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国犹太人成功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1400万犹太人 ,580万在美国 ,而在以色列国的犹太人只有460万。无疑 ,美国有适合犹太人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只要不带偏见 ,人们都会把犹太人看作是美国社会中的成功者。犹太人大规模移居美国是在上世纪末 ,本世纪初 ,总数超过200万。这些在俄罗斯和东欧遭受迫害、穷困潦倒的犹太移民与先期到达美国的西欧犹太人有很大的差别 ,他们一般文化程度不高 ,有相当数量的文盲 ;他们缺乏谋生的专门技能 ,从事体力和手工劳动 ,有的靠救济生活 ;他们是一群“没有钱的犹太人” ,生活在最低层。当时的美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冯基华 《亚非纵横》2005,(3):54-58,70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犹太人是其主体民族,在500多万犹太人当中,半数以上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犹太移民及其后裔,其余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其中既有欧美国家的西方犹太人,也有亚非国家的东方犹太人;既有来自繁华都市且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企业家、银行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有来自穷乡僻壤且目不识丁的游牧民;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主体民族犹太人绝大多数是在建国后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迁居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目前,以境内最庞大的移民群体是来自苏联、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等国家的犹太人。俄籍犹太移民积极参与以色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事务,他们对以色列内政外交的影响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犹太人多来自俄国,人数最多时达2.5万人,约占哈尔滨俄侨总数的10%。哈尔滨犹太公墓曾是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墓地和迄今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功能要件遗存完整的犹太墓地,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的祖父、以中友好协会主席特迪.考夫曼先生的六位亲人和原远东地区兼哈尔滨犹太教会总拉比基谢廖夫等一批重要人物均葬于此。犹太墓地不仅为犹太人在哈尔滨存在期间的活动轨迹提供了实物证据和线索,也是哈尔滨乃至中国人善待而非排挤犹太人的重要历史见证。作为哈尔滨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遗产,它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人士前来祭扫或观光,已成为哈尔滨与外界多种交流活动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本文作者丹.本-卡南先生现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的外籍教授和知名学者,也是业经哈市相关部门注册的在哈常住之唯一一位以色列籍犹太人。近年来,他在教学之余,对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文中引用的一些档案资料和观点,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不过文中的某些议论和看法显系有所偏激,属"典型的以色列风格",但亦不失为本文看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印度也散居着犹太人,其可被分为六支。而本文根据其相关特点又将其分为三大类,即本土化的印度犹太人、雅各的直系后裔以及欧洲与阿拉伯犹太人的后裔。目前,印度犹太人主要形成了孟买的本尼以色列人、科钦犹太人以及加尔各答的巴格达犹太人等三大社团。由于受庞杂的印度文化影响,印度犹太人也建立了种姓制度,许多方面也呈现出印度特色。尽管这一特殊性对印度犹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印度犹太人并未被完全同化,仍保留了清晰的犹太身份意识,是具有印度特色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阿拉伯两大族类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犹太属性、内部殖民主义和分而治之是以色列处理与国内阿拉伯人民族关系的基本思想。以色列的民族政策造成阿拉伯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遭受挤压、歧视,成为经济落后、政治孤立的少数族类,与主流社会十分疏远。这一现实与以色列理应将全体国民纳入其民族国家构建范畴,以塑造统一的政治文化共同体和国族认同的民族构建产生了直接的悖论,并且从根本上制约着国家的稳定、健康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译序:哈尔滨犹太人多来自俄国,人数最多时达2.5万人,约占哈尔滨俄侨总数的10%。哈尔滨犹太公墓曾是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墓地和迄今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功能要件遗存完整的犹太墓地,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的祖父、以中友好协会主席特迪·考夫曼先生的六位亲人和原远东地区兼哈尔滨犹太教会总拉比基谢廖夫等一批重要人物均葬于此。犹太墓地不仅为犹太人在哈尔滨存在期间的活动轨迹提供了实物证据和线索,也是哈尔滨乃至中国人善待而非排挤犹太人的重要历史见证。作为哈尔滨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遗产,它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人士前来祭扫或观光,已成为哈尔滨与外界多种交流活动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本文作者丹·本一卡南先生现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的外籍教授和知名学者,也是业经哈市相关部门注册的在哈常住之唯一一位以色列籍犹太人。近年来,他在教学之余,对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文中引用的一些档案资料和观点,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不过文中的某些议论和看法显系有所偏激,属“典型的以色列风格”,但亦不失为本文看点之一。本文系罗斯柴尔德基金会(伦敦)资助项目的子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原文用英文写成(2010年,哈尔滨),现受作者委托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发表。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单边撤离加沙的行动从计划到完成遇到了不少阻力,沙龙顶着压力坚持撤离,其原因一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二是出于以退为进的战略需要,希望通过放弃加沙以加强对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控制。以色列的这一举动对巴以双方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加沙的主权地位无法定论、给巴勒斯坦内部造成混乱、以色列国内犹太人也因对此问题看法不同而分成3派。这次单边撤离也表明,在没有犹太定居点和军事占领的情况下,以色列同样可以确保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9.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东地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前11世纪,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希伯莱王国。但是,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厄运几乎永远伴随着他们。犹太王国曾多次被其它国家所征服,大批的犹太人遭到残酷的杀戮,另外有一大批犹太人沦为奴隶。公元1—2世纪,犹太人的历史进入了大流散时代,犹太人开始移居国外,散居于世界各地。大约在公元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国,在开封定居,从事商业活动。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进入哈尔滨。犹太人进入哈尔滨是与中东铁路的建设密不可分的。自沙皇俄国政府决定建设中东…  相似文献   

10.
犹太文化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种历经数千年而一以贯之、积淀与底蕴十分浓厚的民族文化 ,犹太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宗教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宗教成为保证犹太社会一体化和协调化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工具 ,犹太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到宗教的制约与影响。犹太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 ,它以弘扬民族性为主旋律。世界性既是犹太文化的特征与表象 ,也是犹太文化不断超越自我并以顽强的生命力长期影响世界文化的必要保证。正是这些特征从内部孕育了犹太文化的凝聚力、兼容力与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