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内,有两位李达,即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国后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哲学家李达和战功卓著的李达上将。人们一般把他俩称为文李达、武李达或是李达校长、李达上将。  相似文献   

2.
李达:辅佐多位元帅的优秀参谋长在开国上将中,李达的资历似乎相对浅一些,但他曾参加过著名的宁都起义。在长年的军事生涯中,他的工作范围主要在部队的参谋领域,担任过红六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李达副总参谋长办公室的最后一任秘书。为编纂《李达军事文选》和《怀念李达上将》这两本书,我有机会采访了李达的许多老战友、老部下。有一次,我在采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一二九师司令部机要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副司令员的杨国宇将军时,听到杨将军讲过这样一番话:我们的一二九师司令部,很像一所大学。刘邓首长是老师,我们是学生。可以说,李达参谋长是我们这所大  相似文献   

4.
李达是一个辅佐过11位著名将帅、担任过各级参谋长达33年的"参谋上将",从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神头岭战斗、白晋战役、百团大战、安阳战役,到解放战争期间著名的邯郸战役、上党战役、定陶战役、鲁西南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无不体现着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战功卓著的战将,在爱情路上却演绎了一段不寻常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5.
刘震(1915—1989),湖北孝感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震19岁担任营政委、团政委,21岁担任师政委,30岁被任命为纵队司令员。1955年我军首 次授衔时,年仅40岁的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时57位上将中最年轻的几位之一。刘震在其戎马  相似文献   

6.
1966年7月17日晚,中共湖北省委在东湖召开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开除混入党内的地主分子李达党籍的决定》,随后身为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多次被强迫拉去参加批斗会。8月24日,李达在医院含冤死去,享年76岁。在中共"一大"上,李达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共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曾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76年人生岁月留给我们的一系列研究中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人们一谈起李达上将,都说他是"老参谋长"、"我军参谋工作的楷模".原因何在?其实不外乎两点:一是李达上将军旅生涯的大部分经历都没有离开过"参谋长"这个职务,先后任职于红八军独立第一师、红八军、红六军团、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援西军、八路军一二九师、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西南军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从事的都是参谋工作;二是李达上将长期辅佐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军事大家,是刘、邓身边的好参谋长.在刘、邓身边的16年中,李达潜心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研究刘、邓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撰写出了40余篇充满军事辩证法、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军事论著,为发展我军的参谋业务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我军司令部和机关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据统计,在新中国的1614位开国将帅中,有十几位寿命达到或超过百岁。开国将帅乃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之才、社会上的出类拔萃之辈。身为将军而又寿至百岁,实属凤毛麟角,其养生之道,为人们津津乐道。吕正操:开国上将,享年106岁吕正操是享年最长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曾担任冀中军区第一任司令员。他  相似文献   

9.
正在旧中国的大学校长中,有两位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是担任过将近三年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另一位是担任过十三年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由于竺可桢担任校长期间正处于战乱时期,其办校困难程度更大一些。但他却把学校办得风生水起。后来以《中国科学技术史》著称于世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曾于1944年两次到贵州遵义,访问了迫于战乱迁移到此处的浙江大学。他褒誉浙大为"东方剑桥"。竺可桢、苏步青和谈家桢是浙江大学的三位名人。竺可桢于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从1936年到1949年担任浙江大  相似文献   

10.
李达将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在战争年代他是个英雄,但人们很少知道他严于律己、严于教子的故事李达(左一)与刘伯承、邓小平等在一起国庆前夕,在共和国将军李达的故里———陕西眉县横渠镇崖下村,将军的长子,今年已74岁的李如龙讲述了父亲李达严以律己的一串往事。1926年初,由于对土豪劣绅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行为极为不满,21岁的李达决心为穷苦人寻找一条光明大道,他告别了妻子,毅然离开了故土,投考…  相似文献   

11.
杨成武:夺取泸定桥的飞将军 开国上将杨成武可以说是一位少年英雄.当年他在担任红十五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委时,年仅17岁:担任著名的红四团政委时,只有19岁:担任红一师政委和红一师师长时,也才22岁左右。  相似文献   

12.
张莉 《世纪风采》2011,(4):26-31
张爱萍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军中名将,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担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24岁参加长征,45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从热血澎湃的进步青年到排长,再到将军;从司令员、政委到国防科委主任,再到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从善于战前指挥,到勇任前三次核试验总指挥,  相似文献   

13.
香港《大公报》3月20日刊登了李晋的一篇文章: 彭德怀这封信,我是在李达的书中看到的。李这是上将,书名《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1985年出版。 书中有一章讲述了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李达举了一些事例。当时一个连队每月的办公费、杂支经费和学习经费加在一起,还不到100元,连买擦枪油都不  相似文献   

14.
支持农民武装斗争一九二七年春,李达在长沙与谢觉哉、郭亮等筹办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省党校,唐生智遥领校长名义,谢觉哉任秘书长,李达任教育长。李达动员了不少要求革命的青年报考党校。党校实际上是为土地革命培训干部。不久,发生了“马日事变”,李达从长沙乘船逆湘水而上,于六月十三日抵达家乡  相似文献   

15.
刘亚楼,这位曾在松花江畔指挥过千军万马,纵横驰骋、战功赫赫的共和国上将,建国前夕受命出任中国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他为空军的建立、发展与壮大,作出了不朽贡献。刘亚楼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高级将领,同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出色外交家。他担任中国空军司令员期间的几次潇洒外交轶事,不仅充分展示了他作为新中国军队将领的英姿风采,而且理所当然地载入我党我军的外交史册。 一、中国上将与美国上将的一次碰杯,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李达说:你们林县人不简单啊! 李达是陕西眉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曾任太行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调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1963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进行一次以"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曾两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第二天,李达被党组织开除出党。第三次入党是在李达去世14年后的1980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为李达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8.
王桂英 《党史纵横》2012,(11):48-50
据全国政协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统计,从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26年时间里,黄埔师生中出了40位国民党军上将,担任过国民党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5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0位元帅中,有5人出自黄埔;10位大将中,黄埔出身的占3位;57名上将中,有黄埔师生8人。此外,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有近40人。一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演说中,明确指出自辛亥革命以来屡次失败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朱柏林 《湘潮》2021,(4):20-20
1949年年底,热爱教学与科研的李达,婉拒了毛泽东安排他在京工作的好意,主动要求下到地方做一名“教书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培养人才。次年2月,李达出任湖南大学校长。两年后,他又调任武汉大学校长。他以武汉大学为基地,加强学科建设,壮大教师队伍,引进专业人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达思想论析○李立志李达,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生于1890年,卒于1966年。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李达是一位思想鲜明的人物。他不似一些历史人物思想的复杂多变,自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始,到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而献身止,一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