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2月,社会主义苏联突然解体了。其解体的原因众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在共产党内部。党内严重的集体腐败,党内缺乏民主和监督,严重脱离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意志等。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党内原因,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加强党的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反腐败特别要加强党内民主,并提出加强党内民主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苏联由原来的社会主义强国到迅速垮台,苏联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起了第一掘墓人的作用。苏共缔造了联盟也摧毁了联盟,逐渐由"人民的公仆"蜕变成"人民的敌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党内的分歧、分裂最终导致了联盟解体。从中,我们也得到很多教训和启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必须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反席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3.
麦伟杰 《法制与社会》2012,(14):132-133
本文主要从民族的角度深入分析苏联解体,探究苏联长期存在的复杂民族环境和民族问题,并通过结合苏联的国家体制,认为苏联一直坚持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是致使其解体的重要因素。此外,以苏联解体为戒,提出促进我国民族道路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合理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冲突调节机制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回顾苏联解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们发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诸多社会冲突引发的全面危机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阐发苏联社会冲突调节机制的缺失,论证构建合理的冲突调节机制是化解冲突实现社会和谐所需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钱铮铮 《中国司法》2006,(5):97-100
我国曾经在不少方面模仿苏联构建起自己的司法制度。虽然解体后出现的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国家,但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密切合作,中俄双方的理解与信任进一步加强,双方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展,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了解俄罗斯司法制度对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也为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一、巨变后重构俄罗斯联邦司法系统是在原来苏联的司法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领域混乱动荡,民族矛盾激化,武装动乱难以平息。因此营造新的法律环…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一直没有放弃对大国地位的追求,鉴于实力和国际环境的原因,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崛起受到很大的制约,对美外交也处于弱势。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国力大增,对美愈来愈强硬的外交更可视为其崛起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7.
陈皇  魏艳 《法制与社会》2011,(17):193-194
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是永葆高校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讨论及其原因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的宣教路径、实践路径及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冲突法的晚近发展浦伟良苏联解体前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其冲突法主要由1964年苏俄民法典第八编和1968年苏俄婚姻家庭法典第五篇中的各项冲突规范及其有关制度所组成。苏联解体后,苏俄已于1991年底改称俄...  相似文献   

9.
中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关于特别经济区和自由经济区的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关于特别经济区和自由经济区的法律于洪君早在苏联解体前夕,中亚各国就已开始考虑建立自由经济区问题。哈萨克斯坦有关自由经济区的第一部法律文件,产生于1990年。该国建立自由经济区的最初实践,亦始于此时。苏联解体后,除塔吉克斯坦外,各国纷...  相似文献   

10.
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过程、特点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已经终结,成为历史.从这一点上看,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具有鲜明的时空性特征.从时间上讲,它始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20世纪20年代,终结于苏联解体;从空间上看,它存在于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联,因此,独立后的俄罗斯的犯罪客体理论虽与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有着承继关系,但前者已不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蔡煜 《中国公证》2003,(5):25-28
苏联的公证法律规范曾经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公证法规的重要立法参考资料.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公证法律规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私有化伴生腐败苏联解体后的10年来,独联体各国政府无力平衡社会利益,无法加强财产权和其他法律契约的制定,私有化与腐败问题一直相生相伴。所有独联体国家的国家安全系统漏洞百出,腐败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民意基金会2002年1月31日发表了俄罗斯腐败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拉登认为,只要打击力度足够,美军会从整个穆斯林国家撤走,甚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也会解体.他在苏联的崩溃与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之间找到了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霸权导致大多数人丧失权力苏联的解体对于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福音。有人说,苏联同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这种说法也许对,但没有说到点子上.问题不在于苏联比美国更好或更坏,而在于,与两极或多极世界相比,单极世界是不是人类的福音?在美国的单极霸权之下,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显然是丧失了权利。事实也已证明;苏联解体后不久,美国已开始非常轻易地在世界各地大打出手,不受任何制约。可怕的不受制约的强制垄断者西方人说,美国的几次大打出手,都是为了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那些暴行,受暴行…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的犯罪现象、特点、原因及对策王扬,薛瑞麟一、犯罪现象的特点苏联解体后,作为法定继承者的俄罗斯国内发生了"一系列暴风雨般的事变":在政治上,俄罗斯告别了社会主义制度,迅速由人民代表苏维埃体制转向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坚定地实行...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前后的法学教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1991年9月——1992年4月期间正以学者身份访问前苏联,亲自目睹了苏联解体的过程,并着重采访了苏联一些大学法学院在这次历史演变时期法学教育的变化情况。作者以采访所得写成此文,本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党内的民主建设影响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局。如何加强执政党党内的民主建设是当前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们党党内民主缺乏程序性极大地影响了党内民主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我们要加强党内民主的程序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是列宁留下的极具创造性的思想财富和极为宝贵的政治遗产。列宁加强党内监督的理论逻辑在于党内权力的契约性质,即党内权力来自于党内权利的授予和委托,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是受托者,全体党员是委托人,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监督是天经地义的。列宁加强党内监督的现实考量主要是为了同党内日益严重的官僚主义、升官发财等现象做斗争和约束党内高度集中的权力,他希望借助党内监督防止党的蜕化变质和避免党内独断专行。就如何加强党内监督,列宁强调要充分发挥从党的代表大会到基层党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职能,要建立健全党内独立监督机构并提高其地位和权限,此外还需切实提高党内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物质待遇,要重视发挥报刊舆论对党内错误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洪 《特区法坛》2006,(6):8-10
一、导言 当前中共中央关于立案调查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反腐败的新号角,显示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领导层整治腐败的决心。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贪污腐败情况仍然十分严峻。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场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与此同时,新时期党内监督所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反腐倡廉的工作提出更严、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即从新时期党内监督的实践证明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内出现了大量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尽管我们党不断加大党内监督的力度。但是,党内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有些方面还在不断蔓延和扩大,甚至在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队伍中也发生了权力腐败的严重问题。尽管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党内监督而言,本文认为。关键在于缺少一个完善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这一点。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向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时明确指出:“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重点是强化党内监督机制”。这就是说,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党内监督机制,已经成为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及中亚东欧等国投资法的特点黄来纪用法律来规范吸引外资,这是世界各国的惯常做法,刚从苏联解体出来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也不例外。这些国家从原苏联解体出来以后,即相继制定了外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