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有的甚至到了杀人抢劫的地步。长沙某高中学生,因不满女老师的严格管理和教育,竟将这位女教师杀死于浴室。北京某高校学生学业成绩差,被退学,因害怕父母责骂,竟将对他痛爱有加的父母和奶奶凶残杀害。有位中学生因遭同学讥讽,心理承受能力差,竟投河自杀。深圳某中学少  相似文献   

2.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是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老师打学生的,也有学生打老师的和学生打学生的,甚至还有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这些校园暴力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对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撑起校园安全的天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事件最近屡出不穷,既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有校外人员与老师、学生之间的。这些暴力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着我们的神经。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为什么有人失去对生命的起码尊重,而将手无寸铁的无辜学生乃至儿童当成施暴对象?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成都* 请给孩子上好进大学的第一堂课 高扬(西南交大学生):我是西南交大一名大三的学生。新学期开始,大一的新生们陆续到学校报到,各式各样的车辆将校园停得满满的。这些车辆中有的标着“警察”、“检察”、“法院’、“司法”、“路政”、“勘察”等字样,有的车牌号是以“O”开头或红色的“WJ”开头,还有的甚至将车牌号用布遮起来。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行为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校园暴力亦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深入分析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社会成因,能为有效防范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保护学生的健康学习和成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暴力事件虽然总体上发生率较少,但其发生后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非常恶劣的.纵观2002年至2012年10年间高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学习受挫、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就业不理想、心理问题等.实际上,上述原因导致的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大多可以归结为施暴者有心理问题."目前仍有约14%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一左右.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最普遍的是人际交往问题,而失恋引发心理问题较严重,学业困难引发心理问题最突出.此外,受访大学生对就业压力普遍感到焦虑."  相似文献   

7.
舒展 《当代党员》2007,(12):55-56
每到选举学生干部时,大学校园里的“政治气氛”骤然浓厚起来。有的学生摩拳擦掌、挖空心思参与竞争,有的甚至明争暗斗,都想谋得一官半职,使校园充斥着浓烈的“官味”。  相似文献   

8.
据《检察日报》报道,记者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调查时发现,近年来,一些因收受贿赂落马的官员刑满释放后,竟“意外”地收到了原行贿人送来的巨额“坐牢补偿费”,有的甚至公开炫耀。这是对反腐败的公然挑战。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日前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两年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不少人一方面对别人乱穿马路扰乱交通大不为然,另一方面也不影响他自己去闯红灯破坏交通规则。甚至有的人一面对行贿受贿义愤填膺,另一方面自己又去请客送礼并“笑纳”他人送来的礼物。就拿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不正之风来说,根…  相似文献   

10.
此前有舆论称乌克兰危机可能引发“新冷战”。普京5月24日在康士坦丁国家会议官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一说法予以反驳,同时。他还否认俄罗斯试图“重建苏联”。报道称,在当天的采访中,普京将乌克兰的暴力事件和政治动荡归咎于西方,警告称,欧美“将因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11.
高媛媛  沈静 《山西青年》2023,(20):168-171
本文以一名父母离异、有抑郁症病史的高职学生因“压力过大”引发宿舍关系紧张、轻度抑郁心理辅导案例的形式,研究探讨了父母离异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实践对策及工作思路。首先调查分析发现父母离异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原生家庭矛盾突出,以及父母离异致其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人格所致。其次从提升沟通效果、减轻敌对意识、享受主观幸福和重温爱的甜蜜四个层面,给出了心理辅导实践对策。最后分析指出父母离异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应倡导积极心理筑好“成长理念”、抓住关键节点筑好“防控阵线”、构建帮扶机制筑好“育才育心”、引领离异父母筑好“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做父母的让自己的孩子吃好、穿好、玩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的父母对孩子太娇惯了,平时给孩子大把大把的零花钱,逢年过节和生日给的就更多。中央电视台曾对某小学学生在春节期间收到的“压岁钱”进行过现场采访报道,多则上千元,少的也有几百元。这些“压岁钱”是贫困地区一个农民一年的生产生活开销。还有的父母对孩子不合理的消费要求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只差没有摘下天上的星星了。几岁十几岁的小娃娃,身上穿的是名牌,脚上蹬的也是名牌,甚至…  相似文献   

13.
养廉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位廉洁的县委书记一直奉行“不送礼、不收礼”的为官之道。逢年过节就举家外出躲礼,平时难以拒收的礼也一律上交纪委。然而他的这一举动竟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挤兑。有的说他沽名钓誉,有的认为这样的书记不会“团结”人,干不出啥大事来,一些同僚也明显疏远他。在一次干部民主测评中,这位廉洁书记得分竟然排名靠后。他无奈地感叹道:“腐败易,不腐败太难。”想当清官竟遭到孤立、排挤,一些正常事变得不正常,不正常的事反倒习以为常。这是我们不可小视的生存环境。某县长因病住院,为了躲避送礼者,偷偷地住进了医院的妇产科。廉洁竟然不敢光…  相似文献   

14.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反映学生思想和品行的重要窗口。如果不抓好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就难免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如马加爵杀害同学就是在学生公寓发生的,加强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一、以“育人”为本,改变以“物”为中心的宿舍管理模式目前,有不少高校学生宿舍基本上都是按照“以物为中心”的模式来进行管理的。特别是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生宿舍完全由高校后勤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安排有关人员来负责,管理人员往往只是尽职尽责地做好“物”的管理。而学生工作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认为,管理好宿舍是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打架现象经常发生,与“舞弊”、“旷课”一起成为校园三大违纪行为之一。武汉某高校在一年内就因打架违纪处分四十多名学生,占违纪处分的40%。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些,据对该校156名同学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发生的打架一般不向学校反映。在回答“大学生发生打架后的一般解决方式是什么”时,41%的同学回答是“私了”,34%的同学回答  相似文献   

16.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反映学生思想和品行的重要窗口。如果不抓好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就难免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如马加爵杀害同学就是在学生公寓发生的,加强学生公寓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甫到哈佛,正是新学期的开始。各类课程、讲座的告示,贴满了校园。学生们背着书包,夹着厚厚的课本、讲义,个个行色匆匆。整个气氛既紧张又有条不紊。当然在这纷忙景色中最能吸引我注意的,还是哈佛怎样进行有关当代中国的课程。事有凑巧,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原主任麦克法夸尔教授的“文化大革命”课在1月底正式开讲。于是,我这个“陌生客”便也跻身于急匆匆的行列之中。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文化大革命”课竟如此风靡哈佛,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以致原由校方安排的教室因实在拥挤不堪而连续更换新址。据统计,今年选修“文化大革命”课的…  相似文献   

18.
据资料载,现在全国每天都有一两个乡改为镇,有的县只剩下一两个乡,有的县已“消灭”了乡。这一现象反映了许多“乡下人”对城镇化的向往。 另据报载,有的乡为争取“改镇”,竟不惜代价大把大把地花钱。而且,这样的热情在有的地方还很有感染力,乡长希望当镇长,“乡下人”也乐意当“城镇居民”。大家齐心协力把“乡”字掀掉,好像甩掉一顶帽子。  相似文献   

19.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0,(20):36-37
乡长指挥“抢劫”幼儿园 今年国庆节前夕,百余人冲进正在上课的江苏省兴化市西鲍乡某私立幼儿园,强行搬走吲内的桌椅、电视机、电子琴等物品。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组织抢劫的竟是该乡乡长王洪全。王称,此幼儿园属“非法举办”。该幼儿园园长罗玉莲告诉记者,不久前西鲍乡政府自己创办了幼儿园,但生源不够,此事件是在借取缔“无证幼儿园”抢生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以及社会的因素。因此,预防校园暴力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加大社会教育力度。只有这样,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