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建英主编的《2010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于2011年6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安全概览》是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对中国国家安全进行全面综述的系列年度报告,现已走过了6个春秋。《201O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立足中国国家安全大政方针、国际环境、国内形势、重要事件和学术动态五大方面,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中心,以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为视角,  相似文献   

2.
高望来  吴文成 《外交评论》2010,27(3):155-156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接近尾声,在国际安全领域,一系列新兴热点问题成为国际关系学者和政策部门关注的焦点。为拓宽国际安全的研究视野,2010年5月29日,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安全前沿议题国际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美国、英国、韩国、印度、尼日利亚、塞拉利昂以及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的50多名知名国际安全专家与资深外交官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刘跃进主编的《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于2010年4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0万字,由5编40章正文和4个附录组成,通过政策与实践两个层次、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传统与非传统两个视角、现实与理论两个方面,对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做了全面概括与论述,既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年度报告,又是中国国家安全的资料宝库;既是备忘录,又是警示碑;既为那些希望了解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和现状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便捷的导读文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是探讨国家安全形势和安全战略的研究平台,凡涉及国家安全的研究领域,如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都是论坛研究和关注的对象。该论坛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每年举办一次,截止到2009年共举办了8次,讨论的主题依次是: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发展、大国兴起中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5.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重创中国经济,反而加快了中国的崛起速度。一方面,中国正在迅速拉开与诸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有效缩小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中国的持续快速崛起使中国面临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国对各类国际安全问题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主要取决这些问题本身的性质。如果用重要性与紧迫性两个变量来对中国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那么中国的安全问题就可以被分为高重要性和高紧迫性、高重要性和低紧迫性、低重要性和高紧迫性、低重要性和低紧迫性等四个类别。未来中国外交需要在韬晦和有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与自身实力地位相称的作用。中国应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原则,并提出有利于国际稳定的政策主张,包括在安全事务上突出“有所作为”;以“责权力相一致”为国际安全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以提高效率为改革方向;提倡内外合作缓解动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外交调整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中国外交应当与时俱进,在国际安全领域贡献更多的“公共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4,(5):F0002-F0002
正2014年8月16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和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转型时期的安全治理"学术研讨会。中宣部出版局刘建生副局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东晓院长、中国前驻卢旺达大使舒展及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主编的《生态安全: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主题》于2011年4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10年12月2-5日,亚洲政党国际会议(ICAPP)、柬埔寨王国政府、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IESCO)、联合国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在柬埔寨金边市共同主办了第六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与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来自90多个国家的120多个政党、议会、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团共10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从综合安全观的视角观察中国政治安全,其面临的主要威胁表现在五个方面:刚性稳定具有极大的社会风险;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消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威胁;国土安全是中国政治安全的要害;三股极端势力对中国政治安全的威胁。维护中国政治安全的对策主要有:重构国家安全体制是政治安全的体制保障;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在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政治安全,要练好内功;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的国际秩序发生了深刻变化,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核问题的发展使全球核秩序面临巨大挑战。不仅导致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动荡,也使世界许多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作为朝鲜的邻国,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安危,还关系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地缘安全问题研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现,对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发展,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面对能源消费的严峻形势,中国势必要制定海外能源战略,以保证能源的安全稳定获得。那么,中国海外能源安全战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对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本文认为中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定价机制,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资源的国际合作,加强石油运输的安全等措施,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和平发展战略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主要依据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核心任务来界定。发达国家通过主导国际体系而创造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倾向于以外部威胁界定安全。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其国内社会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以发展界定安全。以外部威胁界定安全大战略,最典型的是美国,其基本国际安全理念是通过均势维持首要地位,但在外界看来,则是通过追求霸权保持有利于美国的均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执行发展型安全大战略,其内涵是以人均GDP设定阶段性发展目标,追求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相统一,并致力于塑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随着中国人均GDP缓慢地趋近美国,中国在安全需求上也将趋同于美国,以均势为基础的美式安全观与中国的发展型安全可以融合共处。  相似文献   

12.
"安全困境"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且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国际上不同学派从不同方面对"安全困境"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不同的走出或降低"安全困境"的出路。面对无政府的国际社会和变化着的国际体系,"安全困境"的研究在中国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国面临的战略问题将会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在处理国际问题时需要有新的思路,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构建综合决策体系、震慑敌对势力等的必然趋势,是对中国国内安全及周边安全环境渐趋复杂的回应,国家安全委员会具备对内、对外的双面功能,不仅关注中国的对外安全战略,也会集中精力应对中国国内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第6章中,该章作者赵晓春认为,尽管中国国际安全形势总体有利,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传统安全威胁,也包括非传统安全威胁;既有现实的挑战,也有潜在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好,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凌胜利  王秋怡 《外交评论》2023,(2):1-21+165-166
当前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全球安全治理失衡,全球安全架构松动,全球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发挥大国担当,不断推动全球安全治理的变革与完善,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安全理念。同时,全球安全倡议也极富理论创新,也即以共同安全取代零和安全、以综合安全超越传统安全、以差异安全取代同质安全和以合作安全超越联盟安全。在全球安全治理中,中国是安全观念的引领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一是维护联合国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二是劝和促谈,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三是多措并举,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四是对话协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可持续安全。全球安全倡议也面临安全理念分歧、热点问题不易解决、大国协调困难、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需要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上政名师     
王文革,武汉大学环境资源法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博士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访问教授、客座教授或特邀研究员。现任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院长、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085工程环境资源法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城市环境安全知识创新平台项目负责人;兼任国际组织IUCN生态系统管理专家组成员、国际组织环境法专家组成员、《中国国土资源报》法律栏目专家、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际移民的历史与现状,以国家安全为视角,研究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调整其移民政策以及改革其签证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可见各国签证制度的变革往往是以国家安全为核心。为加强我国国家安全,应从新时期的华侨政策、人才签证和打击“三非”等方面改进我国的签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安全观和大战略的发展演化进程中,既有历史连续性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其中变化性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实力大幅度提高,其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双重变化影响了中国历任领导人为保障政权安全对大战略所做出的巨大战略抉择。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时期,中国相对弱小,面对强大对手的严峻军事威胁居于绝对弱势,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以应对明确外部安全威胁为中心的大战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日益强大,但面临的国内国际问题日益复杂化,中国领导人在大战略抉择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重大意义。21世纪中国面临国内外新的安全挑战,这是冷战时期国际秩序终结的结果,这也是中国1979年以来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未来五年中国国家安全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面临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进步的趋势不断增强的历史性机遇,世界力量对比与国际体系变化深刻复杂,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不确定性与敏感性上升。有效维护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务必在观念更新、能力建设、战略谋划、体制创新等方面下大工夫,为和平发展与全面小康提供更坚实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意识形态总体是安全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西方民主输出、网络信息舆论负面干扰、宗教渗透等各种严峻威胁,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审慎应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风险、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