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水?个水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与生活,也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大局和社会健康发展。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但就人类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延续城市生命的历史文脉;而名人故居,更是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中珍贵的人文资源。一处又一处故居在“轰隆隆”的推土机声音中顷刻倒塌,拷问的是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待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应有的尊重。大量被拆,然后再大量造假,人们不禁要问:有些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历史失掉了敬畏?  相似文献   

3.
(一)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水与人类同在,江河与人类文明同行。从历史上看,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从希腊到埃及、巴比伦,从中国到印度,都首先发祥于江河流域。而历史上几乎所有衰亡的城市和民族,都是因为水源枯竭或水环境污染,最后消失。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人类文明,水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4.
任志侬 《前进》2012,(6):30-31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并发展繁荣了文化。文化的历史即是人类的历史。文化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决定着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物生存之命脉,人类灿烂文明之母。自古以来,人类循水而生,傍水而居,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黄河这条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出现断流,且断流的区间和时段有不断发展的趋势,举世瞩目,使人惊骇。断流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形成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的,但...  相似文献   

6.
人类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对自身的生命秘密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求。几乎所有民族都有关于创造生命的神话和传说。然而,从科学的意义上探寻生命的奥秘却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65年,奥地利神父孟德尔(1822~1884)在修道院里做了大量的豌豆实验后首次提出,生命具有一定的遗传单位,并能有规律地遗传。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水治理与生态文明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一个话题。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河流流域诞生的,水首先是战略资源、生命资源,谁也离不开,具有不可替代性,生产系统、生态系统、生活系统都离不开水。水也是战争资源。两次中东战争都是因水而引起。在国内区域之间,农户之间因水而争斗也比比皆是。水治理是生态文明的一个基础战略问题,因为生态文明,谁也离不开水。生态文明里面人与自然和谐是最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2,(5):1-1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风险共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开辟的新栏目“二十世纪的人类”,现在同广大读者见面了。当此时也,一个空前繁荣而又灾难深重的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一个充满希望而又危机四伏的二十一世纪正向着我们悄悄地走来。举世都在关注着一个问题:二十一世纪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命运?人类怎样才能得到一个美好的未来?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是要由许多因素共同来决定的。首先不能忘记历史。大量事实表明,人类的许多成就来源于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据此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例如每一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在熟悉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每一项成功的社会变革也来源于对…  相似文献   

10.
真理的探求和发展:认识区域论周邦炳(中共安徽省准南市委党校)本文从认识区域的角度,论述真理的探求和发展问题,故题为认识区域论。一、确实存在认识区域吗?错综复杂而又瞬息万变的人类认识图景,告示了人们:确实存在着认识区域及其变迁。为什么存在认识区域呢?光...  相似文献   

11.
邕江之春     
水,是生命之源,它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人类! 水,是绿色之源,它能让一座城市生机盎然! 一条河流与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傍水而生孕育了一座文明城市的历史。邕江,这条从远古荒漠浩浩荡荡奔流而来,又蜿蜒穿城而过直向蔚蓝大海的南方河流,在历史长河不分昼夜的波涌中,忠实记录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与邕城牵手同心,为广大民众谋幸福的伟大足迹,也孕育了这座千年古城人与自然和  相似文献   

12.
周斌 《今日广西》2008,(12):60-62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社会极为常见的活动,属于人类生活的基本范畴。什么是体育人文?依笔者孔见,体育人文即是体育人的文化,是指体育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竞技运动中所形成的文化沉淀和所表现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升华、个性张扬和对生命的感悟等。本文试就体育人文重点是竞技体育人文谈点粗浅的见解,与诸君商榷。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既是人类的珍贵遗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全球社会伦理.注重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为例,分析其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以及其显著而成效的有益经验,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拓展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水质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近年来,矿泉水、桶装水、过滤水、纯净水等名目繁多的“水”进入我们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水喝起来更安全、健康呢?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11日《北京日报》刊登李慎明的文章,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精神生活的特质来界定,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和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文化与文明,在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取不同社会文化形态中的精华组成了人类历史中的文明。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不同社会形态文化中的糟粕必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终被人类新的进步文化所扬弃或者抛弃。  相似文献   

16.
吴沛峰 《传承》2012,(23):62-63
精神是维持生命活力的阳光,如果只有生命而没有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死了,而精神死了,生命的阳光也就灭了。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也便没了灵魂。而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人,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团队,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精神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文化有层次之分,更有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别。文化的地域属性是文化多种属性中的基础属性,而文化的流域性又是文化地域属性中最显著的特点。人类离开了水是无法生存繁衍的,人类文化和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曾经孕育了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灿烂文化,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依赖于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流的哺育。长江流域中  相似文献   

18.
王晓静 《求索》2010,(1):166-168
时间以永恒流逝的姿态与人的生命相对峙,人类对生命的终将消失怀着永恒的忧虑和恐惧,于是,时间话题就益显沉重。汉末以来,自然灾疫泛滥与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激发了人类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开始了人作为单一个体的考察。志怪小说承载这一历史现实而孕生。志怪小说里虽然有着丰富的时间表达方式,其内容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非现实因素,但其主体仍然是现实生活着的富有实用理性精神的中国民众。所以,志怪作品也异常真实地凸显了民间文化里的生命智慧与情感。  相似文献   

19.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是什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那些历史上反映人类进步成果和进步阶级要求的各种文化知识,都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0.
当生存要以丧失自由为前提,而自由则必须用牺牲生命为代价时,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当我们认同生命是一个过程时,那么生命在时间里的延续是不是尺度?而当这种延续是评价生命的尺度时,人与这世间的动物仍至所有的生物又有什么样的区别?本文通过安提戈涅的悲剧故事揭示了“生存与死亡”这一命题内所掩藏的一个巨大的吊诡, 并提出在人类自由中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