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让人     
在国内,凡没有红绿灯的地方,如人行横道、横过马路或停车场,我总是“一站、二看、三通过”,这似乎已经养成为一种习惯,以便让汽车先通过,然后再步行通过。到了美国,我特别提醒自己在汽车王国里,要留神应付诸多的汽车,更加要“一站、二看、三通过”,让汽车放在首位,不要与汽车争抢时间。记得刚到美国的第二天,从邮局出来,准备穿过人行横道到对面商店去,便站在马路边等候汽车驶过。没想到汽车在我的左侧停了下来,我不解汽车为什么不走,还是站在原地观察。我身后的一位行人走到我的旁边,对我说:“汽车在让我们先走。”并加重…  相似文献   

2.
引子今天的晨曦朝霞格外耀眼,我站在北京鸟巢的西侧,那一缕缕霞光穿透鸟巢,仿佛述说着一种语言,一种远古的语言。我听懂了那些语言,那是“北京人”从周口店传来的语言,似乎还带着50万年前北京人最原始的呼喊与狂奔。他们高举着火把不停地在奔跑,那火光映红了龙骨山,映红了猿人洞,还有山顶洞……  相似文献   

3.
趴在父亲嵌满补丁的后背上,我几次昏睡,几次惊醒.如此往复,再睁眼时,已到学堂门前.父亲左手托着我的屁股,轻柔地将我拍醒,而后舒缓地从粗糙的布衣上把我放下来,站在晨雾朦胧的校园门口目送他的女儿悠然离去.  相似文献   

4.
时别至今日     
时别至今日,二十年. 离别的年纪里,大抵是不知别离为何物,竟是那般的欣喜.记得那时的他站在巷口,手握大把的青枣.马车缓缓地将他带走,我没有半点的哀伤.他从一上车就回身面我而坐,眼睛不眨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5.
我的上司是一位刚从新加坡理工学院毕业的女孩子,英文名叫sandral,细高的个儿,说话轻声细语。论经验,她不如我,我大学毕业都十年了。可是当公司的客户来访时,她一边娴熟地操作电脑,一边用英语流利地讲解着计算机检测产品的原理及步骤,并解答客人们的问题,客户们纷纷点头。这个时候,我只有站在一边看,心里沉重极了。Sandlal知道我在国内是工程师,虽然英文差点儿.计算机知识也有限,但专业技术水平不低。所以,她在向我分配任务的时候,总是客客气气,“请”字当头,平时对我也是有求必应。但是,对于工作上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  相似文献   

6.
当莫北风尘仆仆地从深圳来上海看我时,我的确是感动了.站在落地窗前看上海的夜景,一如五年前刚到这个城市,满是矛盾和惊奇.小北从后面抱住我,认真的说:"冉冉,我只是想要一个爱你的机会."我努力想搜寻电影里某个与此相似的片段,却无疾而终.我知道莫北爱我,却从不说破.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芭蕾     
1 又下雨了,丝丝缕缕,从灰蒙蒙的天空牵扯到湿漉漉的地面. 我不喜欢雨,就像妈妈不喜欢杨钊,没有理由,就那么格格不入地厌烦. 妈妈站在雨中,撑一把带蕾丝的天堂伞,狐媚地笑,小熙,还缺什么?我和你柳叔叔给你买去.我嘴角一仰,不必,我安好,什么也不缺.  相似文献   

8.
夜半打的     
从朋友家出来,夜已过半,我一个人站在路边儿,最晚的一班公交车刚过,我没赶上,大半夜的,我一个人打的走几里路,实在需要十足的勇气,于是心里一直在做着矛盾的斗争……或许是受父亲警察职业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外界保持着十分的警惕和防备,我天生是个极为谨慎且防备心理极强的人,小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在家,  相似文献   

9.
吃地瓜     
地瓜又名甘薯。也有叫它白薯、红薯的。 我生长在农村,儿时常围着老年人.听他们天南地北地聊天,有时听神怪故事,有时听庄家的种植,其中就包括着地瓜的来历、栽培和收藏。我也愿站在小伙子跟前看他们斗闹。傍晚收工回家,他们常在饭前聚集街头摔跤、翻筋斗,  相似文献   

10.
一天回家,远远地看到女邻居和她的小女儿站在楼门口,天寒地冻的日子,母女俩穿得都多,小女孩更像一个棉球,圆滚滚的,扬脸向妈妈要求什么。近了才听明白,是女孩要按门铃。那妈妈说,家里没有人,按门铃也没有人开。小女孩扭捏着。我抱起她,“来,按阿姨家的门铃,有姥姥在家。”回家的时候,我也喜欢按门铃。听到的准是母亲的一声儿“喂———”,我知道她没事儿,这一天平平安安的。我说:“妈———是我———”门便在八楼之上母亲的遥控下“嗒”地一声开了。冬天的时候尤其不喜欢站在外面找钥匙。听到母亲的一声“喂”心中便会温暖…  相似文献   

11.
音乐想衣裳     
她叫自己Dannie,她早早地设计好英文签名。物理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就在下面勤奋地书写,教师实在看不过去,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她眨着秋水一样的大眼睛亭亭地站起身,那个问题在地微翘的睫毛上颤颤地站不稳,跌撞地滚落到书本间,红脸的人居然是老师……昨晚看一了场有“时尚坏小子”之称的Mcqueen时装秀,震惊于它的颠覆性与破坏力的同时,想起了我  相似文献   

12.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从此,我对继母的真挚情感不再有丝毫的怀疑。——题记1.从我懂事那天起,看到最多的场景就是妈妈对爸爸的冷言指责。我上初三时,妈妈和本单位一个同事的情人关系东窗事发,爸爸一怒之下毅然与其离了婚,虽然我义无反顾地站在爸爸一边,对  相似文献   

13.
亲从工作到退休,在一个偏远小火车站整整干了42年。他从信号员、列车员,一直干到小站站长。母亲去世很早,我从小是伏在父亲背上,听着火车汽笛声长大的。父亲退休那年,我考上了省城的警察学校。离家那天早晨,他要亲自送我上火车,虽然我从小在车站上长大,但真要离开那曾记载我儿时梦想的铁路,真是有些舍不得。再看我身边的父亲,虽然离开小站刚几个月,但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父亲的话很少,基本没叮嘱我什么,只是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站在月台上的父亲仍然和从前一样立正敬礼。当警察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3年的警校生活结束后…  相似文献   

14.
同一屋檐下     
我的牙刷精精神神地站在浴室的牙缸里,仿佛是傲视群雄的四剑客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陶 《海内与海外》2000,(11):57-60
树枝把阳光温柔地切割成金色的碎片,脚下是暖暖地。微风悠悠,耳边偶而传来鸟儿怯生生的鸣叫。春的脚步走近了。  太阳升起又落下,树枝枯了又发绿。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不知流走了多少岁月。然而,那段往昔,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就发生在这个时刻。每当乍暖犹寒时节,我便会想起它。于是我静下来,满怀依恋地聆听往昔。  这段不甚久远、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故事,对于我来说永远新鲜,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不能,决不能倒下!讲下去,讲下去!”我站在讲台上暗自提醒自己。  大概是楼道的窗子打开了,我感受到了寒风,胃剧痛起…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中国人,我深爱我的伟大祖国和骨肉同胞。 ——蔡金乐   “我同意你写这个稿子,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你们的宣传,唤起更多的爱国人士、更多有效益的企业来资助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因为我所做的一切是微不足道的,我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只有我们全国人民、全世界华夏儿女共同重视教育,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教育搞好了,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会强大。”   这番话,是蔡金乐先生,一位因操持而银发斑白的长者,长时间紧握着我的手,不知疲倦地站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的大院里,开门见山且又殷切深情地对我说的,那时已夜…  相似文献   

17.
到达阿德莱德的第二天早上,我正在房间里收拾东西,一个白头发的老先生站在门口冲着我微笑,我猜中他就是儿子告诉我的越南房东张先生。我赶忙放下手中的衣服跟他打招呼,没想到他的汉语说的很好。我拿出从国内给他带来的铁观音和中国结挂件送给他,他非常高兴,说:“我知道这个茶叶非常的昂贵,谢谢啦。”当他得知那天我没有安排外出的时候说:“我退休在家没有事情做,如果你需要我帮忙就请讲给我听,千万不要客气。”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的问题。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在分析、研究,并希望找到中国与非洲大陆建立新的经济联系的内在动机。站在一个非洲人的角度,我应该承认,是中国将非洲带到了西方大国的利益中心。  相似文献   

19.
伤逝     
钱静 《新青年》2007,(2):12
那天晚上,我又梦见了爷爷。他已不再是受病魔折磨时的样子,他精神很好,脸色好像还有点儿红润。当时我正在厨房喝汤,抬起头时便看见他站在我面前,对我微笑,一如我记忆中的样子。我很惊喜,却无法用言语恰如其分地形容出那种惊喜的心情,只记得我走过去呼唤他,握住他的冰凉的手。之后,我从梦境中醒来,一切消失。  相似文献   

20.
我和映真曾经相亲相爱地过了4年,在这个堪与天堂相媲美的城市,杭州。我们一同在这个别人的城市相濡以沫,相洵以湿,汲取石头森林缝隙中仅存的一丝温暖。我们都来自单亲家庭,不同的是,她没有了妈妈,我没有了爸爸。我们是两个女孩子。我们不是同性恋。一场相识源自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时她站在肯德基门口,一边大口大口地咬着汉堡,一边在左顾右盼。她的脚边竖着一只庞大的航空箱。她一头黑亮的长发翻飞在风里,身上一件薄薄的羊绒连衣裙仿佛已抵挡不住这初春的寒意,她在微微地颤栗。我正好在这个时候双手插在牛仔裤的口袋里,嚼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