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传礼 《学理论》2014,(2):228-229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类高层次人才的特殊行业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更大、要求更高、地位更重要。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遵循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规定,又要凸显公安专业的特殊价值。因此,要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基础上深入研究,形成独具公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构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公安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情报源不平衡分布及流动特征的科学描述,就是情报源分布规律。公安情报源的分布规律有:集中——分散规律、变迁规律和扩散规律。对公安情报源的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情报量、准确性、新颖性、时效性、适用性、情报获取的便利性和情报使用的经济性。为有效开发利用公安情报源,应提升公安民警的情报意识和能力,创造性地开拓情报源;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情报源的开拓;坚持实用性,从情报源中精心筛选情报;利用情报的再生性,深化情报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表格类公安文书填写简单 ,审阅直观 ,使用方便 ,因而在公安工作中使用较为广泛。研究表格文书尤其是表格公安文书的发展、规律 ,了解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进和完善表格类公安文书 ,对促进公安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安信息共享的成效,不仅取决于信息化警务平台的技术先进性,更取决于基于信息化警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而对警务工作理念、模式、机制等的更新。加强公安信息资源共享,必须革新传统信息观念,制定共享政策法规,健全共享运作机制,完善信息管理模式,创新公安管理体制。同时,在技术层面上,必须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平台接口,实现公安业务流程、系统功能结构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在职公安成人教育是继续教育,它不同于普通公安专科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就在职公安成人教育如何满足公安机关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如何满足受教育者需要的专门知识、能力提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职公安成人教育要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全面服务质量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重新整合教学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数据在公安信息化应用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构建大数据主要目的是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数据关联及关系发现等。目前铁路公安数据建设从数据内容、数据规模到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铁路行业的发展。铁路公安数据中心应包括铁路行业的特殊数据,如铁路客货票系统数据,铁路线路、场站及车辆的视频数据,铁路通信数据,铁路GIS数据等。铁路公安的大数据建设既要立足铁路行业,又不能受制于铁路管辖范围的约束,应和铁路企业、地方公安互通与共享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7.
公安高校教材建设是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教材水平标志着学校的师资、教学和科研水平,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公安教育改革创新中,高校教材建设必须注重知识系统性与公安特色相融、科学性蕴涵思想性、简明性与完整性兼顾、先进性与教学实用性相适应和整体优化五个基本原则,遵循教材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切实加强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公安职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公安民警承受的特殊心理压力,运用心理学原理,探讨了如何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效防止队伍违法乱纪,实现警风建设持续稳定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能否最终建立铁道公安学,其关键是要看能否在公安学一般理论的前提下,从铁路公安实践中概括和抽象出有别于公安学一般理论的符合铁路公安实践的理论及原则。而能否达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还是决定于铁路公安工作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因为铁路公安工作的特有的规律是建立铁道公安学的最根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铁路公安机关软实力的必由之路。适时提出、大力推进符合杭州铁路公安处实际、满足发展需求的浙江铁警文化建设,对于处在公安体制改革和转型发展特殊时期的杭州铁路公安队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 ,研究、探讨法学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学界关注的话题。本文探讨了法学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即教育性和法律性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法学教育在办学机构、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等方面的层次定位。  相似文献   

12.
穆晓霞  马燕 《学理论》2009,(11):115-116
法律和道德的形成、发展,既遵循着共同的根本客观规律,又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法律和道德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中包含道德,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又是法律的源泉。法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教育和启迪公民的道德建设,加强道德社会作用的力度,同时,道德的教育和舆论作用,又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功效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McGuinn  Patrick 《Publius》2005,35(1):41-68
The 2002 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 law dramatically reshapedthe federal role in K-12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implementation of NCLB has been difficult and contentious, butmuch of the journalistic and scholarly coverage has underestimatedthe sourc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the political coalitionthat originally pushed for passage of the law and appears likelyto sustain federal activism in education for the long term.For much of American history, the principle of federalism exerteda powerful restraining influence on the size and character ofthe federal role in education—but that time appears tohave passed. Regardless of whether NCLB ultimately improvesschools or student achievement, the law has created a new educationalfeder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法学教育往往把侧重点放在法律知识的传授上,而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却没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造成了学生法律职业能力欠缺,无法满足实际职业的需求。面对这种现状,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明确当前社会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尝试探索出法学教育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何宇华 《学理论》2011,(33):240-243
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法,以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动手能力,对法学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旨在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公安法学教育特点的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很早便推行社会性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自先秦至明清,法律宣传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代有特色,体现了古圣先贤以法治世、以法育民的智慧。有些经验对于当前的普法教育也有值得借鉴的历史意义,如立法贵在简明,便于官吏习法执法、百姓知法守法;首重官吏,次及百姓;法律宣传逐渐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教育的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法学教学应当探索新的模式。传统的讲授型法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需要。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确有优势,然而又不可能完全取代法学课堂教学。由于司法考试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目标相似,因而可以将司法考试作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司法考试的导向作用,实现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公安院校的学生工作必须针对公安院校培养的对象,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工作新的特点、新的情况,进一步增强依法管理的观念,实施依法管理。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工作的法规制度体系,使学生工作干部掌握依法管理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使公安院校的学生工作与党依法执政的大环境同步前进,不断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公安机关培养可靠的合格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Closing the door     
States no longer can afford to provide illegal immigrants with the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federal law says they deserve.  相似文献   

20.
法律观念略论——兼论警察法律观念教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观念是人们关于法律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法律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法律实践活动,但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律观念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条件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法律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势所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反思和检讨原有的法律观念和思想,与时俱进地进行法律理论的变更和法律观念的更新,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法律观念;同时,对更新法律观念这一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前,在警察法律观念教育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关于警察权性质的认识问题.警察权作为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授予的,源于权利,以权利为依托和基础,并确认和保障实现权利,同时它是一种受控制的权力,因此,培养人民警察确立权利观念、人权观念、法律至上观念和程序正义观念等应属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