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浅谈按贡献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实质是按贡献分配。按贡献分配则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即按劳动要素分配与按非劳动要素分配的结合。因此 ,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这个原则既体现了分配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 ,又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该社会的分配公平原则,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是从"形式公平"到"事实公平"的不断演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公平原则是贡献原则和需求满足原则的有机结合。贡献原则是以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贡献为依据的公平,需求满足原则是以社会成员的内在需求为依据的公平。  相似文献   

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对第三次分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第三次分配以必要的物质资源条件为前提,是社会成员按照自愿性原则对自己所有的资源、收入和财富进行的分配,是与生产密切联系的分配,是收入分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不仅要以激励性制度和文化性制度发展第三次分配,而且还要将第三次分配置于整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核心,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协调联动反促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一分配方式有效地调动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影响社会公平.因此,应当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程利新 《工会论坛》2009,15(1):13-14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这种现实情况要求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分配模式。在构建和谐分配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分配正义。在分配正义中,“按劳动和贡献分配的原则”体现了效率,“基本经济需求满足原则”和“差别原则”则体现了分配中的公平。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取分配正义之精华,来构建一种和谐的分配模式,既能激活各要素并稳定推动经济增长,又能让更多的人公平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进入21世纪以来,胡锦涛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分配观。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进程,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全局与局部、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破解当今中国社会分配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政治经济制度安排和社会经济运行中实现分配公正。只有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只有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事实上,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公正的分配比比皆是,从而造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更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分配公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分配方式、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分配原则等四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现实依据是 :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应统一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中。收入分配在本质上不是对价值的分配 ,而是对财富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要素内部竞争与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使劳动与其它生产要素都通过市场途径参与分配 ,以交换价格为初次分配的实现形式。同时 ,分配还要受到政府的宏观调节 ,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劳动收入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分配方式,它的存在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和保持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必须依法保护非劳动收入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产生和它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3.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同时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客观要素本身不创造财富和价值 ,但它们能促进价值的创造 ,对财富和价值的创造有贡献。在以往社会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不是其贡献 ,而是其所有制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客观要素参与分配除了依据其所有制关系之外 ,还要依据其贡献 ,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分配观.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进程,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全局与局部、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实行多元所有制结构并不仅仅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后,也要坚持.这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揭示商品价值源泉的经济理论。现行分配政策是依据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制定、保证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经济制度,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按劳动价值理论来判定现行分配政策的正确性,更不能用现行分配政策来检验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按贡献分配就是按各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原则的进一步贯彻和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明确地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确立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方式之后 ,有人认为这一分配方式是具有剥削性质的分配关系 ,这实际上对它的一种误读 ,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 ,并不具有制度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与资本主义社会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不是对立关系 ,而是完全可以进行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用来调节由于市场原则带来的利益分化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它是市场经济和按劳分配的补充,是对“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的分配结果进行再分配,是一项政策性分配,改革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保障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和健全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应该做到:坚持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使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