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只“华南虎”?学者撰文再次质疑“良渚古城”:本刊上一期(三四期合刊)刊发了良渚课题权威林华东的《良渚发现的并非古城》一文,用专家的眼光指出了“良渚古城八大疑点”。该文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良渚古城”是真是伪的争论掀起新的高潮。日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罗以民为本刊撰文,以详尽的文献资料论证了古城构造的诸多不合理,并大胆判定:“良渚古城”根本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本刊在2008年第一期曾刊发了名为《“良渚古城”八大悬疑》的文章,对媒体热炒的良渚新发现提出质疑。文章一经发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深度的学术争论。不少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表达自己的看法。日前,从事历史学研究多年的资深学者,良渚课题权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林华东研究员专门为本刊撰文,详细阐述了他对“良渚古城”的看法和对“古城”真实身份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一年     
一年将了,颇有感慨。关注民生,彰显正义,阐明主张,推动进步—2008年,我们《观察与思考》就是这样努力去做的。2008年的前5期,我们围绕“良渚古城新发现”,连续安排了一组“特别策划”稿和两篇专家的来稿,对所谓的“良渚古城新发现”提出质疑。在杭州良渚“发现了一座距今5300-4800年、面积190万平方米的“古城”,  相似文献   

4.
良渚是杭州市余杭区辖下的一个镇,南依人间天堂杭州,北接鱼米之乡湖州,境西有连绵起伏的山丘,东有一望无际的沃野。在汉语词汇中,“良”意为好、佳、美,“渚”意为水中陆地,在当时给这方土地取名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眼中,位于杭州市东北部余杭区境内的良渚就是江南水乡中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了。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8,(13):F0002-F0002,I0001
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走遗址,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2006年12月,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6.
朱智翔  王雯 《今日浙江》2021,(18):52-53
又到一年初秋时.走进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河网水系蜿蜒逶迤,白鹭蹁跹,汇成一幅水乡田园的诗意景象.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为让"水城"更秀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创新实施生态立体修复工程,对园区内水体进行系统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生态技术助力下,良渚正实现文物保护与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树立起古城遗址治水的样板.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2008年第一期曾刊发了名为《"良渚古城"八大悬疑》的文章,对媒体热炒的良渚新发现提出质疑。文章一经发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深度的学术争论。不少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表达自己的看法。日前,从事历史学研究多年的资深学者、良渚课题权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林华东研究员专门为本刊撰文,详细阐述了他对"良渚古城"的看法和对"古城"真实身份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8,(14):63-63,F0003
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遗址,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2006年12月,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今后正式启动“申遗”取得了“入场券”。  相似文献   

9.
《浙江人大》2011,(7):58-59
良渚,是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镇位于杭州主城北部,余杭区中部,是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的总体规划中"良渚组团"的中心镇……  相似文献   

10.
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干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  相似文献   

11.
寻梦良渚     
《今日浙江》2013,(8):I0002-I0002
良渚,是被誉为"中华文明之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遗址,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良渚遗址所反映出来的以原创、首创、独创和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是中  相似文献   

12.
正"良渚玉矿在哪里?"7月16日,随着"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亮相故宫,作为15家参展单位之一的江苏常州博物馆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该馆参展的一件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堪与浙江反山"琮王"媲美,出土于规模仅次于良渚古城遗址的天宁寺墩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7年11月29日由浙江省文物局和杭州市政府举办“发现良渚文化古城”新闻发布会之后,便有专家评价说良渚古城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同时代城址中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一座,堪称“中华第一城”;  相似文献   

14.
刘斌 《今日浙江》2006,(23):53-54
良渚在杭州北面,距杭州市区约15公里,骑车也就个把小时。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36年由施昕更首先发现于余杭良渚镇,今年正好是良渚文化发现70周年。良渚的字面意思是佳美的水中陆地。考古学称良渚文化为距今5300—4000年,分布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约36500平方公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华夏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多年来,国家和省、市、区各级都高度重视良渚遗址保护工作。1994年,良渚遗址被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1996年,国务院公布良渚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家文物局…  相似文献   

15.
2007年,良渚“城墙遗址”的发现,对良渚文化的升级定位具有举足轻重的论证力。考古专家、权威人士纷纷表态:“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城址!”,“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史前文明中最大的一座古城。”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3,(22):48-49
<正>良渚遗址是我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相似文献   

17.
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和国家文物局在重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时,再次把良渚遗址列入“申遗”的预备名单。而这次良渚古城的发现,又为申遗加上了一个新“砝码”。那么,良渚遗址今后到底有多大的把握申遗成功?未来良渚遗址区会呈现怎样的形态?观察记者就此主要采访了分管申遗保护工作的良渚遗址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叶维军。  相似文献   

19.
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遗址,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2006年12月,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今后正式启动"申遗"取得了"入场券". 良渚文化成为浙江创文化大省、文化名城的独特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29日,浙江良渚爆出重大消息:一座距今5300—4800年、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城墙,在原良渚遗址区内被发现。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则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有学者激动地称:这座古城,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