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一位中外闻名、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他热情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积极投身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的建设;他与朝鲜领袖金日成并肩战斗,为朝鲜革命做出了贡献;他和杨靖宇一起领导抗联与日寇展开英勇斗争,使敌人闻风丧胆。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委兼副司令魏拯民。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受后,东北抗日运动风起云涌,抗日武装达北万之众。但由于这些自发的武装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受旧军队及土匪习气影响,而且分散;没有形成统一力量,因而面对强大的日伪反动武装的围剿和分化,仅仅存在一年就相继失败,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反抗日伪统治的主要力量。中共在东北先后创建了盘石、东淄、汤原、珠可、饶河、宁安、较山等游击队。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顽强地战斗着.很大地唤起了东北人民的觉悟,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配合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运动。本文仅对南满第一个抗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3.
华北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八路军在动员工作中担负了主要作用,在它的帮助下,中共地方党组织很快得到发展,形成了党、政、军、民以及群众团体协同合作进行动员工作的局面。为何民众能被有效地动员起来?民族主义的号召力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中共在实践中采取了照顾农民切身利益、扩大政治参与的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抗日的积极性。并整合了他们的力量。军队的纪律和抗日的态度也是影响动员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由此亦可概见日军和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由马洪武教授主编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是当前出版界难得的一本好书 ,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第一 ,该书是一部关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通史 ,填补了该史学领域的一项空白。首先 ,近年来各地出版了一些敌后抗日根据地史 ,也包括华中各抗日根据地 ,可是都是各自省属范围或地区范围的抗日根据地史 ,如江苏省编写出版了苏南、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史 ,安徽省编写出版了皖江、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史 ,湖北省编写出版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史 ,浙江省编写出版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史 ,河南省编写出版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史等…  相似文献   

5.
<正>他,出身绿林,报号"老梯子",一度是辽西一带的绿林盟主;他,名声显赫,张作霖想要招抚他,日本人想要收买他,但他以民族大义为先,毅然举起抗日大旗,有专家把他建立的抗日武装称作"第一支东北抗日义勇军";他,文韬武略,曾写下"宁为义勇死,节烈永芬芳"的壮丽诗篇,他领导的东北国民救国军的誓词颇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子。日本侵略者对他恨之入骨,老百姓对他崇敬爱戴。他,就是著名抗日志士高鹏振。投绿林威镇辽西高鹏振,原名高青山,字云翔,号竞雄,曾化名苏云祥、高德山,1897年生于黑山县英城子乡,早年跟江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人们自然会想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著名的抗日英雄,却很少有人知道罗登贤。其实,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罗登贤就在东北担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后又兼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是他带领东北秘密党组织及人民创建了一支又一支东北抗日游击队,使抗日烽火在白山黑水间激情燃烧,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先驱者、创始人。一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  相似文献   

7.
杨兴宇 《当代贵州》2013,(12):41-43
盘县会议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在盘县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战略决策会议。会议作出了红二、六军团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决策,这对保存红军实力,促成三军会师,壮大抗日力量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抗日联军众多的将领中,有一位身经百战、清华出身的抗日将领,他的名字叫冯仲云。 冯仲云,江苏省武进县人,1908年2月27日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在杭州慧兰中学读书时,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在这所学校,他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是我国抗战史上开始最早、历时最长的文化战线反日斗争,是具有爱国思想和情怀的文化战士在党的领导下以笔做刀枪,以革命刊物、文化团体、文艺舞台为阵地,通过开展反日文学、文艺创作活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唤起民众民族意识,激发民众抗日热情的抗日爱国活动,是与群众和抗日联军的武装抗日斗争相配合的另一条战线的抗日斗争,为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1936年春至1937年夏,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了政治军事学校。此时,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各部按照《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一律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时期创办的一所培养抗联军政干部的正规学校,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造就了一批军事和政治干部,在东北抗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5,(8)
<正>雷人台词背后传递的是一种历史观上的错误。它把客观真实的抗战历史变成了抗日科幻剧,不敢正视甚至蓄意无视历史真相,是一种丢失了历史本色的艺术投机,这其实就是一种反历史。"去历史化"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它将商业片中的"英雄救美"模式在抗日剧中进行简单的移植,将抗日剧俨然变成了披着抗日外衣的武侠、爱情、奇幻、枪战商业片,这样的抗日"神剧"只会让民众在娱乐的洪流中变得不再敬畏历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北平沦陷后,作为教会大学的燕京大学继续留在北平办学,直至1941年年底被日军关闭。其间,在教会学校背景的保护下,燕京大学师生开展了各种抗日活动:燕京大学中共地下组织发动校内的民先队开展抗日宣传,组织进步读书会;燕京大学校方积极与日伪当局交涉,保护抗日学生,还组织护送学生进入根据地或大后方;司徒雷登、林迈可、赵承信等中外教师也通过不同方式支持了抗日战争。燕京大学的抗日活动成为沦陷区抗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其特殊性,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战场上,东北抗日联军高举抗日旗帜,在白山黑水间、茫茫林海中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威震敌胆的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东北抗联重要将领组成了率领数万指战员驰骋疆场的将领群体。而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代军长景乐亭,则是整个英雄群体中的一员。他的事迹虽不被人们熟知,但他与其他东北抗联将士一样,是一位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抗日英雄,他的英名将永为后人所铭记。  相似文献   

14.
范艳茹 《世纪桥》2005,(9):30-33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一支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伤亡数万人,约百名师以上干部战死疆场,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可征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9,(23)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创建的一支人民军队,开展抗日斗争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在东北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忠贞报国、艰苦奋斗、英勇拼搏、不屈不挠、不惧牺牲、国际主义等内涵的  相似文献   

16.
培训教育革命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全部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战略任务。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纵横转战于两广地区,有力抗击了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创建和发展巩固了以东江、珠江、琼崖、南路等地区为主的华南抗日根据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是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后方,是歼灭和驱逐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场。教育工作是华南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抗日武装斗争以及一切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的群众运动开展的有力支持和牢固保障。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显然是和有效的教育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共领导下台湾同胞在大陆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全面抗日。其所属部队积极投入到抗日前线,英勇杀敌。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全国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海内外的许多台籍青年纷纷投奔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或在共产党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区甚至是沦陷区进行抗日活动。根据地的抗日台胞在投奔共产党抗日队伍的台胞中,有一批万里迢迢从国外赶回国内的台籍青年。特别是在当时根据地医疗  相似文献   

18.
《世纪风采》2020,(6):F0004-F0004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连云港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我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陵园标志性建筑——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2年7月落成,罗荣桓、肖华、陈士榘、符竹庭、陈光、黎玉、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了当时的落成典礼。它是一座在战争年代由当地军民一边作战一边修建起来的烈士陵园,被誉为"苏鲁第一山"。陵园内不但安葬着八路军抗日烈士,也安葬着新四军抗日烈士,不但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9.
抗日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它在唤起民族的觉醒,鼓舞人民的斗志,揭露日寇的罪行,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拟就抗日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抗日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潘琦 《广东党史》2015,(3):39-43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入侵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顺应战争形势在香港西贡成立,鼓舞了香港人民的抗日热情,使香港人民逐步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真正抗日的军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引路人。一、港九大队西贡中队在抗战烈火中诞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侵略香港,在西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危急时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