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经济法真正蓬勃兴起,但正如同当初对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问题的大讨论一样,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问题也引发了学界的诸多争论。从2003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理论研究已历经十年之久,但仍旧属于经济法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运用比较分析、关联分析和历史梳理等方法,厘清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相关概念和争论焦点,试找出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研究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2.
略论经济法的定位和定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定位即确定经济法的概念、实质,定界即确定经济法的范围、内容。定位决定定界,定界展示定位。我国自1978年底提出加强经济立法以来,法学界对经济法的定位和定界问题一直议论纷纷,其争论焦点大多停留于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并且习惯于用平面几何式的思维方法来界定...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是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的和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一、争论仍然很大。有的同志认为,由于《民法通则》的颁布,经济法与民法的调整对象之争,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据我所知,目前,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首先,对这个问题要不要争论,就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志认为,民法通则已经明确了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此类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只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了。从而认为,没有必要再对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进行讨论,否则,就是与现行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出现了各种经济法观点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争论的焦点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或有无调整对象;民法与经济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关系如何;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应该采取何种法律调整模式(体制)。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地位问题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探讨经济法的地位,对经济法的定义及地位进行准确的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莫俊现代经济法自产生之日起,在许多理论问题上就存在着较大争议,其中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争论的一个焦点。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指经济法所构筑的法律秩序的目标及其在实现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三层含义:(1)经济法的宗旨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浅谈民商法与经济法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铎 《法制与社会》2010,(34):383-383
民商法和经济法的关系近几年来颇受争论,本文分析了二者的利益共同点,说明了二者的关系是互补的,但是仍有一些不同,民商法注重的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对个体的经济效率有所提高,而经济法注重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从而解决了民商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而对国家的经济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遵伟 《研究生法学》2007,22(5):96-107
引言自经济法概念引入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法学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经济法学理论的成熟程度还远不及传统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等,甚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仍然是各种经济法学说争论的焦点。由于考察视角的不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法被视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之日起,法学界就开始了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争论,即究竟经济法是调整何种经济关系。目前,主要形成了两大观点:其一,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其二,认为经济法  相似文献   

10.
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域属性的认定颇有争论,主要表现为公法属性和第三法域(社会法)之争。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对经济法的研究应作出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有益探索。尝试对经济法从单一视角转向跨时空法域的研究,对经济法的本质作新层次的解析,将能对经济法的法域属性作出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规范解剖:经济法的新思维从《反不正当竞争法》透视我国经济法的非独立性●蒋大兴一、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与新思维的基础自从经济法概念舶入我国,经济法学者就围绕它的独立性及其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间虽然观点层出,但却始终未能令人信服地证...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可以引申为制度与学说之争。而争论的结论是学说对制度的促进,本文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出发浅析了经济法的创新和发展,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具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部门法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法律责任,否则其强制性将无法实现。经济法作为新兴的部门法也不例外,尽管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问题依旧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并论述了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但是若不能在法律实践中提炼出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态,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就不完整了。可以说,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态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问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顾佳 《行政与法》2006,(12):149-151
对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法学界历来都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旨在从利益本位出发,通过分析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研究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进而认识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独立的部门法地位,促进经济法这一新兴部门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再度引起经济法学者对自身理论的省察和反思。经济法面临着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机遇,在这种氛围中,作者试图就经济法的归宿问题开拓一点思路。一经济法的实质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经济法理论,无论纵横统一说、管理协作说还是行政经济法说,虽然各执其词,莫衷一是,但究其精髓,无不以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为其轴心,故相互争论的经济法诸说在实质上有着内在统一性,而诸学说表现出的差别,作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之地位问题本质上就是研究经济法是否是独立法律部门的问题,并引申出研究的重点是经济法独立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争论之焦点。本文通过以调整对象的角度来分析经济法独立性的问题,并通过和相关部门法进行比较来探究、论述经济法之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国际商法是否能够独立于国际经济法而自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一直是国际法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关系、法律部门的划分方法和国际商法独立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国际商法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自从有了对经济法的研究,最缠绕不清的问题,大概莫过于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了。国外的争论且不说,国内仅在近几年间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阐明的一系列新观点,它本身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内容,同时也为解决其他相关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方法和手段。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试图运用《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观点,对经济法学界争论已久的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作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 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是法学界长期争论至今未获解决的课题。我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纵向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40年代,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出现广义国际私法的同时出现了国际经济法,在以后的发展中便出现了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关系不同主张的争论。如何恰当地、正确地处理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间的关系问题,以有利于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便成为国际私法学界和国际经济法学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