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3,(35)
作为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个体乃至社会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普通大学生;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海南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SCL— 90量表对海南地区 1 937名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结果发现 :( 1 )海南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北京学生 ;( 2 )海南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高一次之 ,初一和高三最轻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差 ;( 3)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差。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活动内容,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为了解高校学生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情况,深入了解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项目成员于2014年间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校571名大学生,采用自编式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心理健康工作整体开展状况较为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问题,该校学生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不足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面不足等。因此,笔者提出增强网络平台互动、增设体验式活动后交流会、提升体验式心理课程地位等,有利于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2)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在自我和谐各维度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再考察两者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2)
本研究以142名应届考研学生和63名非考研大四学生为被试,采用状态焦虑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考察考研学生的焦虑状况并探讨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对考研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考研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考研学生;考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的负相关;EPQ中内外向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法,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路径图显示,心理健康水平在人格影响考研焦虑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民警察承担着较为沉重的身心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间接地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警察心理健康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应用导向明显、实证研究有个性化侧重等特点,也在研究广度、研究深度、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等层面存在一定问题。未来的警察心理健康研究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在加大实证研究力度的基础上增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推进大数据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当代高职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复杂多变,缺乏稳定性。以自拟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和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因而做好一年级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分析他们存在的心理困难,对于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矿业大学为准确细致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1454名95年秋季入学的本科生进行了心理测试。以班级为单位,专业涉及理、文、工、管。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及其所辖城镇的 85 5名 1 1— 1 9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发现男女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 1 2 %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问题程度不同。调查显示 ,其原因与学生个性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教育体制等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侯婷  脱建春  孟微 《学理论》2010,(24):211-214
对该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毕业生存在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城乡大学毕业生表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此情况,学校应积极应对,通过心理干预和危机预防机制、按排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环境、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注重加强求职技能训练等途径,进行全方位调适。  相似文献   

11.
从个性发展、情绪情感与行为规范、社会适应三方面对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估,可以看出:服刑人员子女在生活中独立性强,但同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内向、焦虑、胆怯、恐怖等。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应该受到社会的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12.
许世德 《学理论》2010,(18):98-99
来自"不完整家庭"的战士往往在心理上存在着种种心理偏常现象,如抑郁、逆反、多疑、情绪不稳、孤僻、恐惧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教育对策主要有:创建温馨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提高干部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完善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系统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研究发现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从自我概念的分类、心理健康的划分标准着手,对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从纵向维度进行了综述,并横向探讨了学生自我概念各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深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通过对 3 44名初中生进行日常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发现 ,在各种应激生活事件中 ,生活环境对心理的负性影响最大 ,负性事件对女性的影响要强于男性 ,不同年级中占主导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不同 ;初中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从初一到初三呈上升趋势 ,性别差异集中体现在初二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明显高于同年级男生 ;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SCL— 90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生活事件和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认为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针对具体问题来进行 ,且应对女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杨春苔 《学理论》2009,(30):253-253,248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团结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支后备力量,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工作内容。那么究竟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积极影响,而这种积极影响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本研究运用SCL-90对903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加入共青团组织可以提升心理健康状况的客观证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明确了共青团组织促进高职校学生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减少高职校学生的敌对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和家长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日益突出《瞭望》新闻周刊近期在吉林省农村地区采访时发现,当前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同早些年相比,如今在学校教书缺乏“尊严感”和职业成就感,学生和家长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日益突出。自身尊严感下降在吉林省大安市太山一中,几名接受采访的教师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自己被学生辱骂甚至殴打的经历。初二年级物理教师武新宇说,他曾在课堂上因批评一名学生不专心听讲还影响他人而遭到辱骂。“他一边指着我的鼻子骂一边说,如果我敢还口,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9)
目的:调查和了解军校女性学员社会支持的特点和状况,为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122名女性学员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社会支持在年级、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与军人常模和中国人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女学员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全国女性,低于部队;在年级上和家庭排行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未来的军校教育将不断了解女性身心特点,实施适合军校女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帮助女学员培养现代女性意识安心于部队,奉献于部队。  相似文献   

18.
从中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留美中国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是在公开发表论文中的第一次。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留美学生的经济状况有较大改善,学习与身体状况变化不大,而心理状况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留学生暂时不会回国。保持和维护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岳婷 《学理论》2013,(21):105-106
当代的军校迎来的基本都是"90后"年轻一代的学生,面对着新生代的力量,在调查中发现,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在慢慢消退、减弱,然而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却在加大。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当代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中心,将从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现状谈起,阐述积极心理学与军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3)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多元文化和价值冲突的加深,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高职生的心理素质高低决定着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12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就"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调查结果与分析"对调查后的数据及问题学生做了进一步的沟通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