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为甚。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计程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名相赵鼎说得好:“更不善,政虽善不行。”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道德是保证权力…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以德治国方略中,“官德”处于领先地位 ,它是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中的关键 ,它直接影响民德 ,关系到国家性质、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 ,各级领导要树“官德”加强道德修养 ,自觉的立德、养德、扬德 ,做好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6,(5):8-8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做人要讲道德。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固之基。做人。应该身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德为官之魂。官德就是从政道德,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共产党人的“官德”做出了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官德”就是执政者的为政之德。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很注重“官德”修养,因此,研究传统的“官德”思想,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古代志士仁人立身处世的精华,对于促进当代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在众多的历史经验教训面前,深深懂得讲究官德对于维护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因而十分重视政德、官德。早在商初,开国君主商汤总结了“有夏昏德,民坠涂炭”的教训,除了自己努力做到“不过声…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官德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执政之基。对领导干部来说,应当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当前,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为民、爱民的品德教育,把领导干部的"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也对领导干部的官德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维护、提升自己的官德水准,强化、打牢执政为民的基础,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一、官德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关键在“官”,关键在“官德”,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为良好的“官德”可以教育、感化、激励人民群众,从而使我党有效地实施以德治国。古人说得好:“君子之德风,庶民之德草,草随风倒。”就是强调当政者的道德在老百姓中的教育、感化和激励作用。我党历来把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搞好思想作风建设看成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国家安危和人心向背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一个党员都以身作则,我们一切都好办了。”江泽…  相似文献   

7.
曹立耕 《湖湘论坛》2004,17(5):85-85
领导干部素质影响力是指在领导活动过程中 ,由领导干部自身的品德、知识、才能等素质所衍生出来的 ,影响改变下属群众的思想和行为的力量。它虽不像职位影响力那样具有强制性 ,但对下属群众能产生潜移默化、持久广泛的影响 ,对于树立、巩固领导权威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下属群众的“领头雁” ,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精神面貌 ,影响着下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认同。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影响力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加强自身“官德”修养。“官德”即为官从政的基本道德 ,它是领导干部素质影响力的基础。所谓“士有百行 ,以德为首…  相似文献   

8.
正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官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中的优良传统。我国历来强调"官德","以德治官""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官德"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闪耀着光辉。在儒家文化经典中,更是蕴含着丰富  相似文献   

9.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德是为官之魂。这突出强调了干部德的重要性。干部的德是干部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其核心是党性。"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德的好坏,事关社会风气好坏、人民利益得失、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10.
方晓宇 《今日海南》2006,(10):22-23
荣辱之心人皆有之。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也是道德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人有人品,官有官德。做人,应身先立德;做官,应以德从政。领导干部的从政道…  相似文献   

11.
1、以身示人立表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笃”。在一定意义上讲,以身示人既是战斗力,又是生产力。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领导作表率。以身示人立表率,从外部看它是一个行动表现,在内涵上讲,它是人生的品德、道德、美德,实质是当官者的官德。2、以品正人立人格。人品  相似文献   

12.
为“官”者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权力。有权就有个用权问题。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德法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官”之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向强调选人用人必须德才兼备,两者缺一不可,并且把“德”放在“举官”标准的首位。大思想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官”是人民的表率,为“官”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决定民德,“官风”决定“民风”。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为官者,既要有能,更要有德。第一,“官德”在于忠孝报国。我国对官吏的德行要求始于奴隶制时代,当时称官吏为“大人”或“君  相似文献   

14.
南通长风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方美娟来稿中说 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重点应当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而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即“官德”建设则是关键。领导干部不但是道德建设的言者,更应是道德建设的行者。所以,抓道德建设,首先应抓“官德”建设。 一、公仆形象是官德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常修为政之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苦,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这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当官,怎样当官的问题。当教师的要有师德,做医生的要有医德,当领导的要有官德。所谓官德,就是为官者所应当具有的正确理念和行为准则。共产党的干部,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张英 《理论月刊》2004,(10):142-14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必须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官德”败坏对意识形态、公众社会和经济建设等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提高“官德”修养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强调领导干部从政之德,在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考核评价干部上,坚持“德、能、勤、绩、廉”,“德”字居首。正所谓“德正事业兴,德厚根基牢。”当前,党领导下的各项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期,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实现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顺利发展,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一、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恰逢其时。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各种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考验,精神懈怠、脱离群众等各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作风建设、联系群众人手,下大力气转变作风.改进党风。党风建设,道德是基石,从严治党就要从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抓起。  相似文献   

18.
黄仁兴 《当代广西》2005,(11):38-38
正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关键是要解决好“人品官德”的问题,这是基础,是保障。没有人品官德,就谈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的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要解决好“人品官德”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强化人格修养,追求崇高品位。孔子曰:“政者,正也。”即为政之道在于正,为政要讲政德,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人品官德问题。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尚的人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天大的才能却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强化人格修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官德是指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严格遵守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不会伸出贪污受贿的罪恶之手,也不会堕入违法乱纪的不归之路。所以,官德建设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一条重要的道德防线。我们在为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变质而痛心,为他们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而愤慨的同时,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这条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20.
官德乃为官为政之德,为人要讲人品,为官须讲官德。官员要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要把修德、养德、立德放在首要位置,用道德的力量去感染人、鼓舞人。官德纯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降,官德的好坏就像是一扇窗口、一面镜子、一座风向标,能折射出社会风尚的好坏,能引领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家风。它关乎老百姓的福祉,关乎法律的公平正义,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