋商报》的委派,作为新加坡工商考察团(由前部长马绍尔作顾问)随团特派记者访问北京。七月十六日晚,周总理在颐和园接见并宴请曹聚仁,同席者还有陈毅、张治中、邵力子及其夫人傅学文。席间,曹聚仁就周总理不久前在人代会的发言问及:你许诺的“和平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设布局应逐步向中部转移国家计委副主任吕克白认为,我国的建设布局,应当逐步向中部转移。理由有两条:一、我国能源容易开发的部份,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工业建设应靠近原料、燃料基地,这是一条经济规律。我国南方靠水电,北方靠煤炭,而容易开发的水电、煤炭都在中部地区。在沿海建厂,工厂本身投资比较省。如果把远距离运煤、长距离输电的投资都考虑进去,投资也不少。据国家计委交通局初步计算,到本世纪末,把中部的煤运到沿海,需投资三百亿元,从葛洲壩到上篜蘖教跷迨蚍數缦?就需二十亿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出现了建国以来空前活跃的局面.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低等消费阶段向中等消费阶段过渡. 个人收入的前景.据推算,到二○○○年,全国城乡人民货币总收入将为七千六百亿元左右,比一九八○年增长近四倍.其中城镇人民平均每月可以收入一百零二元左右,农民平均每人每月将收入三十九元左右. 消费结构的变与不变.一九八○年,全国城镇人民的商品性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九十二,支出顺序是一吃二穿三用.预测到二○○○年时,这个顺序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不变之中也有变.主要表现在吃的支出比重将逐步下降,而穿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每種思想都有階級烙印嗎? 長期以來,流行着一種傳統的觀點,就是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這個觀點是否正確,需要加以分析。什麼是思想?思想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在人們頭腦裏的反映。既然如此,生活在階級社會的人們的思想,不能不有很多要打上階級的烙印。但是,絕不能由此斷定,‘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与長江流域同是中華民族發祥地黄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這是習慣說法。最近我國史學界、考古學界對此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黄河流域与長江流域同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河北省歷史學會在《年會論文選》上發表文章,認為長江流域,其自然條件並不亞於黄河流域。氣候温和、濕潤,比起乾燥多風的黄土高原,更有利於人類的生存。作者在分析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遗址,主要分佈在黄河中上游、長江中游和東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独创的《定位法舞谱》唱歌有歌谱,弹琴有乐谱,跳舞有舞谱吗?最近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武秀梅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高春林创造了《定位法舞谱》.在此之前,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已发明了一百多种舞谱,但还没有一个人能用舞谱记录下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舞蹈.而新创的《定位法舞谱》经过近半年的推广,由武秀梅记录了傣族舞蹈《孔雀舞》,舞蹈家资华筠记录了戴爱莲创作的《飞天》.今年一月,在舞协举办的《定位法舞谱》发表会上,瑶族演员赵湘又表演了自己视谱学跳的新疆舞《摘葡萄》的片段. 据数学工作者统计,《定位法舞谱》能记录四百九十五万亿个舞姿造型,并且还能记录武术、体操、杂技等任何人体动作,其方法既合理又简单,且便于电子计算机储存. 在《定位法舞谱》中,每一种动作只有一种记录方法,定量化的动作语汇也便于电子计算机储存.每一个动作也能和舞曲的每一个音符对应记录,通过谱面即可分析舞姿造型、舞蹈运动线及舞曲的创作规律,便于舞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报刊文摘     
唐朝的"检举箱"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令工匠铸铜为"匦",称"铜匦"。它四面开口分类,东面的叫"延恩",专供投诗词文章,是为自荐求仕的人开的;南面的叫"招谏",专为上书评议朝政得失的人开设;西面的叫"伸冤",专为有冤屈的人开设;北面的叫"通玄",专为研究自然灾变及提供军情的人开设。后来"铜匦"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检举箱"、"意见箱"。(摘自《人民政坛》)公然践踏法律的典型案件最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广东省某镇有24名人大代表接受一个体户1000至3000元不等的贿赂,出卖了选举权,选举该个体户为镇长。后来东窗事  相似文献   

16.
报刊文摘     
人类基因有了新发现 继科学家去年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之后,科学家又绘制出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对人类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发现。 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的消息称,人类基因有至少以下一些新的发现: 一、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算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塞莱拉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万到 3.9114万个之间。这给人类基因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大片“荒漠”。人类基因组序列…  相似文献   

17.
报刊文摘     
可持续发展需跨越三大零增长台阶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日前提出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跨越的“三大零增长台阶”,并且制定了跨越“三大零增长台阶”的时间表。 首先,到2030年人口总规模将达到历史最高峰16亿,实现人口数量零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将从1999年的20.85%下降到18.2%,平均每年下降0.07个百分点。人口数量零增长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拉动每年的GDP增长1.2~1.5个百分点;每年提供的就业机会将在原有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0.065~0.07倍…  相似文献   

18.
报刊文摘     
机构改革的六大难题 权威人士指出:在地方机构改革中难度最大的是县、乡级。县、乡机构改革的难处有六: 超编基数大。据了解,我国 2000多个县中, 50%以上是财政赤字县。县级机构臃肿,严重超编,超编人数占各级党政机关超编人数的 60%以上。 公务员结构不合理。山东谷城县编委办公室有关人士说,很多机关官多兵少,领导干部编制占了总编制的一半,分流人员实际上是分流领导干部。 分流渠道狭窄。当下,企业下岗职工日益增多,几乎所有的地方都面临着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干部士兵急需安置就业的难题。这种情况使分流公务员的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报刊文摘     
厉以宁:让西部做 东部做不了的事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给予西部相应的特殊优惠政策正成为经济学家们讨论的热点。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厉以宁教授日前表示,国家给予西部的政策,应该是在东部不能实现的。厉以宁举例说,现在私人不能办银行,为了吸引资金到西部,可以准许西部兴办民营银行。 厉以宁指出,西部开发要想吸引资金、人才,尤其是吸引民营企业,就要让西部有利可图。如何有利可图呢?一定要给西部一种政策,让西部能够做东部做不了的事情。厉以宁说,不久前全国人大开会时,他举了四个方面的例子:第一现在不允许…  相似文献   

20.
报刊文摘     
政治体制改革是最难的改革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董德刚在《党建文汇》第5期上撰文说,我国长期形成的一个基本情况是,政治和经济高度一体化,二者很难截然分开。在基层,它表现为我们的企业往往与党委、政府交织在一起,党、政、企不分;在上层,它表现为中央国家机关既是政治权力机构;同时又是经济领导机关。而且,经济权力通常又是从属于政治权力的,主要的权力集中在政府特别是党委手中。而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要把党委和政府包揽的很多经济权力还给企业和经济组织。邓小平正是主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改革能否最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