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赵辉 《台声》2006,(5):92-94
很多人都知道“China”这个英文单词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中国最早的瓷器可追溯到东汉越窑烧制的青瓷,中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行销世界各国,并和各国器物交流融合。自唐朝以来,丝绸的出品量虽然没有减少,但“瓷器”则显得越来越多,17世纪中国每年输出瓷器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有一百万件。中国瓷器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  相似文献   

2.
徐年瑞 《友声》2013,(2):20-21
<正>中国瓷器出口,为世界人民提供美丽适用的日用品;制瓷科技传到世界各国,助推了世界制瓷业发展。德国是欧洲最早制成瓷器的国家。1710年在德累斯顿的迈森发现高岭土,制瓷匠师按中国制瓷科技,仿制成中国风格瓷器。1747年,巴伐利亚王国(注)  相似文献   

3.
泰国与中国     
《创造》2007,(6):51-51
作为亚洲近邻,中泰之间有着近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史。十四世纪中叶,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国王邀请中国陶瓷工匠到暹罗传授烧瓷技术,烧制出著名的宋加洛瓷器。郑和下西洋也曾两次到过泰国。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此后,两国交流迅速扩大,交往频繁。1989年10月邓小平指出:"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7,(6)
作为亚洲近邻,中泰之间有着近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史.十四世纪中叶,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国王邀请中国陶瓷工匠到暹罗传授烧瓷技术,烧制出著名的宋加洛瓷器.  相似文献   

5.
粉彩"金地万花"薄胎碗,粉彩发明于清康熙晚期,到雍正时期才真正烧制成功,其色调柔和,有表现图案阴阳面的特点。瓷器脱胎于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发明创造之一,中国也是瓷器的故乡。自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西省的景德镇是中国当今最负盛名,也最为古老的瓷都。这尊青花玲珑'龙凤呈祥瓶"是其代表作品,此瓶古朴、典雅,具有明清时代的遗风。中国陶器的制作由来已久,目前在出土文物中,发现8800多年前就已有陶器,但当时它还只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用具,而今当代艺术家早已突破…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6)
<正>瓷板画是瓷亦是画,兼具瓷器与绘画的双重艺术价值。瓷板画与纸帛等材质的彩墨绘画相比,具有独特的细腻质感,是高雅纯净的视觉艺术。瓷板画作者是制瓷家,也必然是画家,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瓷板画艺术大师相当不易,从瓷板烧制到画面创作绘制,颜料调制到再烧窑等,制作过程非常繁复,在烧制过程中也容易失败。瓷板  相似文献   

7.
马运根 《台声》2014,(7):100-103
<正>陈明良陈明良,1963年7月出生于福建瓷都德化。福建省非遗‘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被选为中国收藏家喜爱艺术大师,2007年授予德化县"优秀拨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职业艺术品鉴定师。德化县明玉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德化县收藏家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失传了八百多年的宋代钧瓷烧制技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研制成功配方并恢复生产后,目前瓷器已外销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它还被选定为国礼,馈赠给外国国家首脑。钧瓷被誉为「宝瓷」、「神瓷」,在今年四月中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中,获得了最高奖赏——金杯奖!  相似文献   

9.
瓷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荣誉。而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德化是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国陶瓷之乡”“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0,(2):64-64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榜上有名,成为全球第一个入选该名录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产于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庆元、逐昌、云和县等地,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如美玉著称于世。龙泉窑系是我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场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单色釉,又被称为"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单色釉瓷器烧成后会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单色釉瓷器以其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曾经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池敬嘉 《台声》2005,(1):62-66
“经济大海” 尽管海外诸番包括东洋日本在内“服饰、器用,多资中国,有不容一日缺者”。诸如“布帛、纸张、漆器、水银、药材、锄犁、铁锅、书画”等等,甚至妇女用的“脂粉、针线”(见郑广南《中国海盗史》第 179 页)亦仰赖于中国。但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还是瓷器、丝绸与茶叶这三大类。所以,郑和的庞大船队运载到海外的货物也以瓷器、丝绸和茶叶为主。值得指出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最大的区别在于瓷器取代了丝绸成为最大宗的商品。 中国的瓷器固然是从唐代中晚期才开始大批向海外运销的,但鼎盛时期却在宋朝。所以十二世纪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瓷都景德镇迎来了千年华诞。1000年前,正是这里的瓷器让世界开始了了解和关注中国,从此,这里不仅成为中国瓷器的传播之地,也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十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徐年瑞 《友声》2013,(2):35-35
<正>中国景德镇瓷器名闻天下,世界各国有不少爱好者。美国前驻华大使恒安石,就和青花玲珑瓷结下深深的情缘。恒安石1920年出生在山西汾阳,父亲恒慕义早年受教会派遣到中国办学校。一次到南京办事,在餐馆看到青花玲珑餐具十分雅致,就喜欢上了。那时交通不便,来一趟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知道制作陶器。陶器出现在新石锯时代的开端,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一般过程。而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烧制出瓷器,这个伟大的飞跃却是中华民族首先完成的。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人民就发明了真正的瓷器。这项杰出的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英国的大东公司专门把中国瓷器销往欧洲,当时英国、荷兰都是中国瓷器流散地,但那时还处于正常的贸易状态。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鸦片战争中。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和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第一次浪潮才告结束。  相似文献   

17.
徐年瑞 《友声》2005,(2):20-21
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地区的人民 ,十分喜欢中国瓷器 ,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 2 0 0 2年文明古国埃及从中国进口瓷器占埃及全年进口陶瓷的 96%。把中国瓷器和这些地区的人民紧密连接的使者 ,就是 60 0年前的郑和。今年是明代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下西洋60 0周年。公元 1 4 0 5年 (明永乐三年 ) ,郑和及王景弘等带领官兵 2 78万余人 ,船舶 2 0 0多艘 ,从苏州启航至福建 ,扬帆出海。1 4 0 7年 (明永乐五年 ) 1 0月回港。以后又相继出海 ,到 1 4 3 3年 (明宣德十一年 )历时 2 8年 ,共出海 7次 ,到达马来半岛以东、苏门答腊地区、印度洋、阿拉伯地…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妇孺皆知乃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刷术。不过,最近有专家指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才是中国古代最高科技水平的典型代表,这四样东西才是当之无愧的四大发明。不管此说是否成立,中国是瓷器大国,精美的瓷器几千年来让中国扬名海外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4月29日和5月12日,中国共产党分别与中国国民党、中国亲民党进行了举世瞩目的交流与对话,并就改善两岸关系达成了许多共识,开创了两岸对话与交流的新局面。而最能代表江西省、代表景德镇市见证这些大事件的,就是景德镇烧制的瓷器《源》、《脉》。随着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礼品瓷《脉》送到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手中,加上此前赠送给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礼品瓷《源》,景德镇为两岸政党交流制作礼品瓷的神圣任务圆满完成了。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9,(2):74-74
“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数万件中国历代书画珍品,总计65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其中历代瓷器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最值得夸耀的收藏之一。这里收藏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名窑俱备,精品无数,多为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和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宋代汝窑被认为是中国最完美的青瓷,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百件,台北故宫就收藏有21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