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使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基本没有了。然而,有人反映去政府一些部门办事,虽然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但就是不办事,结果碰了"软钉子"。这是部分干部"不想为"、"不会为"、"慢作为"的结果,实质就是"为官不为"。一些干部虽然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但对个人荣辱得失看得  相似文献   

2.
去年10月以来,琼山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当前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懒散、玩乐、虚假、贪占、衙门作风等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增强了干部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正>狠刹"四风"起到了正风肃纪、固本清源的效果。然而,一些干部面对"新常态"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或是感叹"为官不易",或是抱怨"官不聊生"。有的甚至以"多干多错"为借口玩起"大撒把",以"束手束脚"为理由赌气"撂挑子",不敢担当、不肯负责、不愿碰硬等"为官不为"现象有所抬头,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亟需治理。一、"为官不为"现象的症状表现"为官不为"是个老问题。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少数干部又给"为官不  相似文献   

4.
正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主要措施是着力整治机关"衙门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冷硬、管卡压、推绕拖问题,切实解决机关"中梗阻"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部门和领域办事服务已经实现或正在向"最多跑一次"迈进。那么,您所在的地方或单位有何先进经验可以分享?关于扫除"办事难"这只拦路虎还有哪些高招?本期沙龙,我们一起来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干部工作中简单以票取人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不注重分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把"民主推荐"等同于"民主选举",将得票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唯一指标,使干部考察考核、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问题出发,频频推出顶层设计,指导全盘。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就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改善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容错",本是工程设计术语,借用到干部管理上,是有明确针对性的。当前社会,改革环境还不够宽松,导致部分干部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态混日子。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解决干部"不敢作为"的问题。"容错",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新时代,干部"干什么""怎么干"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干部考核"考什么""怎么考"需要从制度层面作出调整。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选得不准,有的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一些地方干部不提拔不考核、班子不换届不考核,一些干部庸碌无为当"太平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考核工作不扎实,没有把功夫下在平时,  相似文献   

8.
<正>乡级政府事业单位编制干部是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由于干部竞争机制、乡级领导职数配备、事业单位工资结构等多种原因,此类干部的晋升受到限制,福利待遇较低,造成了"干事多、提拔少、出力多、受益少"的"天花板现象",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打破乡级事业编制干部提拔任用"瓶颈",  相似文献   

9.
从"今天你吃了吗"到"今天你学了吗",随着"干部大讲堂"的火热开讲,金口河区机关干部们的生活方式和见面问候用语也在发生着新变化. 这些变化的原因何在?今年以来,金口河区在全区逐级开办以机关讲堂、专题讲堂、数字讲堂为载体的"干部大讲堂",着力解决过去在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愿学、不会学、不勤学、不深学的学习问题,在全区大兴"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快乐学习"的学习之风.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改进,同时也存在一些新问题:有的地方不搞"考试一刀切"好像就找不到"选拔标准"了;有的地方程式化、老套路已经"得心应手",习惯用旧思维去应付工作新要求;有的地方在选拔干部中论资历、讲平衡、怕担事儿,只求平稳过渡,不求荐才有功;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坐机关"多、"接地气"少,酝酿干部时却又慨叹"无良将"……古往今来,"察人用人"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应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储备后备  相似文献   

11.
<正>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鲜明地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当前,在一些地方、个别部门存在着一些"不老实的人",他们拉关系、找渠道、跑官要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选拔过程的公开、公平、  相似文献   

12.
沈小平 《实践》2015,(2):55
<正>近期,中央多个巡视组在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不讲规矩、只讲"江湖气":他们热衷于搞团伙、建圈子、拉"山头",把分管领域当"私人领地",对上不称职务称"老大",有事不靠组织找"哥们儿",用旁门左道代替阳关大道,将邪门歪道当作谋私便道。这表明,一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2007年9月2日,广西区委书记刘奇葆针对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不愿学习、不会学习的现象,提出领导干部要成为真学、善学、勤学的模范。而在3年前,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也曾毫不留情地对那些习惯于交往应酬、不善于学习研究的干部提出批评,指出"眼界不宽、知识和能力不强的干部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领  相似文献   

14.
观点搜索     
正人民日报莫让党务工作成为"休闲之地"顾伯冲在8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当前,一些党务干部不熟悉党务工作,不懂干、不知干、不会干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现这些情况,与一些党务干部认为党务工作是"万金油",不愿学习、不肯钻研有很大关系。有些党组织在配备党务干部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一些业务上担不起、老于世故的人,同样是问题根源所在。党务干部作为党的方针路线政  相似文献   

15.
正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要求,需要从监督范围、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当前,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意识不强。少数领导干部认为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干工作的"绊脚石",听不进批评和反对意见;个别单位监督职能部门主动开展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领导干部监督工作面临"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监督困局"。二是监督制度不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的监督制度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全面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对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干工作中要多使"牛劲",不耍"牛气"。这是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作风不实、口大气粗,工作不思进取,大而化之等问题所提出的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举一反三,深刻反思,把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做一名能干事、干成事、作风好的人民公仆。干工作要有"牛劲",就是要有不畏艰险、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敢闯敢拼,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3,(6):34-34
<正>当前,随着干部调整的相继完成,一大批干部就职履新,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履新干部要尽快进入角色,就应先调整好心态,做到平和沉稳,不急不缓。只有这样,方能紧握干事创业的"接力棒",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先拾柴"方能"烧新火"。对于上任之初的领导干部,工作环境是新的,工作职责也是新的,如果盲目追求"新官上任三把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一些干部开始奉行、附和"不干事不出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为"主义。"不为"既是作风问题,也是庸政懒政的表现,如果任其蔓延,必将严重影响改革稳定发展。所以,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治理,使全体党员干部"有为有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一、"为官不为"的定义、主要表现刘云山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为官不为’现象的治理,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  相似文献   

19.
<正>领导干部工作需常抓常新,与时俱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建立、修改到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探索、摸索的过程。当前处于改革期,在建纲立制的过程中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次修改比较成型,但也没有到头,因为实际情况在变化,今后肯定也还要作一些修订。"十不准",说得很新,都是针对干部选拔中的实际问题,跑官、要官等等,作了明确规定,抓得比较准,讲得清楚,表达到位。《条例》将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人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国务院部门下放的一些权力被地方政府截留,出现"肠梗阻"现象;个别地方为了"卸包袱",仅将"含金量低"的权力下放。这既是新情况,也是个老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恋权情节"。对放权不习惯,把简政放权变为数字游戏,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放权是"抓大放小、放虚不放实",把高含金量权力攒在手里,而把一些虚权、小权下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