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薇 《世纪桥》2009,(15):134-135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它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历史性是民族精神发展的基础,时代性是民族精神在新的条件下的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主要包括积极融入全球化,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民族精神的竞争力,加强社会风气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完善民族精神的系统教育,借鉴他国民族精神培育的成功之路。以此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 《世纪桥》2011,(3):89-90
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给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国人要在清醒地认识民族精神的伟大价值的同时,积极地探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课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准确把握民族精 神的深刻内涵,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媚林 《世纪桥》2008,(7):59-6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物质和精神产品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生活的流动过程。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提出了挑战,高校党组织应该与时俱进,从爱党爱国意识、全球意识、创新意识、尚变意识、统一意识、榜样意识等几个方面培育当代大学生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十六大报告向全党发出的号召。在学习中加深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解,对于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很有必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我们这里所说的民族精神,指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由汉族、壮族、蒙族、藏族等诸多民族共同构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融合,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是中华…  相似文献   

6.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编著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书,最近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八章,主要包括民族精神的内涵、性质、特征及功能,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脉络及规律,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着力点,其他一些国家民族精神的特点及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启示等。该书注重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不同侧面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论述,对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  相似文献   

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构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精神源头和逻辑起点,而且是当代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回应西方文化霸权扩张坚实的思想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警惕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学校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全球化为高职院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等途径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多元文化冲突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茹  谭泓 《理论学刊》2003,(5):148-14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条件下 ,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互相冲突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我们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重要任务。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精神,是习近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阐释。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感召下,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为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精神纽带,为抵御西方的意识形态侵袭提供了思想武器。面对来自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挑战,紧扣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实践,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完善文化法律制度,巩固好网络舆论阵地就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王格芳 《理论学刊》2005,22(11):35-37
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有负面影响的一面,也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有利于有效克服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有利于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怎样理解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如何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培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同志。记者:为什么说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提出这个问题有何现实…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重大的现实课题进行系统、透彻、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就此而言,民族精神的弘扬和  相似文献   

16.
王维杰  薛立刚 《奋斗》2005,(1):15-16
当历史已经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全球化浪潮正袭击着世界和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撞击着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每一个国人的心灵。党的十六大适时地把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提高到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进行全面而科学的阐释,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代意义的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多次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所在。一、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物质和精神产品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生活的流动过程。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提出了挑战,高校党组织应该与时俱进,从爱党爱国意识、全球意识、创新意识、尚变意识、统一意识、榜样意识等几个方面培育当代大学生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逐步交流、融合和实现整合的过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挖掘并发挥民族精神,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又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力量,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的同源性、同质性。弘扬长征精神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我们应该在弘扬长征精神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