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存在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狭隘的、本能的、非理性的甚至是封建宗法的爱国主义;另一种是普遍的、反思的、理性的和现代化的爱国主义.在建设现代化和走向法治社会的中国,需要的是能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这就要求公民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时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和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能采取理性行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公民尚缺乏理性爱国精神,对国内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关系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可见,在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培养现代公民具有理性爱国的精神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最容易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爱国主义、理性爱国的内涵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出发,为高校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杜春华 《学理论》2009,(21):181-182
大学生爱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涉及大学生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教育等十分丰富的内容,是系统塑造大学生爱国教育对象认知模式、情感升华模式和人格塑造模式的过程,是大学生爱国广度、深度和高度系统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导致了社会思潮内在内容的多元化、外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传播途径的网络化,各种社会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对于社会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的科学认识、理性判断和深入分析,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极大影响。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充满激情、理性爱国、奉献社会的时代精神,利用进步的社会思潮塑造国家民族意识,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以来,理性爱国的呼声越来越高。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理性爱国也成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课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爱国主义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发展的,也应该与时俱进。原始的爱国主义是感性和自发的,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今天我们讨论爱国主义,必须重新审视爱国主义,从理性的视角来理解爱国主义。第二,爱国,不仅是情感表达,更是切实行动。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实践个人的爱国行动,就其出发点而言,无论如何都没有错。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应运而生。大学生这个群体是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与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关。所以,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找出高校在理性爱国教育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关于高校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做到新颖有趣;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进行连续的,有计划的教学,按期完成教学目标;树立优秀的典型性人物;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1)
当前,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主流是好的,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的形成与当前多元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但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仍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全国上下讨论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爱社会和爱家庭的博爱情怀,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从在网上直接表达爱国情感、发表爱国言论,到利用网络组织发起爱国行动,目前网络已逐渐成为爱国主义表达的新阵地。这个新阵地突破了传统爱国表达的局限,赋予爱国表达新的特点和新的方式,增强了爱国舆论的力量,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力推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爱国情怀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祖国的未来,高校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其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民粹主义是由社会转型矛盾诱发的蔓延于网络舆情的一种立场、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既开阔文化视野、促进政治参与、激发了爱国情怀,又曲解正确认知、冲击科学信念、加剧了极端行为。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引导网络民粹主义的着力点应在于:管好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管好阵地,以高校意识形态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管好队伍,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引导大学生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谢俊春  王银妹 《学理论》2014,(2):265-267,270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在当前是凝聚人心和动员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对强化社会主义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非理性爱国主义严重损害了民族形象,造成了我国外交被动,影响了社会稳定,助长了暴戾之风。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必须是合法的、包容的、平和的、有效的和有秩序的。培育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就要进行全球化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具体实践教育和理性榜样教育,使理性精神成为国民性,支配大学生及其他民众的爱国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2)
大庆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是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庆石油工人在国家比较落后的时候、在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责任,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扭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大庆精神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一直是大学生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同时它又是最能表达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的话题。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两地关系源远流长,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因此,福建大学生对台湾的看法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李羽 《学理论》2011,(3):229-230
大庆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是一种实战精神。大庆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驱动力,同时对于确立和发扬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4)
艺术院校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的认知和行为上有几种误区,即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之与国人自卑心理的混淆。而导致这几种误区产生的原因应该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大学生个体层面多方面分析。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平衡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明确理性爱国;运用多种载体,多管齐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并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9,(11)
青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生力军,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运兴。习近平对青年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讲话中为青年的发展指明方向。爱国,是青年学生应形成的最为本质的情感,在习近平青年观的指引下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观启发式培育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培育学生的历史认知厚度、文化自信高度,又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元素潜入教学过程、社会实践过程、校园环境建设,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极大地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张丽娜 《学理论》2013,(20):374-375
当代部分大学生流行逃避思想、调侃正义、及时行乐的犬儒主义,缺乏高远的理想信念和超脱物质名利的精神追求,失去了作为主体最根本的主动性、超越性、道德性和自由性。而儒家优秀审美文化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突出"关心社稷"的爱国精操,通过"仁"之人生境域内修心灵之美,以及用"和"的理念体验"天地与我并生"从而外修人际之美这两个角度构建大学生的审美涵养。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4)
1943-1946年浙大正式有了地下党组织,并以此为核心进一步发展了进步学生队伍,斗争的策略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爱国民主运动进一步深入,使浙大成为大后方高等学府中的爱国"民主堡垒"之一,主要爱国民主运动有"劳军运动"、发表《促进民主宪政宣言》、反内战运动、反国民党制造的"反苏游行"等。  相似文献   

19.
史良(1900-1985),出身于江苏常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爱国情怀,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主义斗士,救国会领袖之一。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自由民主,她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本文主要通过对史良在救国会中为爱国救亡民主事业参与各项活动的归纳、整理,了解她为实现民主解放所做的巨大贡献,从而对她在爱国救亡民主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一个全面清晰地认识,对于今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知识,在新语境下探讨军人如何通过伦理途径实现人生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于当代中国军人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乃至"感恩"乃是五种其必须遵守的伦理规范。"爱国"居于军人伦理价值的首要地位,而"敬业"作为"爱国"的必要保障与实现途径,连同规范军人个人行为的"诚信"与"友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人道德体系",这种体系最终的伦理情怀便是回归到"感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