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非洲传统宗教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信仰、崇拜、道德和世界观四方面。就非洲整体而言,传统宗教信仰的主要对象是上帝、神、精灵和祖先;崇拜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献祭、供品、祷告、乞灵、赞美和舞蹈来完成;在非洲传统宗教中,对上帝和神灵的信仰暗含了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尊重上帝已建立的秩序,并受到神和祖先的监视,在此基础上形成其社会道德规范。在非洲传统社会里,和平不是与混乱和战争相联系,而是与秩序、和谐和平衡相联系。这是一个宗教价值观,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价值观。关于和平的非洲道德和宗教价值观对于理解当今的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爱德华·布莱登的宗教思想,确切地说,他关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非洲社会发展的论述,可以概括为贬斥基督教、褒扬伊斯兰教。其依据是基督教文明有悖于非洲传统,它侵蚀了非洲社会的肌体,亵渎了非洲文化,抑制了黑人个性的发展;而伊斯兰文明则适宜于非洲社会的发展,它增强了非洲社会的凝聚力,维系了非洲人的尊严,有益于非洲文化和黑人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丹内战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丹内战是当今世界历时最长、产生原因最复杂、冲突解决最棘手的内战之一。导致苏丹内战爆发和持续的因素主要有宗教问题、种族问题、认同问题、殖民遗留问题、国家权力分配问题、环境资源问题及外部影响问题等 ,但宗教问题是最关键的因素。北方伊斯兰教和南方基督教的冲突对内战的爆发、进程及未来走向都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 ,苏丹内战就是宗教冲突激化和延续的结果与表现。两种宗教固有的不同政治观是导致南北冲突的本质原因 ,也决定了冲突的解决必然是困难重重。尽管苏丹内战可望结束 ,但无宗教间的真正平等与友好就不会有苏丹的真正和平与统一。  相似文献   

4.
非洲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世界各地区中,非洲是综合实力最弱的地区,这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而随着冷战的结束,非洲原有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丧失殆尽,其在西方大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非洲经济由于内部缺陷也在全球经济中日趋边缘化,它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越深,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就越小。地缘政治价值下降和经济边缘化又使得非洲国家的主权遭到严重侵蚀,非洲越来越难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印度宗教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目前,各种宗教信徒的人口构成已发生一些变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非洲,国家能力的相对弱化与政府治理的或多或少缺失,使各类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各国冲突解决、灾难救济、人道主义援助以及推进经济发展方面,都以特殊角色参与到这几类行为中.宗教非政府组织对解决社会问题虽有增益作用,但这类组织自身以教派和信仰为纽结的特质,又使这类组织对非洲年轻世俗国家的构建与政府权威的塑造产生复杂而有争议的影响.深入研究各种形态的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结构特性与活动内容,对理解和把握当代非洲政治进程与社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源地,长期以来宗教矛盾和冲突不断,许多现实政治问题往往伴随宗教因素而进一步复杂化,其中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尤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8.
钟德志 《东南亚》2015,(2):100-103,110
《宗教思想史》是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Eliade)的经典之作。尽管伊利亚德在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来叙述印度宗教思想的变化及其继承性,但却对至今仍是印度重要宗教的印度伊斯兰教思想视而不见,也没有阐述它与其它印度宗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以,伊利亚德忽视了印度原有宗教和印度伊斯兰教思想两者之间相互的文化交融和影响,不能得出完全符合印度中世纪史实的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9.
尼日利亚宗教问题对国家民族建构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刚 《西亚非洲》2007,19(11):31-36
尼日利亚宗教问题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它往往同民族问题搅缠在一起。宗教问题在尼日利亚时有爆发,且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该国实现其大国梦的一大障碍。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体化与培育统一的归属感、认同感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民族建构,是包括尼日利亚在内多数非洲国家面临的艰巨任务。在多民族、多宗教国家里,宗教问题既不可避免,又不可能被一劳永逸地消除。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矛盾,才能构建和谐的宗教关系,促进国家民族建构,否则,就很容易导致政局动荡、族际关系紧张,甚至是国家解体的严重后果。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世界中屡见不鲜。本文拟就尼日利亚宗教问题的由来与演化,及其对国家民族建构的不利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宗教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以伊斯兰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教参与政治的倾向和特征更为明显。伊斯兰教参与政治的方式凸显为宗教社会作用的国家化倾向,其一是以宗教政党的方式,借助于政治宗教纲领夺取国家政权;其二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以夺取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作为奋斗目标。就伊斯兰教参与政治的发展及其效应来看,一方面,伊斯兰教具有强大的政治社会动员力量,在有关各国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伊斯兰教政治化倾向也对伊斯兰世界乃至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非洲传统时间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时间的认知方面 ,传统的非洲人有独到的见解。非洲传统时间观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宗教性 ,以及相对性、主观性、可逆性等特征。传统时间意识是非洲本体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非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因此 ,把握非洲传统时间观念 ,对于理解非洲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联合国“增常”活动日趋激烈,非洲国家的选票炙手可热,拥有53个成员国的非盟成为“四国联盟”、“团结谋共识运动”及美国等各方拉拢的对象,非盟的态度成为安理会改革第一阶段“向何处去”的关键因素。这与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时非洲需要各方“拯救”的形象似乎大相径庭。非洲以一个声音说话加强了其在安理会改革中的作用。在迄今“增常”方案中,非洲表现出空前一致。尽管在谁代表非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非洲国家意见不一,但各国以大局为重,在非盟旗帜下,搁置争议,于7月13日提出了统一的“非盟方案”,要求联合国给予非洲2…  相似文献   

13.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AFIU), a 12-memberdelegation of African Traditional Leaders with Mr.Puso Gaborone, Chairman of the House of Chiefs of Botswana as the head and Mme. Berina K.Kawandami, Vice-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Chiefsand Traditional Affairs of Zambia as the deputy headvisited China  相似文献   

14.
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非洲安全问题尤其引人注目。本文主要观点来自2004年12月在南非召开的一次专家会议。距今虽有一段时间,但此次会议所带来的一些观点仍具新意。特别是对于“非洲安全”的认识,跳出了传统安全观的“主权安全”框架,强调“人的安全”,拓宽了“安全”概念。同时,还论述了“非洲安全体系的构建”、“非盟的和平安全‘角色’问题”,发人思考,值得一读。现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5.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AFIU), a 16-member delegation of African Traditional Leaders co-headed by Kgosi Puso Gaborone, Chairman of the House of Chiefs of Botswana and Chief Madzimawe, Chairman of the House of Chiefs of Zambia, visited China from July 9 to 19, 2012.  相似文献   

16.
阿富汗民族宗教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富汗伊斯兰国(The Islamic State 0f Mghanistan)是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也是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枢纽。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界伊朗,南部和东部连巴基斯坦,东北部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国土面积62.22万平方公里,首都喀布尔(Kabul)。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民族宗教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重要文化地缘板块的一部分。在中国文明兼容并蓄的发展过程中,周边各民族文化曾积极参与了中国多民族文明的发展和形成,成为这一人类文明中心辉煌和繁荣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现代国家版图确定后,民族、宗教、文化的多样性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以多极化方式推动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与世界各国越走越近。鉴于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共性文化认同感,周边各国对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周边地区各国民族、宗教复杂的分布和发展态势,已经融入当今国际政治的民族主义和宗教复兴思潮之中,在跨国民族与宗教因素的作用下,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不容忽视的冲击。全面研究中国周边地区各国民族、宗教的基本情况,分析各国处理各自民族、宗教问题的策略与思路,已成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刊将开辟专门栏目,逐期刊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有关学者的文章,系统介绍周边地区各国民族、宗教现状,就其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程度和渠道进行分析,并对比研究各国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和法规,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周边复杂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Democratic Republic)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系内陆国家,东临越南,南接柬埔寨,西与泰国交界,西北与缅甸接壤,北邻中国。国上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扩高原海拔2000-2800米。湄公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流经西部1900  相似文献   

19.
印度民族宗教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它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首都新德里(New Delhi)。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