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浸靡莫”尤其是“劳浸”有在“叟”内,“劳浸”即“僚”;“劳僚”即“讫佬”诸说法。本文试就“劳浸靡莫”族属提出新浅见。 一、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王者以众数万其旁东北劳浸靡莫皆同性相扶”。从这句话的字里行间看出“劳浸靡莫”在滇王领地的东北部约今洪东北一带。司马迁时代,今威宁为犍为郡都鄢县地属滇东北辖境,“劳浸靡莫”是住在这一带的民族。  相似文献   

2.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3.
《党建研究》2011,(5):60
菲律宾是世界上重要的劳务输出国.海外劳务为菲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收入占菲GDP的10%左右.菲政府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外籍劳工日.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8月高雄发生泰劳暴动以来,民进党当局所涉及到的弊案被一件件曝光,而且案情步步紧逼陈水扁及其家庭。2006年5月,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因为涉嫌台开公司股票内线交易案而被收押,使得陈水扁家族直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也因为收受SOGO礼券案、珠宝首饰申报不实案、“国务机要费”假发票报销案等受到舆论的质疑和指责。在陈水扁家族的弊案逐渐曝光后,台湾社会掀起了大规模的“倒扁”风潮,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三波“倒扁”的高潮。第一波由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发动,以2006年6月27日在台湾立法部门的“罢免案”…  相似文献   

5.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6.
韩晓东 《传承》2006,(2):8-11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即便是“躲债七天”的杨白劳,也得“回家来”,并且虽然“钱少不能买”,也要“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过年对于中国人而言究竟有怎样的魔力,以至于躲债的杨白劳甘冒被抓的风险也一定要回家来?其实,杨白劳不但欠黄世仁的债,他同样还欠“年”一个“债”。前一个债务是有形的,可以量化,亦是能够暂且欠一欠、躲一躲的;后一个无形的债务则既不可量化,又不能拖欠和躲避。非独杨白劳,几乎所有的中国人(或曰华人)都欠“年”一个“债”。这个“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尽管春节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莱西市制定了《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议程序》,通过建立六项制度,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主要做法: 1、建立预案制。“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事项仅限于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庄道路桥梁、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公益性事业。年初村“两委”在考察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年内要兴办的村级公益性事业项目,形成方案,然后提交到村民“民主日”活动上,由村民进行议决,形成预案。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投资概念、筹资筹劳渠道、额度、分摊办法、减免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正> 雅典奥运会硝烟刚刚散去,以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的吉祥物“雅典娜”和“菲沃斯”娃娃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但不久后,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以吉祥物图案和“菲沃斯”为品牌名称的鞋服产品。据悉,雅典奥运会吉祥物商标已经被浙江商家揽下,并准备再次转让。广东人首先抢注2002年4月,雅典奥运会组委会正式公布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它们是两个以奥林匹斯山神的名字命名的“雅典娜”(Athena)和“菲沃斯”(Phevos)娃娃。在希腊神话故事中,雅典娜和菲沃斯是兄妹俩。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希腊首  相似文献   

9.
(一) 近年来,台湾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所谓“中国结”与“台湾结”)纠葛的讨论颇为热烈。但是,“台湾意识”究竟包含那些主要内容,仍众说纷纭,界定不一,至今还没有被公认的结论。对于“台湾意识”的认识,大体有如下几种说法: 1、“台湾意识”是由台湾人同命运和连带感而形成的,以台湾本土为主体的自主意识; 2、“台湾意识”是在台湾社会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我群意识”; 3、“台湾意识”是“中国意识”涵盖下的地方意识,是“中国意识”的地方性表现; 4、“台湾意识”不同于“中国意识”,是与“中国意识”相抗衡的、特殊的、独立于“中国意识”的“台湾民族”的意识; 5、“台湾意识”是超阶级的、渗透在台湾社会各阶层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且是指导这些领域发展的主导意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台湾意识”已成为台湾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在台湾,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所谓“中国结”与“台湾结”)纠葛的讨论已闹得沸沸扬扬。大陆上介绍、评析、论述“台湾意识”的文章也日渐增多,且多少涉及到“中国意识”。因此有必要廓清“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真正涵义,指出两结之争的实质,探讨如何“解结”的问题。有人把“台湾意识”视为一种地域性的乡土意识,好象在整个中国之下,有着与之等同的诸如“新疆意识”、“上海意识”、“苏北意识”等等。也有人把“中国意识”看成是祖国大陆人民所具有的意识,“因为在台湾的人民,无论台湾本地的,还是从大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1月初,由“台湾长老教会”和“台湾教授协会”主导成立了所谓“台湾前途公投促进会”,极力为“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制造舆论。同月29日,“台湾长老教会”举行“台湾前途公投”活动,该组织的6000余人参加了投票;当天下午,台南市政府和“台湾长老教会”还联合举行“公授大游行”。12月5日,在台湾“三合一选举”投票的同一天,台南市政府同步进行了“台南市市民投票”活动,其中一个议题即是所谓的“台湾前途公投”,以“赞成(或不赞成)台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字样作为台南市民投票内容。台南市政府声称,举办“公投台湾…  相似文献   

12.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发表了题为《台湾站起来 ,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时代》的讲话 ,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表明他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开始由“明独”走向“暗独”。宣扬“台湾与中国的对等地位” ,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台湾新领导人的讲话篇幅不过4500字 ,但从标题起 ,4次强调“台湾站起来” ,40次提到“台湾” ,只有一次提及“中国” ,并且是把一个中国作为“未来问题”而提出的。讲话提出“中国”与“台湾”都曾受到帝国主义强权的欺凌 ,应该相互谅解 ,其用意是将“台湾”与“中国”并…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24)
<正>摘编自12月8日台湾《联合报》"台湾2017代表字大选"票选结果公布,"茫"字在52个候选字中拔得头筹,获选为台湾今年的年度代表字。第1到第10名的代表字依序为:茫、劳、忧、乱、虚、荡、滞、厌、变、惜。总投票数为90990票,"茫"字获12445票拿下"宝座","劳"字以9913票紧追在后。前10名代表字中,除了第9名、第10名的"变""惜",其余皆是负面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台湾问题的逐步升温,台湾意识再度引起两岸人民的高度关注,某些台湾的政要或学者可谓言必称“台湾意识”,使它成为岛内一些政治势力获取选民支持和政治资源的宣传符号,成为“台独”分子推行“台独意识”的思想基础。但台湾意识并非“台独意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台湾人民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形成的台湾意识,是争取台湾民心归向祖国,实现统一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5.
编辑部吹风     
最近,陈水扁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一而再、再而三地声称2006年“催生台湾新宪法”、“让台湾新宪法诞生”。他号召“台湾人民担任助产士”,“以公民投票来作决定”,“是为了建设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完整、伟大国家必经的途径”。吕秀莲亦鼓吹“继续致力推动去中国化”,“证明台湾不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曹茂德 《台声》2002,(1):6-6
在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全国台联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议期间,此间权威人士指出:“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对台湾人民的爱护和尊重,完全符合台湾人民当家作主“出头天”的要求。这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要旨之一。“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表明统一之后的台湾,实行高度自治,台湾的事务尊重台湾人民自己做主。但是,这并不是允许台湾某些人所鼓吹的“公投”、“独立”。众所周知,台湾从来就是伟大祖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典籍对台湾名称的记载十分久远。《尚书·禹贡》称台湾为“岛夷”;《史记》称为“瀛洲”;《后汉书》称为“东醍”;《三国志》谓之“夷洲”;唐、宋、元诸代一般称其为“流求”或“琉球”。直至明朝后期才出现“台湾”这一称谓。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台湾”名称起源于荷兰人1624年占领台湾之后,修筑楼台于海水入湾处。有的认为“台湾”之称是由“大湾”一名转来的。大湾,指今台南西安平镇的大海湾。明代有陈第所写《东番记》将“大湾”称为“大员”,清康熙时周婴的《远游篇编》将台湾写成“台员”,史家考…  相似文献   

18.
台湾“外交部次长”房金炎不久前宣布:如果台湾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台湾将向联合国提供10亿美元的基金。台湾“外交部”发言人冷若水证实这一构想不是“外交部”“闭门造车”,或某个长官的“异想天开”,而是奉“行政院”核可,经李登辉同意的。 台湾当局公然挂牌10亿美元,企图高价收买联合国会籍,是何等荒唐。台湾的“立法委员”抨击这一收买联合国“门票”的构想,是把国际社会和台湾民众当成都可收买和愚弄的对象,这就佐证了国际上对台湾“财大气  相似文献   

19.
肖剑 《两岸关系》2001,(3):14-16
吕秀莲是“台独”急先锋,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她成为“副总统”。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领头闹“台独”,九十年代,她又跑到日本发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大幸,幸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等厥词,上台后并在台湾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遭到海内外中国人的一致谴责。 新世纪伊始,惯讲“台独”惊人之语的吕秀莲又在台湾民众面前上演了一出“好戏”,折射出了台湾某些政客令人忍俊不禁荒唐可笑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鼓吹“台独公投”有一个颇能迷惑人的谬论,说什么台湾是“民主社会”,对台湾前途进行公民投票,是2300万台湾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基本人权”云云。其实,陈水扁鼓吹在台湾搞“台独公投”,恰恰是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以少数人的所谓民主和人权,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