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理论》2015,(28)
现代社会是资本统治的社会,现代女性之所以遭受压迫,与资本逻辑具有内在的关联,资本逻辑即为现代女性发展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资本逻辑是实现女性解放的最关键因素,实现女性的解放就要摆脱在资本逻辑下女性的自我异化。此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解放与女性解放的目标是一致的,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标准,在此意义上研究现代女性解放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31)
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所涉及的所有领域,都是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的解放的理论内涵包括劳动解放、社会解放和个性解放。在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为人的解放提供物质保障、政治保障、精神保障、社会保障和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在不能生存的情况下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现代社会面临生存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理论体系,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丰富理论成果,都是为了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中国人能够生存并更好地生存.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存主题.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人民族独立、政治解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人的物质生存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物质生存与精神生存的统一问题,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对人的关怀和争取无产阶级解放的追寻中,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民生与政治的结合,就是围绕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展开的全部理论学说中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基础上的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民生政治的理论构架。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政治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当前以及未来长期发展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弘扬,体现出了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0)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关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穿于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中。"人民"被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政治必须文明,这是对当今任何社会政治的现实要求,问题是什么样的正义理念支撑着一个社会的政治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社会正义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解放,社会治理的方式是使社会生活成本降到最低.唯其如此,人才能从社会关系的压制下解放出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正义目标.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只有把社会生活成本减少到人们只是受到自然解放程度的限制时,社会成本才是最低的,人才能从社会关系的压制下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5)
从人类发展的方向,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上的解释,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推动与限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发展和解放详加陈述,并将两者进行对比。中国传统文化已落后于社会发展,只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潮推动着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产力的产生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探讨文化生产力问题不仅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当前我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且从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性别平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性的和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两性间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的事实以及两性的不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的阻滞因素。本文主张以两性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女性解放应该秉承多元主义,从女性个体的不同角度出发满足不同需要,达到女性真正的解放和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当下国内对女权社会主义的研究立足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女权社会主义如何促进中国女性发展。女权社会主义在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理论,分析国内现有的文献,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这一社会思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郁辉 《理论导刊》2015,(4):64-6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要义,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意蕴,它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强调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杨静  陈英 《学理论》2009,(27):160-161
女性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成员,其自身的解放是实现社会和谐进步的内在动力和重要途径。当前,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既有新机遇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市场经济可以促进女性解放的发展,同时也加重了女性异化的趋势,所以为消除制约女性发挥作用的这些主客观因素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李纯 《学理论》2014,(2):151-152
中国古代历史上,女性曾在生产和生活上占据一定的社会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政治的演变,女性地位呈现出高低起伏状态,并最终丧失独立社会地位。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历史社会中,女性行为规范及其活动范围,更是被给予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其地位危在旦夕。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才渐渐被解放。  相似文献   

15.
金卓  王晶 《理论探索》2012,(1):33-36
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中,女性解放的本质不是女性主义所理解的与男权的对立和斗争,而是实现女性自身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女性解放的目标应指向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女性解放的敌人是资本对人的统治;女性解放的根本道路是消灭资本主义统治,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从而最终解放自己。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它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新生的社会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内在逻辑在于: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赋予人类社会以和谐,从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的崭新历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标志社会主义向更高的社会发展目标迈进,反映我们党对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新思考,把经典作家论述的人的自由发展的伟大追求通过“和谐”这一社会存在和发展状况体现出来,无疑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升华。  相似文献   

17.
彭洲飞 《学理论》2011,(4):45-46
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解放神学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的拉丁美洲大陆掀起过波澜壮阔的基督宗教社会主义运动思潮,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政治格局。通过简要介绍什么是解放神学马克思主义,阐释了解放神学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历史逻辑条件,其基本主张以及发展概况。为进一步较全面地研究解放神学马克思主义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深刻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并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真经"。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百年历史经验主要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基本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勇于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指导解决实践问题,是现实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赢得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是根本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根本保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是终极目标。新时代,必须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强大的中央权威,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青 《理论探索》2011,(6):12-16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是随意的理论创造,而是有着明确价值取向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现实的人文关怀。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视野;无产阶级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议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统一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全面性。而使这三方面得到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