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朱熹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朱熹的廉政思想首先体现在“诚”这一哲学本体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仁民爱物救灾活民、刚直不阿严惩贪官、公私分明廉洁自律、宣明教化敦风化俗这四个方面。他关于存心、持敬、格物三个方面的修养之道也涵括廉政思想生成和强化的基本方式。朱熹的廉政思想的当代启示主要有:要始终保持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要始终保持修身进德改过迁善的自我革命之心。 相似文献
2.
3.
4.
从社会转型论价值观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国社会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转型时期。所谓社会转型是指整个社会系统由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 ,它不是社会某个部分或层面的局部发展 ,而是社会系统的全面的、结构性的变化。社会转型以结构转换为核心 ,同时带动社会体制的转机、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许多新的规范要求和价值标准 ,为提高人们对社会的分析力、理解力提供了条件。同时 ,也带来人们新旧观念上的冲突 ,造成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 ,导致在行为选择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 ,特别是结构分化到重新整… 相似文献
5.
6.
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交为一个现代性社会.中国的现代性是从西方引入的,相对于西方而言,我们的现代性只是刚刚起步.而中国要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现代性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可见,研究现代性对中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推进思想理论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创新;改革党的执政方式,不断推进执政方式创新;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整合党的组织资源,不断实现组织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对高学历人才需求扩大。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应重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从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方面分析、总结,试图寻找当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诞生于转型的时代,思想也深深地打上了转型时代的烙印。他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转型思想,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动力、社会转型的路径、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社会伦理的转型等。恩格斯的社会转型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刘瑞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3):58-61
与中国的经济转型相比,中国的社会转型远不如前者成功,存在许多值得争议之处。为此,首先需要明确社会转型的四个前提约束条件。在这样的前提约束条件之下认识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目标模式,就需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做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其中一个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事业的性质,前一段社会转型出现重大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沿用经济转型成功的理念指导社会转型,由此出现了重大偏差,忽略了社会事业自身的三种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张彦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3(2):10-14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党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增强民族凝聚力三个方面论证了在新形势下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转型与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2(2):23-27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等方式和方法实施领导,这种体制及其领导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必然要求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转变和创新.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有其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必须实现几个转变:变"一言堂"随意型为民主法制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强迫型为自主型;变单一型为多样型.以辩证思维看待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统一:管住和放开相统一;法治和德治相统一;精确和模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失衡与风险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小蓉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4):59-61
改革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利益集团不断分化,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足够重视。因为,严重的利益失衡将使处于转型期的社会面临高风险,并有可能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职人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社会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所形成的"差序格局"中的熟人社会交往方式,对当前的公职人员的工作与处事方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西方社会中影响深远广泛的是"契约论"精神,形成了分权制衡的格局,有利于公民权力空间的成长。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已难以适应公共交往领域,治理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要大力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尤其公职人员自身的公民意识和公民伦理道德观念,从而保障国家和政府职能的正当行使和公民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小良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3):68-71
本文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对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必要性、目前社会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中介组织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营经济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5):80-82
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其焦点就是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价值选择问题。正是由于这一理由,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问题就成为哲学的研究核心。“民营经济价值观”是当前哲学价值论转向中的创新观念,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重要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赵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4(5):25-27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在公私领域价值取向重心对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转型初期的政府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价值取向重心向私域偏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政府价值取向重心应逐步向公域偏移,做到效率与公平并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根植于经济嵌入社会的关系之中。生产要素本身具备多种属性和功能,长期以来商品经济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单向商品化使用,造成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等非商品化属性的隔离。正如波兰尼所言,土地作为自然存在,劳动力和企业管理者作为社会人,本身并不是生产出来供销售的商品,资金使用的信用、信任和合法认可也不能作为商品去生产。因此,重新审视经济行为的目的,可以发现社会企业的发展动因。社会企业以社会企业家精神为内生动力,以企业家管理才能为社会目标通向经济行动的镶嵌通道,通过制度创新改变社会问题,并运用社会管理技术系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将组织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对推动良性社会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五一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6):7-12
本文对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体制、农村基层选举、农村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党组织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了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