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秀艳 《学理论》2011,(15):305-306
通过调查包头师范学院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现状和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期望及学习体验,探讨文学课程改革的新策略。文学课的教学应改变旧的单纯为文学而教学的目的,而应把文学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精神的载体,适应世界发展,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能够成为全面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蕴初 《学理论》2011,(2):337-338
英美文学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用。就英美文学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以及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以分析探讨,一方面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浅见,更重要的是恳请得到读者的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3.
肖立青 《学理论》2013,(32):287-289
在全球化合作与竞争加速的新局势下,为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质等),在教学中渗入英美文学极具重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以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素材,进一步从文体对比、拓展语言文化知识、掌握修辞用法和效果、挖掘隐含文化信息等四个方面对英语专业教学中渗入英美文学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注的重点侧重于教材中节选自各种题材或体裁的文本内容,较少涉及英美文学作品本身。而文学经典因其涵盖的丰富内容,在学生语言技能的构建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结合应用学习者自我决定论和合作学习策略,阐释了教师可以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取得重构文学经典的助学地位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尔聪 《学理论》2011,(10):233-234
英美文学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与文学的理解力的掌握所开设的一门课程。为了更加有效评估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文学水平,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是测试设计者必须考虑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进行分析,解决如何设计英美文学测试题目以实现最理想的效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晓颖 《学理论》2010,(25):265-266
文化教学对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与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刻不容缓,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对衡水市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既能提供科学研究的数据,也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文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9)
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应坚持其教学目标和本质为主,重视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师可采取课堂内与课堂外、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的自主学习策略、体验式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设计、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和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模式,让英语专业学生感受到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带来的璀璨光芒和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深入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改革,科学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升华教材内容,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兰 《理论导刊》2007,(11):113-115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质量。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存在着文化底子薄、知识结构不合理;音乐专业能力、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基本的伦理道德修养和文化礼仪修养等方面的缺陷。高校音乐教育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优化教学过程,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音乐教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而素质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各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缺失现象明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人文讲座;注重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1.
黄玲 《学理论》2013,(17):277-278
美术史课程作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人文修养、审美判断力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却是美术史课程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对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的独立思考如下:将美术史研究纳入教学框架,引入争议与质疑;将理论诉诸实践,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的影像资源;从实际出发,细分美术史课程。  相似文献   

12.
王婷婷 《学理论》2015,(2):170-171
目前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将写作与阅读割裂的现象。写作教学过分强调写作这门课程的独立性,忽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将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是极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够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篇章构筑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适应市场、社会的发展需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充实课程内容;以优质课程建设为龙头,创立课程建设三级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学生关键能力,促进人文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社会责任感培养;注重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孙琳  肖兰英 《学理论》2011,(2):269-270
经调查,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在人文基础知识方面呈现"三多一少"的明显特征,在人文精神方面更偏向于自我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在人文修养方面有些同学显然做的不如说的多。针对此现状,高校应从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寓人文教育于日常生活、提高教师人文修养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对世界历史重视不够,涉及世界历史的课程较少且内容单一。这一状况与当前区域与国别问题研究如火如荼开展的趋势相悖,也与世界历史一级学科地位不相符,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有了解世界各国之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它们的现在。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明和传统是我们提高认知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提供思考研究的方法论,成为其他课程的理论支撑。但鉴于原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逻辑性强不易掌握、课程内容枯燥、学生轻视厌学等各种问题,需要加大力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缓解当前的教学困境。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忽视了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9)
当前我国高校《中国文化概论》始终处于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强调历史,漠视现实;目标先进,教法落后等困境中。针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改变传统教学目的,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人生素质修养的提高。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将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结合考核。  相似文献   

19.
韦芳 《学理论》2013,(15):253-255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特别是人文素质问题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正确认识文学课对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只有重视艺术类专业的文学课并提高其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27)
为开展军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员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笔者以中国知网为依据,从高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校世界史教学培养大学生能力素质研究、大学生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培养研究三个层面,了解研究现状。在现有资料中,几乎未见高校非历史专业世界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鲜见专门研究世界史教学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成果;未见世界史教学培养大学生战略思维的研究成果;未见基于学员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培养的军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