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史上人格制度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鸿 《法律科学》2008,26(4):40-50
不同的时代有关于人格的不同的立法政策,在法制史上,人格制度经历了身份化、理性化以及普遍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人格的身份化时期,法律以等级制“身份”为依据,将一部分人宣布为法律上的“非人”;在人格的理性化时期,强调人格的理性内核,同样将妇女、奴仆等排除在人格的拥有者之外。只有在人格的普遍化时期,法律上才承认每个人都是拥有平等人格的法律主体,由此在人格制度上完成了法律由野蛮、专横到文明、人道的演化。  相似文献   

2.
福柯认为监狱是"文明社会的刑罚方式",是不言而喻的惩罚,监狱超出了纯粹的剥夺自由,徒刑的期限不应该是罪行的"交换价值"的量化,它应该根据犯人在监禁期间的"有效转变"来调整。教养规训成为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于是犯人也就变成了需要认识的对象,这种认识与立法活动无关,与判决的内容和决定罪行的程度无关,而是犯罪者作为一个教养规训的对象,一个惩罚机制的对象才使自己成为认识对象的。  相似文献   

3.
雅克·爱路尔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神学家及基度教无政府主义者。他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和有神论之间流动,其主要著作包括《无政府主义和基度教》、《技术社会》、《我所相信的》。  相似文献   

4.
法律论证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杰 《法律科学》2010,(5):26-37
法律论证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人确信某一法律评价或法律决策是正确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进路主要有三条:逻辑分析的进路,修辞学的进路和对话(论辩)的进路。通过从问题意识角度梳理这三条路径迄今为止的发展史,可以说:第一,他们都没能解决法律论证理论的核心问题。第二,其原因是:他们都回避了对这样的问题的解决:一个正确的法律评价或决策的实质标准是什么?如何证立?第三,德性伦理学是可能解决法律论证理论问题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罪数形态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我国关于罪数形态的理论研究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目前,罪数形态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程度相当高的一个研究领域。总体来看,在罪数判断标准和一罪类型体系这两个问题上,理论界已经基本形成通说观点,当然也还存在不同声音;与之相比,关于具体罪数形态的概念内涵、处罚原则、存废取舍等诸多问题,则存在更多争议,个别问题的研究显得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6.
穆宇 《中外法学》1995,(5):32-36
<正> 张斐,魏末晋初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任明法椽、僮长。据《隋书·经籍志》载;“汉晋律注一卷,晋僮长张斐撰,杂律解二十一卷,张斐撰。”《新唐书·艺文志》记有“张斐律解二十卷”。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均已佚失,现仅在《晋书·刑法志》中存有张斐《律注表》一篇,是张斐为晋律(《泰始律》)作注,注成后给晋武帝上表略述其概要。由于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又由于晋律没有留传下来,使我们不得了解晋律的全貌。所以,张斐的《律注表》对于我们了解晋律的内容以及了解中国法律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它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法学著作。在不到二千字的篇幅里,既阐发了深刻而广远的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指针,提出了整顿吏治的新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钱端升的政治思想在其1930年代所参与的三次思想界的政治大争论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对于立宪缓急之争,钱端升基于一种现实主义考量主张立宪当缓行,认为当时之人民不具备实行宪治的能力;对于民主与独裁之争,钱端升提倡所谓新式独裁,通过独裁这一过渡性政府体制达到强化政府职能之目的,以挽救国难;对于党治与开放政权之争,钱端升主张暂不开放政权,在维护党治的原则下谋求政制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民本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对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民本思想的源流、民本思想在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地位、传统民本思想的内容与本质、民本思想在近现代的转变、中共执政理念与民本思想的关系等方面的梳理和论述。但学界对民本思想的解读和属性评价也存在不少分歧。学界应当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化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的研究,以达到全面认识传统民本思想和正确处理其现代转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生平与著述汉斯·凯尔逊 ( Hanskelsen) ,原籍奥地利 ,1 881年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家庭 ,两岁时移居维也纳。他曾就读于维也纳大学法学院。1 91 1年获准维也纳大学讲师席位并出版《国家法学的主要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服兵役 ,1 91 9年任维也纳大学公法教授 ,并曾参加起草 1 92 0年通过的《奥地利共和国宪法》。 1 92 0年至 1 930年任奥地利最高宪法法院法官 ,1 930年在排斥犹太人运动的压力下离开维也纳 ,到科隆大学任教授。1 933年纳粹掌权后被免职 ,先后在日内瓦大学 ,布拉格大学任职。 1 940年移居美国 ,在哈佛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来,《纽约公约》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际仲裁立法和各国国内立法及其实践产生了重要和积极的影响,增强了仲裁在解决国际间商事纠纷方面的效力,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试图从《纽约公约》的缘起、主要内容、未来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做一述评,以期帮助更好地了解这一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最重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宪法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不能重演,但不同的历史时代却可能有相似的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与今天一样,都处在社会政治与法制的转型时期。因此,研究过去100年中国宪法思想的发展,对今天的宪法学和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宪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宪政思想述评□夏泽祥钱昕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代表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最高水平,引起了后人的关注。有关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著述可谓洋洋大观,但政治学、历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几乎都把他的五权宪法作为民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法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近年来,法理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不仅使我国法学得到丰富和发展,而且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实践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现择取一些主要的问题,略作介绍和述评。 一、关于法律的本质属性问题 80年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形成了不同学派观点,主要观点有两种:  相似文献   

15.
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在其历经的几千年历史中,其被诠释为不同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相近或可以作为它的替换词有:宇宙法、上帝法、永恒法、人类法、道德法。名称的变换,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法所要求利用的角度。但自然法这种思想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却不断引导西方法律制度的构建。它也是组织人们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模式,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评价法律的参照物,它也对现代社会法律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启迪。本文以期通过分析自然法的产生、发展以及新时期的转型,加深对其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梅光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衡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面对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反对和对西方文明的顶礼膜拜,梅光迪以《学衡》杂志为阵地,以西方新人文主义为武器,对新文化派的激进思想进行了批判,具有一定的纠偏与制衡作用,倡明了其捍卫传统文化的立场.但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学衡派的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7.
王人博 《法学研究》2010,(3):186-194
中国法思想的类型在本源上就不同于西方。早期的中国哲人对法的思考并不借助于概念和逻辑,而是来自于对水这种物质的观审、想象和沉思,由水所提供的意象成为中国法思想的一个原型。从治水的经验中提取出对治人一样有用的“准绳”概念,从“静止的水”的观省中建构了法的模型,从“源头之水”、“水舟关系”建立起中国传统政治法律关系原型。对于中国传统法思想而言,“水”不是说明“法”的一个文学意义的比喻,而是对法进行概念认知过程中的一个“本喻”,是概念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贝卡利亚是犯罪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在他的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阐述了罪刑法定思想、罪刑相适应思想、刑罚人道思想,并且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等问题做了分析研究,这些理论思想对当时社会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成倩 《法制与社会》2010,(21):290-290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要了解和认识它就要研究它发展的整个过程,"自由"作为现代法律的基本价值之一,作为最根本的价值,有很多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等。本文在此探讨了自由的思想渊源,即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 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及其初步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并活跃着一股要求进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新思潮,即所谓的早期维新思想。这种新思潮的代表人物被统称为早期维新派。就法律思想方面而言,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陈虬、汤震、何启、胡礼垣等。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意识的知识分子,是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和政治代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