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西现代化实质刍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巴西不仅是拉美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之一 ,也是拉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自 1 9世纪 80年代末起 ,巴西开始启动现代化系统工程 ,经历了一个漫长崎岖的过程 ,围绕工业化这一主旋律 ,先后跨越了“西化”“巴西化”“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新巴西现化化”四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进步、至今尚未完成的过程。巴西的现代化以欧洲“社会进化论”和“实证主义”、尤其以拉美发展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世界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为背景和发展契机 ,以打造发达的现代工业国家与工业社会为目标 ,主要采取高效率的、非均衡的工业化方式 ,逐渐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国演化成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工业国。因此 ,工业化不仅是巴西现代化的主旋律 ,也是巴西现代化的实质所在。巴西工业道路既不同于美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也不同于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 ,而是根据巴西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混合型工业化道路 ,呈现出突出的计划性、深刻的内向性、鲜明的赶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化陈继东印度在独立之初,工业十分落后,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74%,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其中重工业比重还不到10%,技术水平也很低。独立以后,印度按照尼赫鲁提出的“社会主义”纲领,确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但是,进入80年代后,拉美经济陷入困境,工业化进程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拉美国家为振兴经济而进行的调整,对90年代拉美经济乃至未来工业化进程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拉美经济面临的挑战 80年代拉美经济面临着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外部经济环境剧变的严峻挑战。然而,拉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对此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从而导致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传统的进  相似文献   

4.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着欠发达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现代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落后与封闭状态被打破,各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在消失;第三世界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存在着“内部障碍”,西方发达国家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但是拉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没有带来理论家们所预想的发展,相反,随之而产生的是许多社会问题,现代化进程虽然导致拉美传统结构的破裂,但在拉美国家也没有出现许多理论家们所预想的现代社会,而是社会的混乱和保守的极权统治。  相似文献   

5.
试析拉美工业化的启动时间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工业化的启动时间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有所争议的问题 ,不同学者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其中主要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结构主义者和依附论者提出的把 2 0世纪 3 0年代作为拉美工业化进程的起点 ,普雷维什和弗兰克分别在各自的著作中阐明了这一观点 ;第二种观点是威廉姆斯等提出的“过渡时期”的观点 ,即 1 91 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拉美向工业化迈进 ,而 1 91 4年以前则是“向现代化努力”的过渡时期 ;第三种观点是 ,相当一部分学者主张把 1 9世纪 80年代或更早几十年作为拉美工业化的启动时间 ,由贝瑟…  相似文献   

6.
中东工业化滞后的原因除了缺乏西方工业国家所具备的4个条件,即市场制度的创新;法律和秩序的创新;政府政策逐渐由干预转向自由放任;对内通过圈地运动、对外通过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外,主要是由于手工业与现代工业发展之间出现了断裂,二者难以相互扶持.此外,中东缺乏自觉发展工业文明的意识,以及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两个动力要素.罗斯托对经济"起飞"问题的界定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后发国家的特殊性,中东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在工业化启动与经济"起飞"之间出现断层.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的来说 ,1 870~ 1 91 4年拉美国家的工业发展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第一 ,就工业发展的性质而言 ,是出口带动的工业化。欧洲国家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工业原料、产品市场和资本输出。于是 ,大量欧洲资本涌入拉美 ,铁路的建设和通讯的现代化 ,以及拉美政治的稳定 ,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法律和体制条件。外国资本对初级产品加工业的投资 ,带来了资金和技术 ;随着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 ,国内利润也有所增加 ,并朝着面向国内生产的制造业扩散 ;而人口的增长和外来移民大量入境引起的消费需求上升和工资收入的提高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对拉美现代化进程做出一个完整和系统的梳理并非易事,这不仅因为拉美地区国家众多,而且因为现代化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国外有关学术成果中多以拉美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为题目,以“拉美国家的现代化”为题的研究成果则很少见。国内关于拉美现代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993年9月17日,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和预算部主任佩德罗·赛恩斯访问拉美所,并作了《拉美新的发展模式及拉美经济发展前景》的报告。赛恩斯说,战后拉美发展模式在不断变化。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初,拉美不少国家按照拉美绎委会的建议,实施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以后,拉美各国相继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并以拉美经委会的学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国家干预政策在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干预政策在拉美的出现、发展及其作用,都是以经济发展,特别是以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为前提的。因而,在拉美地区,国家干预政策的变化体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其形式、内容及目标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可以划分为与经济发展战略大致相符的5个发展阶段,即30年代至5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1973年为第三阶段;1973~1982年为第四阶段;1982年以后为第五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