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4年以来,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失灵,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但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房地产秩序混乱的问题。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关注的是政府在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其具体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试图在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进行法律评析后得到深层次的启迪和思考,为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供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不断加强,但无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不应忘掉,政府应依法行政,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应依法进行,甚至应将经济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纳入法治的轨道,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研究——地方政府行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是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之一.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分析,探讨了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影响,并构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博弈模型,在对双方博弈行为的阐释中找到地方政府的行为根源,为中央的政策制定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3—2011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效力进行分析,论证了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关键在于解决现阶段社会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抑制房地产行业发展中的不合理住房需求,平抑房价的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5.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物品",是政府各种行政权力运行的结果,合法性是政府房地产调控行为的本质属性;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应将政府的权力范围限定在一定的界限内,调控行为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能侵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目前调控行为中的"房产税"、"限购令"等措施在合法性、合理性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宏观调控下,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回收面临巨大风险,并波及房地产企业和个人购房者的利益。因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导致的风险不应认为属于市场风险,市场各方参与主体应公平、合理地分担因调控所导致的损失。政府应检讨房改政策的失误之处,承担政府在住房保障问题上应负的经济和社会责任。应废除商品房预售制度,实行现房销售,改变房地产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结构,使其承担应负的经营风险。立法、司法应遵循经济运行规律,保持独立性,避免受政策干扰。  相似文献   

7.
中国住房保障问题:社会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住房问题上,社会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与经济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划分很重要。房地产属于经济政策的对象范畴,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则要靠住房的社会政策,亦即住房保障政策。政府应该管的是住房,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而房地产的发展则是市场的事,政府在其中的职责只在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予以调节控制。但利率调控房价失效,土地储备制度调节房价难度高、效果差,期房销售制度改现房销售制度缺少相应的现实基础以及开征物业税的基础性工作准备不足。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已经出现“调控疲劳”,进而预示着当前我国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或许将由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软着陆”转变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硬着陆”。  相似文献   

9.
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却出现了有损于和谐与稳定的因素,关键原因之一是房地产业权威信息缺失。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完善权威信息监管,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的有效实现,提高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最终实现房地产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曾多次进行收缩 性宏观调控。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针对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的现状,再一次 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该次调控主要是通过适度紧缩"银根"和"地根"来实现。尽管"银根" 和"地根"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命脉,但该次调控不仅不会改变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整 体发展态势,而且为房地产业整合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 更大空间。  相似文献   

11.
日前,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全球,而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便是住房信贷的崩溃。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保持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宏观调控法理论和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入手,基于房地产市场上的不同主体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出现的问题,引入博弈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对策的大体方向。重视瓜平与效率的关系,重视社会公共利益,重视发挥社会中间层的作用,以期为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为了抑制过热的房地产投资活动和稳定房价,国家进行了数轮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接连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措施,涉及投资、信贷、财政、税收等多方面。但是,部分宏观调控措施存在违反现行法律等一系列现象和问题,违反法治理念,直接影响了调控的效果。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关系国计民生意义重大,有必要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宏观调控的正当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重重乱象,市场上房价节节攀高,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收效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其深层次的体制根源:就是“政企不分或政资不分”,即政府仍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的问题没有解决。为此,双重身份、双重职能的改革,应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房地产市场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人认为房地产市场仍要实行政府指导价格的调控措施,限制房地产开发商的价格泡沫和暴利行为,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重新回到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上来。具体有以下几条建议:第一,规范政府行为。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不完全市场经济的特点,政府行为不规范、房地产开发商不守信用,是房地产市场扭曲的主要原因。规范政府行为,尤其是规范土地管理部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行为,督促开发商建立诚信机制,合理合法地利用土地资源,是规范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向正规发展的先决条件。政府不能一味追求收益,要以普通市民的工薪收入来衡量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安徽房地产快速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出现总量扩张过快、结构失衡、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影响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需要出台新的政策措施,以逐步消除制度、机制、管理、市场运行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格局和博弈程度日趋激烈,市场发展趋势扑朔迷离,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既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执行者和政策传导者,作为市场中的经济利益主体,又是参与市场利益分配的经济人,银行在与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博弈中,其经济行为关系着自己作为独立经济利益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宏观政策的调控实施效果预期。本文运用博弈论和理性预期理论对银行与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银行业务模式行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分析与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及公共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影响,试图为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对外贸易顺差过大,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以及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过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缓解贸易顺差过大;合理调整积累与消费关系,逐步扩大消费需求;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论坛》2010,(2):31-31
北京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1月25日在北京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北京市将继续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依法查处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至今走过了几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楼市过热现象依然十分明显,房地产泡沫仍然存在.甚至我国70%居民无购新房能力,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此进行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分析,认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是造成目前房地产众多问题和政府宏观调控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全力发展新农村是政府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