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代以来,理性作为能力、方法和精神的现实表征,曾对人类进步起到巨大推进作用,却也在社会发展中走向了片面的异化。因此,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学者对工具理性展开了严厉批判。但不同于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理论范式,晚期马尔库塞从人本主义的文化视角展开自身的理论论述,通过批判工业资本主义的"肯定文化",在吸收美学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以唤醒"新感性"的方式实现政治批判,从而构建了"审美乌托邦"这一宏大的社会构想。  相似文献   

2.
丹尼尔·贝尔的科技治国论思想深入地探讨了发达工业社会中科技对政治的影响.从经济技术进步对社会政治的结构和决策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这一角度,透视发达工业社会发展的趋向.认为在后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专家仿佛成为后工业社会中的统治者.但事实上,真正的统治者还是政治家,政治决策乃是社会的主要决策,知识对于权力来说在实质上仍是一个从属性因素.贝尔对科技治国论者只关注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批判.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给人类提供了知识和方法,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无不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科学精神或高技术的引导和推动。科技进步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合称,是科学技术从低到高、从落后向先进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是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们以及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所取得的进化和革命。科技进步包含科学发现、发明与进展及其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中的…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20,(4):53-59
公共管理制度建构是人类的一种典型的理性化活动。制度的理性作为制度本身内蕴的理性品质,既体现着人的理性认识与能力,也反映着制度化建构的公共理性成就,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便是惯行的两个核心解释维度。公共管理制度的工具理性至上观在造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的同时,也加剧了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有必要立足整合思维,超越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公共管理制度的一元理性化思维,探索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融通的制度结构的理性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人类共经历了三种不同的环境文化范式:农业文化——人与自然基本和谐的环境范式;工业文化——人与自然基本不和谐的环境范式;生态文化——人与自然新的和谐的环境范式。其中,工业文化环境范式具有极大不可持续性,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生态文化则实现了对工业文化的超越,建立了适应自然的生态文化——环境范式,追求以人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当代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战争思维的哲学危机。要化解现代工业文明的危机,需要一次哲学与思维方式的革命。在这个背景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时代的文明,是在天人和谐自然观、利他共生价值观的指导下,涉及科技范式、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国家治理方式、哲学与思维方式等一系列变革的新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它与其他文化形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世界走向数字化的世纪。数字化生存世界是指数字化的生存范式及价值原则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世界,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数字化生存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呈现出深刻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数字化的正常体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积极的适应关系,数字化生存强化了金融资本对社会的穿透力,使生存世界的发展意志更加强硬;另一方面,数字化生存又极大地促进了公共空间的商品化,对人类主体地位及其智识能力造成了重大挑战,亦导致了人的精神生活的深度殖民化,强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应强调人文精神对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建设与意义支持,构建更加文明、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可缺失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二一十一世纪一天天临近的足音,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类社会也将随之进入*个高速运作的知识经济时代。工具理性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中又一次被高扬起来。在这种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劳动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渗入愈发丰富,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人们也正在从艰辛、乏味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万面的,工具理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只能是一柄愈加锋利的*双刃剑…。审视一下当今社会之现实便不难发现,下万面,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绝对和相对闲暇时间,使人们有可能利用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空场"在客观上形成了构建当代文化哲学思维范式的理论困惑.但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致思理路,我们还是能够准确把握内蕴于其中的文化指归,从而确立构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的前置性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于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强调和关注.其次,马克思主叉哲学的人学转向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阐释为文化哲学的论证提供了生存论意义上的论据.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人的全新生存方式的理论解读展现出明确的文化指归.无论是着眼于文化现象的哲学分析,抑或是立足于文化视角的理论阐释,当代哲学研究已经扬弃了单纯的理性思辨,转向对于人的存在的文化解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转向对于后世哲学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文化哲学思维范式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指归在当代的理论延展.  相似文献   

11.
组织传播研究面临诸多困境,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层面,比如从传播、沟通的语音、词语、句子等作为出发点.西方学者研究组织传播或者组织沟通主要拘泥于此.这种研究比较注重实用性,是工具理性思维的典型表现.超越于此的关键在于超越工具理性,建构新"范式",比如基于权力、关系、文化、心理、修辞等角度出发,考察组织传播研究的进路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12.
金家厚 《党政论坛》2013,(17):37-39
自启蒙运动起,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现代”。从此,在“理性”、“主体性”等内源性精神力量作用之下,人们的认知范式发生了变革,由此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革,从而开启了对现实社会的系统性解构与建构的历史进程,社会因之获得了全面改观。  相似文献   

13.
郝淑芹 《学理论》2010,(29):183-184
马克思的人性论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走向和谐提供了的理论支撑。从马克思的人性视角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构建进行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构建离不开人。人类个体需要的多元性与整体性也必然要求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从而促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走向融合。只有用马克思的人性理论指导两种文化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从启蒙之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韦伯所说的社会合理化阶段;二是现代性反思阶段。在反思现代性基础上,完善社会合理化,其性质应是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审美理性全面发展的社会范式理性化过程,其基点应是个人的科学知识、道德实践知识、审美表现知识的有效发挥,其目的应是人的个性展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实现。工具理性要以价值理性为导航,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要以审美理性为目的。我们国家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阶段,首先要以启蒙理性精神推动社会合理化。其次,中国的现代化面临世界全球化后工业社会的挑战,要坚持现代性第二阶段反思性社会合理化的新宗旨,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面向人类未来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5.
对公共利益的科学界定一直是一个让理论界与实务界深感困惑的问题.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种关涉人的行为的实践活动,是界定主体在一定原则下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作为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人道理性统一体的实践理性,为公共利益的界定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闫占和 《各界》2011,(3):96-96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场空前的变革。意识形态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和行为准则。因此,组织文化成为当代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当下无论是国有仓业还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大小企业都在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孙静 《学理论》2012,(31):93-96
理性作为现代社会的精神和制度原则将人类从绝对匮乏带入相对匮乏的两极分化境遇,它在资本运作的逻辑下被极端扩张为工具理性,由此产生了社会的全面理性化和人类发展的单向度,使得启蒙从解放走向压抑,最终导致人类情感的缺失和一系列的社会弊病,给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问题。从资本运作逻辑这一独特视角审视工具理性的猖獗,发现由此产生的现代性情感困境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8.
关注生活质量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经历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如今的信息社会以后,自然而然地就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文化精神、生态环境以及情感梦想的社会。这与当代世界发展中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是相吻合的。因此,关注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人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文化及其发展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文化是20世纪末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狭义的高科技文化是指高科技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产生的折射。广义的高科技文化是指高科技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高科技文化是围绕着高科技的开发、应用、推广与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前卫文化,它是在高科技条件下,从事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教育及军事等多种文化现象的集合。本文所涉及的高科技文化是指广义的高科技文化。高科技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于:1高科技文化推动了人的思维方式的更新。传统的交互式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实践活动与社会交往活动的发展,人们在社会历史中也不断通过精神文化活动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及其产物。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以科学的、文字的与艺术的语言符号为工具而进行的对象性的智力创造活动,它以提出新观念、新知识与新方法为目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精神产品,是人的意识对人的世界进行概括与反映的结果。精神产品以反映物的尺度的科学认识与反映人的尺度的价值观念为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