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计算机软件应予以法律保护是毋容置疑的,并在世界范围内早已达成共识。早在1972年,菲律宾政府就在其《知识产权保护法》中明确将“计算机程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类列为版权保护的对象,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版权法中明文规定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国家。到了Zo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等20多个国家也相继采用这种方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由于版权法具有对软件的保护范围宽,可以“自动生效”(除进行注册登记外,无须申请、审批)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最主要方法。但由于目前不断涌现出来的是包括计算机程序在内…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软件不适合用版权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0年美国率先采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当时称为计算机程序)以来,大约有4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采取行动准备用版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似乎利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已成为潮流,而且版权法好象是保护计算机软件最合适的法律,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3.
《电子知识产权》2002,(2):25-28
第一条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认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时代,软件开发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普遍立法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审判实践中,侵权行为的认定是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认定采用的主要方法:思想、表达二分法、实质性相似+接触+排除合理解释法和抽象-过滤-比较三步判断法。  相似文献   

5.
一、立法选择及政策背景 计算机软件由程序和文档组成。文档可以作为文字作品受版权保护没有争议,所以在论及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问题上,主要指的是计算机程序的保护。虽然存在争议,但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78年公布的《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的示范条款》把计算机程序定义为“以文字、代码、图形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的一组指令,当它装入机器可读媒体时,能使计算机——具有信息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国外案例,以"微软浏览器垄断案"以及腾讯公司与360公司的商业纠纷为例,探讨软件保护的法律盲区,并做出结论:软件不仅需要保护著作权,同时为了避免垄断,还需保护计算机用户在其计算机上自由选择所需软件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商业秘密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版权法和专利法在保护计算机软件方面存在各自的缺陷,使得对计算机软件寻求一种合适的保护模式成为理论界与实物界的热门问题。本文拟从商业秘密法的角度考量计算机软件作为其保护客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高科技犯罪,在全球有泛滥之势,在我国也有增多之势。我国刑法已正式将其列为犯罪c但国于现实条件我国律师大多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案件。我们选发《美国计算机犯罪面面观》一文,作为他山之石,使律师对此类案件增加一些感性认识_美国律师联合会将计算机犯罪定义为: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的犯罪,或造成计算机及其系统混乱、以计算机及其系统为直接对象的各种行为。一般说来,计算机犯罪是智能型犯罪,不使用暴力,故通常将之称为“白领犯罪”。美国地方法院,面临着用传统著作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困难;在刑…  相似文献   

9.
<正>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加上解释文本和图表(包括说明书、操作与使用手册、流程图)。程序是软件的核心。所谓程序就是指被编成某种可由机器阅读的媒介的一系列指令,这些指令能使具有信息处理的机器指示、实行和完成某种功能、任务和结果。各国通常采用现有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计算机程序,专利法、商业秘密法、合同法和版权法都可用来保护计算机程序。下面就各种保护方法的利弊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0.
林维 《人民检察》2023,(2):51-52
<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网络黑灰产领域犯罪也在迭代升级,呈现更为复杂的样态。如何正确认识该类犯罪所侵害的法益,并作类型化分析,值得深入思考。在这方面,刘某使用模拟软件代他人抢挂就诊号牟利一案具有典型意义。一、如何理解“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为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法益,刑法规定了一系列犯罪,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刑法第285条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选择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国际主流,且这一主流地位因为TRIPS协议的缔结得到进一步巩固,但关于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选择的争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一、软件法律保护模式的演变 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技术与智能相结合的产物,软件权利显然属于一种无形财产权。所以人们在探讨对它实施保护的途径时,首先想到的便是知识产权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人们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业秘密法等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部门,都曾作过探索。 (一)专利法保护之挫折  相似文献   

12.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很多,同样我们可以各种有效的措施制止这种行为,维护计算机的安全,保护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给我们工作学习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 从60年代起,由德国学者提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至今,这仍是一个法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起初,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曾尝试根据计算机程序的技术特性,用专利法对它加以保护。专利保护的优点是独占性强,保护水平高,保护期限也适合计算机程序的经济寿命。但是,利用专利手段保护也会遇到诸如缺乏专利性、审批周期长和审查上的困难等因素的困扰。这些因素迫使美国等国家放弃了用专利手段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做法。1972年,菲律宾在其 《著作权法》中规定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第三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相比 ,计算机法律的立法和司法工作显得有些滞后。比如计算机软件 ,自六十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以来 ,世界各国的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到1969年 ,随着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率先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分离 ,单独计价出售以后 ,日本、西欧紧随其后 ,形成计算机软件市场。与技术上突飞猛进相对照 ,软件法律保护问题也应作适当的调整 ,然而法学界则一直争论不休 ,连适用什么法律来保护 ,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本人以为 ,健全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体系 ,对于软件开发者、销售商、持…  相似文献   

17.
保护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十年代是网络的年代,计算机进入互联网络已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最快捷的途径,而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随之而产生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猖獗,对这—新兴领域形成巨大冲击。一、计算机网络亟待法律保护计算机网络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信息三部分,针对这三部分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五花八门。1.网络上的盗版行为。网络使用者从互联网络上获取的各种报刊上的文章、音乐曲目、数据资料等,其知识产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和盗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和历史的眼光,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和盗版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应该充分考虑到著作权人、软件企业、大众用户的利益并找到最佳平衡点,并且我国著作权保护应该立足于我国实际,最大限度保护我国软件企业利益和社会大众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 51号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已经 2000年 3月 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公安部部长 贾春旺   2000年 4月 26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软件在我国的大量应用和普及,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1991年,我国相继颁布了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把软件列入版权保护;1992年,我国参加了《伯尔尼公约》等著作权条约,并颁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1994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1995年7月,国务院又颁布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成软件版权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再加上配套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共同形成软件法律保护的渊源。因此,目前,计算机软件在我国基本上是通过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