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礼记·乐记︾与︽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的比较王福雅大约写于西汉的《礼记·乐记》是汉以前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主要阐述了音乐的本质、制作和功能等问题。魏晋之际思想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以“秦客”为批驳对象,对传统的儒家音乐理论提出挑战,探究心物之间...  相似文献   

2.
孙兴友 《求索》2013,(9):111-113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艺家和哲学家。嵇康的哲学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嵇康在《声无哀乐》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命题.不仅体现了嵇康本人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名教”与“自然”之辨的态度.更从根本上反映了嵇康本人全部哲学思想的内涵:求真、求善、求美。这些哲学内涵恰恰是嵇康面对现实种种矛盾而宣泄胸中悲愤的一种选择。研究嵇康哲学思想及其人文意境.有助于唤醒当下社会的“真善美”.为实现当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命价值开拓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于长悦  王珞 《求索》2013,(8):116-118
嵇康是三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嵇康理论宗本于老庄之学,一生崇尚老庄.其哲学思想注重“循性”与“逍遥”.嵇康执意追求这种“诗意的栖息”。他“放情肆志”.喜好庄玄,以求“游心太玄”,力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哲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嵇康的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嵇康认为,凡事应该因循各自所禀受的自然本性.使其恰如其分.然后进一步超越性理,达到“越名任心”的无我之境。嵇康所追求的“和”非儒非道,而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理合一相结合的中国传统人文意境。  相似文献   

4.
嵇康的“声无哀乐”命题是从美学角发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魏晋玄学命题。这一命题对后来的艺术理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对此作一简略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一在人类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一般认为存在着三个主体:1、创作主体;2、表演主体;3、欣赏主体。从音乐上说,包括作曲、演奏(唱)、欣赏这三个方面,以这三者为基本要求,连同一切有关的必要因素(如理论、评论等),就构成了音乐的社会文化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演奏艺术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达 《求索》2008,(5):183-18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把传统的“境界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境界论”中阐述了文艺内在的特质,创作主体与客体、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景物与情感等诸多艺术范畴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揭示了文学创作与鉴赏的内在规律,有着洞穿时代的理论价值,对于今天新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鉴赏,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审美活动,包含美的创造和美的鉴赏两方面。而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又是审美意识中主、客体的“双向”交流。本文试就布依戏、侗戏这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艺术审美的奥秘,进行探究。 地处西南边陲,与湘、鄂、滇、桂等省毗邻接壤的贵州布依族、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布依戏、侗戏,它们反映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和风格独异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审美参照。  相似文献   

8.
闫大卫 《理论月刊》2003,(10):84-85
长期以来,我国在音乐艺术的育人模式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本文着重从艺术对人的审美、感知、鉴赏、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艺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王真 《青年论坛》2010,(2):123-126
金圣叹终生致力“六才子书”评点,并形成了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境界为着眼点的文学批评观——“锦心绣口”说。他强调文学的艺术性及文学中心观。从鉴赏论角度出发,金圣叹“锦心绣口”说中的鉴赏是建立在一定文学艺术接受能力之上的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希 《求索》2011,(11):109-110,127
审美直观性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对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从古代岩画、音乐、绘画到当代影视艺术,艺术美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审美器官,是审美主体美的感受,可以说直观的审美伴随着艺术活动。“现量”理论由佛教唯识宗提出,是理解直观性问题的不二法门,音乐美学家杨昭恕先生将现量与审美直观进行联照,本文借唯识现量理论探讨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并从音乐审美角度对“把握现量之情境”进行重点讨论,由此将佛教哲学进一步引入理论美学范围。  相似文献   

11.
刘进清 《理论月刊》2004,(10):117-118
“巴洛克”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从“巴洛克精神”、“巴赫与亨德尔”、“音乐与 其它艺术”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谈“啸”     
啸,《说文》曰:“吹声也。”《诗·召南》郑笺:“蹙口而出声也。”古人爱用啸声来表达悲愤哀伤的感情,《楚辞》里就有“临深水而长啸”的句子,《诗经》中也有“其啸也歌”。这在开始大约也和悲哀而叹息是一样的。所以《楚辞》里同时更多的是叹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抽思》);“思故旧以想象兮,长太息以掩涕”(《远游》)等等。历史上真正啸声大作,并把它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创造活动的,是魏晋时代。曹植“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杂诗》);嵇康“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悲愤诗》);潘岳“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洛阳县作》);左思“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咏史》);陆机“隆想弥年月,长啸入飞飚”(擬古诗》)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  相似文献   

13.
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看,艺术欣赏(鉴赏)就是艺术消费.艺术消费是人类特有的以满足精神审美需要为目的,以艺术产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而艺术消费过程可以具体化为感受知觉过程、理解领悟过程、情感体验过程、想象超越过程和内化升华过程,各个过程对艺术消费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它们共同带给消费主体深浅不同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程度不同地满足着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14.
音乐素养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文杰 《前沿》2009,(3):189-191
音乐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大大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和审美价值。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王治国 《求索》2014,(9):85-89
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覃春梅 《传承》2011,(25):62-63
音乐美育通过引导人们对音乐艺术进行感知、想象、理解和实践,使其审美感受、鉴赏、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情感、意志、思想等得到陶冶和净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完善人格。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音乐美育在人格完善中的重要作用,从塑造人的美的灵魂着手,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嵇康的冤屈     
嵇康死的时候才40岁,他死得很冤,“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事后连司马昭也“悟而恨焉”。这是《晋书·嵇康传》中说的,虽不知所据何本,我却相信其言之有据,并非出于房玄龄等人的杜撰。嵇康之冤,冤在哪里?他是因为吕安案而入狱的。吕长悌奸污了弟弟吕安的妻子,却倒打一耙,反诬吕安“不孝”,把他送进了监  相似文献   

18.
廖小芒  ;王炎琪 《求索》2014,(7):29-32
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视听文化生活带来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度变化,是迎合大众消费与娱乐口味走大众化的市场路线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坚守音乐艺术的底线走小众化的路线追求音乐的精神品格,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而是事物存在的两个面。科技与市场的双重作用,视听化生活“大众化”的是一种历史必然,而为音乐的精神品格守望的“小众化”做法图承裁着历史艺术精粹积淀与现实精英文化传承的使帝更应该坚守。在现代音乐艺术生态当中,大众化与小众化是既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视域消融。  相似文献   

19.
于长悦 《求索》2016,(4):66-70
西方当代艺术哲学是对传统艺术哲学思维模式的承继和部分反叛,且始终围绕主体的情感意义与艺术的本质进行探讨,从而直接推动了西方艺术哲学的转向,这种转向使得艺术哲学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归根结底,这种转向是以“艺术重构存在”为基础的异化,其本质是艺术主体——人——的异化,这种异化用“艺术重构存在”来规范艺术哲学的逻辑理路,西方艺术哲学也正是基于“艺术重构存在”的基础上以“真实”与“经验”的艺术形式完成了西方艺术哲学的精神构建。  相似文献   

20.
刘进清 《理论月刊》2003,(9):112-114
印象主义音乐是十九世纪末叶欧洲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本文以“印象主义艺术与德彪西”、“德彪西与拉威尔之比较”为切入点,从两个侧面对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及其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