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势金融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针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弱势群体(即"三弱")所做出的政策性金融扶持的调整。当前的国情决定了"三弱"和"三农"密不可分,对"三弱"的扶持很大程度是对"三农"的扶持,"三弱"改善的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要选准着力点,运用弱势金融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些伟大构想,但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不足。其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重视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的研究,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开展理论创新,必须把正确对待历史与解决当前和将来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把它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中去认识,从全局和战略角度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改革和发展是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农"工作上的创新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工作上的一个亮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标志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作出"两个趋向"的新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新判断,这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提出"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新方针,为"三农"工作制定了许多新政策;推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为"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党中央的这些创新,使得过去五年"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当前广大农村信用社在谋划自身发展壮大的思路时,必须转变过去重商轻农的观念,强化服务"三农"的理念和具体措施,通过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密切与农民的联系,提高农信社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增强社会整体的信用观念,实现"社农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吴昌荣 《求实》2004,3(7):11-13
邓小平用系统的、辩证的观点,以务实的风格,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指出"三农"问题必须坚持改革稳定性和人民价值取向,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三农"思想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形成与初步发展到成熟、继续发展的历史轨迹,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邓小平"三农"思想始终都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南.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对此,本文探讨如下的内容(1)指出"三农"是我党执政和我国政府行政的四大基础;(2)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农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的"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应抓四项创新工作反哺、少取、多予、"造血",形成"五化"长效机制,综合地破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并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毛泽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有失误;邓小平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农"理论,解决了中国的改革战略和策略问题,实现了伟大历史转变;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理论,开拓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之路和农民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薄一波对我国"三农"问题作了认真的分析与思考并形成了自己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研究薄一波的"三农"思想,对于当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欠发达地区。解决宁夏“三农”问题必须抓住三个着力点:不断更新观念,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现代化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解开“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三农"问题的症结,目前理论界流行的说法有四种:一是农民收入低,二是人地矛盾突出,三是农村土地存在制度缺陷,四是城乡二元结构出现的矛盾.笔者认为"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13.
审计部门作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实施的具体监督者,应在支农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等过程中,担负起监督和保驾护航作用,为支持和保护农业,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服务。一、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审计监督1.加强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臻于成熟。邓小平强调:农业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根据中国国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借鉴国内外“三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三农”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以此为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政策框架基本成型,认真梳理胡锦涛与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新思维,重温这一显著变革的历史进程,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萍 《学习论坛》2004,20(2):47-48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的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禹新荣  陈湘舸 《求实》2008,3(2):16-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农业、农村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新的矛盾与困难.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要走出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必须走改革这条道路"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沿着邓小平的所指引的道路,以改革求发展,继续深入进行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制度的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显现与土地制度的变革是紧密相连的."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农业问题就是农业土地经营问题,农村问题就是农村城镇化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土地制度及有关政策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怒江州的“三农”问题仍然严峻。解决怒江“三农”问题,必须加强对怒江“三农”的研究,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中的精髓,并用于指导今天的农村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