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两项变革一成一败,结果截然不同,除开地理、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外,两国变革主体及其力量差异也是变革成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与康有为分别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关系较为特别.陈独秀早年曾深受康有为的影响,但在五四时期他却对康有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陈独秀眼里,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是先觉之士,戊戌变法后则开历史倒车,是顽固的复辟派.陈独秀的这种解读既有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3.
戊戌变法是一场科举知识分子激进派掀起的激进政治改革,在改良主义的理论框架内讨论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不太准确的性质.导致变法运动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改革内容与传统制度文化的矛盾,特别是传统皇位权力的制度障碍.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角度分析,改革运动明显资源不足:但是顽固派对改革运动的颠覆,则是对大清王朝政治合法性的彻底剥夺.  相似文献   

4.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一次重要的政治社会化运动。不同的社会组织、政治团体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宣传,从而拓展了这次运动的影响范围,促进了先进政治思想、理念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进行政治变革的初次尝试,只存在了很短时间,它的失败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然而,它的影响并不因它的失败而告终结。戊戌时期所介绍的西方学术思想,适应了由物质层面改革向制度层面改革转变时期的社会需要,打击了“君权神授”思想,唤醒了人民的自主意识和竞争精神,为民主的变政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进 《理论月刊》2004,(6):61-62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本文略谈一二,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文化革命与制度修辞 本文所讲的文化革命,是指中国近代以来长程革命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如果把近代中国的革命三分为经济革命(器物革命)、政治革命(制度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话,那么,其基本进程也是从经济、制度再到文化.洋务运动就是经济革命的肇始,戊戌变法则是政治(制度)革命(改革)的肇始,而新文化运动就是文化革命的肇始. 我在这里之所以用制度修辞,而不用法律修辞,是因为法律仅仅是制度(正式制度或大传统意义上的制度)的前提要件——尽管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除了法律之外,制度还需要理念、主体、行为、反馈等条件.所以,制度修辞更能够表达修辞对法治建设的意义.那么,文化革命和制度修辞之间是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侯宜杰 《中国人大》2010,(12):46-47
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均严厉禁止人民结党立会。清王朝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害怕汉人反抗,禁令尤严。1898年戊戌变法时维新志士发起成立了极少数团体,不久被慈禧太后严禁。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意义重大的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它是在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戌变法等单纯的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的情势下,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但人们往往集中关注变法前台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六君子”等,却忽略了幕后主使李端菜。史学家史继忠先生以有别于正史的独到笔触,娓娓陈说这个生于贵阳死于贵阳的李端菜幕后台前的故事,读罢费人猜量:如果没有李端菜,还会不会有康梁变法?如果没有李端桑,还会不会有今天的北京大学、贵阳一中?如果没有李端桑,谁会开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传统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1.
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后百余年中国受尽列强蹂躏,从康有为等爱国志士的"戊戌变法"到毛泽东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无数先贤先烈追求振兴中华的强国梦。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梦"字承载的是13亿中国  相似文献   

12.
政治改革涉及权力关系的重组,最为艰难,初试未捷无须深责.植入性改革须进行内生性转换才能取得成功,历史的深刻教训,值得认真汲取.戊戌变法的失败不等于改良路线的失败,从社会成本看,和平改革是最经济的变革方式.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礼文化缺失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青年的礼仪素养与社会期望值不符,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某些范围内也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形象.文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四个方面对青年礼文化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开展青年礼育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文勇 《前沿》2012,(12):148-149
戊戌变法期间,清廷采取一系列兴学措施,并尝试借鉴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新学制。同时,创办京师大学堂和设置管学大臣,取代总理衙门统辖全国新式学堂,为1901年清末新政时期,新学制的制订,以及各级新式教育行政机构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叶曙明 《同舟共进》2014,(11):11-14
戊戌变法前夕,当时24岁的梁启超已清醒地预见到:“今日救中国……在以湘之才,用粤之财,铁路其第一义也。” 广东击响自由钟 清末,长达十几年的太平天国战争造成城市商业不振,乡村农业破产,国库空虚如洗,朝廷难为无米之炊,不得不实行各省督抚“就地筹饷”政策,财政权于是渐次落入地方督抚之手。朝廷对南方的管治,更觉鞭长莫及。  相似文献   

16.
李月 《中国人大》2010,(5):51-52
清朝统治末年,政局动荡,内焦外困。面对接连不断的外侮,腐朽的清政府除了被迫连连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外毫无办法;对于内部涌动的各种变革及革命思潮,清政府也深感力不从心,即使用暴力手段镇压了戊戌变法和多起革命党起义,但却无法绝禁人们的心愿。甚至在统治集团内部也早已不是铁板一块,  相似文献   

17.
郭宗忠 《人民公安》2011,(13):61-61
回望近百年历史风云.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经历了如此多的屈辱、践踏、沧桑和苦难。也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为追求独立、自由、民主和解放而抛洒了如滚滚大江一样的泪水和热血。曾几何时。太平天国的旗帜、义和团战士的大刀、戊戌变法的惊雷、辛亥革命的枪声.英勇不屈的仁人志士、华夏儿女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苦苦追寻,上下求索,但都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三座大山”依旧压在人们的头顶。  相似文献   

18.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结局是悲壮而耐人寻味的。由于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办报刊、立学会、开学校,充满了近代文化气息,因而被后人看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滥觞。可以说,向西方学习是戊戌维新的主题。然而,由于戊戌维新没有经过如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的沉思和文化兴盛,难免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甚至走进了文化追寻的误区,这是值得深思而未引起注意的文化研究课题。“不中不西”:西学中化的急就之章比照当前成功进行着的改革,返观戊戌变法,不难看出改革的成功要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正确的文化理论导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不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符合中国国情,也在文化上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进程,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浙江人大》2012,(12):75
《国家的中国开始:一场革命》李鸿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7月版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发生的剧烈变化。作为记者,作者以新闻方法写史,记录这场冲突中的人与事,以新闻的方法论观察这场革命。全书包括慈禧爱新觉罗家族的国家危机、康有为王朝权力的结构崩裂、戊戌变法与晚清政治生态、孙中山现代中国的革命路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