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经济     
《台声》2016,(8)
正4月1日,台湾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商1111人力银行发布的《青年创业现况调查》显示,超过20%的台湾青年受访者表示有创业经历或正在筹备创业,而有创业经历的青年中,创业成功的比例约为55.6%。根据这项抽样调查,86%的青年表示"有创业意愿",64.9%的人"有兴趣但还没行动",8.1%表示"已创业",6.5%"曾创业但失败",而6.1%的受访者则表示已在"筹备中"。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14)
正凭着一份冒险精神,他们敢于跳出曾经的舒适圈,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近年来,不少港澳青年逐渐融入大湾区的战略布局,扩大自身的选择机会及人生舞台。在采访中,我了解了一些在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的精彩故事,也走访了不少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运营总监陈升是首批来深圳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如今更多时间在为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14-29、14-35岁青年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结论是青年人口总量和比例逐年减少;低龄青年性别比偏高,且在未来会更为严重;流动是影响青年群体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广东是青年人口数量最多的省;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青年的城镇化;流动青年规模大,远距离流动比例高;青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比14岁以上总人口高1.7年;青年在二、三产业中就业的比例高于父辈;青年的平均初婚年龄在推后;未婚青年的性别比偏高趋势严重,婚姻挤压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14)
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地,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来内地创业、就业,市场广阔、开放包容的广州成为他们的逐梦之地。港澳青年在创业的同时,也为粤港澳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两地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香港的市场太小,局限了我们的发展。"在香港的科技公司赚取了第一桶金后,香港青年萧振麟经过一番考虑,并没有选择在香港创业,而是将目光瞄准了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穗港澳台四地青年在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创业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影响其创业的主要因素,本课题对四地青年创业的意愿、途径及机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穗港澳台青年在创业的社会禀赋特征和创业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广州、台湾两地青年对创业认同度最高;在青年创业支持系统方面,四地青年都依赖自身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在资金来源方面,其资金大部分都来自家庭与自身社会关系。研究表明,要改善青年创业环境,应该从为青年创业提供多元渠道和建立创业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14,(7):1-1
正2014年6月9日,中国发布2014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这是中国连续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上升,他们创业不是因为就业困难,理想是他们创业的最重要动力。另外八成创业大学生的资金靠自筹。蓝皮书称,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创业略有提  相似文献   

7.
李祎妮 《青年探索》2017,(5):107-112
香港新生代青年是香港社会最敏感、最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肩负着21世纪建设香港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人心所向和政治理想追求直接关系到香港的繁荣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继续做好香港青年的人心回归工作、进一步壮大和凝聚爱国爱港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概述了香港新生代青年的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成因,分析了当前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对如何加强和促进香港新生代青年的统战工作进行了思考:加强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教育,强化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发挥广东地缘优势,加强粤港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粤港两地青年交流;重视青年领袖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健全香港青年人才资源库;加强香港青年内地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网络统战工作新阵地,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统战阵地"的融合,不断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日期的逼近,香港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谈论的最多的话题之一。作者在对部分广东青年中进行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广东青年对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实施表现出充分的信心;对香港基本情况的认识上,其认识程度居中间水平;对香港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评价上,表现出与对内地青年评价的一致性和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成为我国青年创业的主力军,但因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能力等问题,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较高。《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有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大学生在遭遇失败后缺乏有效的修复机制,导致其选择继续创业的比例很低。因此,需要从大学生创业者、高校和政府三个主体系统构建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支持体系。为此,大学生创业者应正确认识创业失败,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和创业失败观,增强防范创业风险意识,并提高创业失败学习及修复能力;高校应主动开发创业失败教育的教学内容,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并培养专门从事创业失败教育的师资队伍;政府应完善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扶持政策,营造包容的创业文化,应用政策提升再创业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青年创业选择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分析影响青年个体创业选择的约束条件.在竞争性市场上,个人是否选择创业首先取决于自身企业家才能的大小.当企业家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习得的时候,在实际创业前就可能需要一段时期的雇员生涯来进行学习.除了自身才能之外,融资约束也会影响青年创业选择的类型和规模.最后,由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社会激励体系对于青年创业选择也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7月4日,由广州市青年联合会主办,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承办,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广州市天河区海外联谊会、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广东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等地的专家、青年研究工作者10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2.
正两岸青少年是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参与者,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近年来,江北区用心打造"五有"模式,着力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创业实践有平台。来大陆创业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的意愿和选择。江北区在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设立台湾学生江北实践基地,为入驻的台湾创业团队提供前三年最高10万元的办公用房租赁补贴,加大对台湾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园区企业累计接收百余名台湾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青年就业地域选择、就业观念及就业形势呈现新特征,空间流动呈现出向西部分散、向基层回流、向中小微企业靠拢等趋势,城市发展、职业期望、故土情怀都是影响青年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针对青年流动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居留意愿,可以从强化政策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为青年施展才干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小康》2021,(17)
正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广东9市创业,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小康》杂志5月中旬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解读,阅读后印象深刻。对当代香港澳门的青少年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宝贵的历史机遇。事实证明,港澳青年通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是依托大湾区,寻求与内地人才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港澳青年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上海》2014,(9):51-51
截至今年6月,由上海市教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市共有828名应届生选择自主创业。 综观这组数据:与应届毕业生总量相比,自主创业者仅占0.47%,但相比往年大幅增加,同期增长70.7%。其中毕业生创业最多的是东华大学,共有170名毕业生创业。据了解,在江苏、浙江两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2.62%和4.42%,上海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愿不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1997~2017年二十年间国内四种主要的青年类学术期刊刊载的香港青年研究文献进行量化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载文量上,虽然国内学术界关于香港青年研究的文献绝对总量在二十年间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所刊载的文献仅占到国内青年类学术期刊很小的比例;在发文单位上,以高等院校为主,青年机构/青年协会占有一定比重,但难以形成研究上的合力;在研究主题上,主要集中在青年发展、政治认同、青年事务和青年犯罪四个方面,近年来有关香港青年政治认同、青年发展等主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研究方法上,以文本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纵向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等相对比较缺乏;在主要作者和被引频次上,在香港研究领域发文较多的作者与在香港青年研究上发文较多的学者在统计表现上并不一致,并且目前关于香港青年研究的文章总体引用很低,其关注度、影响力都远远不如以内地青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基于此,论文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研究主题,在全面把握香港青年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杨琳莉 《传承》2014,(12):132-133
随着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以及扶持力度的加大,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团委对本校高职生的创业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发现,75.27%的学生对创业有兴趣或有意愿,但由于高职生的一些特点,导致他们在创业意愿的发展中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以"九十年代青年价值观"为主题的中港青年交流研讨营于8月12日至16日在香港举行.应这次活动的主办者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邀请,以广东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徐萍华女士为团长的广东省青联代表团一行42人专程赴港参加这次活动,香港方面的参加者包括部分青年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60多名香港各界青年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将从今年到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80万以上的大学生实现创业。然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介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373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创业的大学生,66.6%的受访者认为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受访者中,学生占30.8%,家长占15.1%,教育工作者占6.2%。80后青年张海毕业于南昌大学,一年前,他辞去了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家淘宝服装店的全职老板。"我家乡是  相似文献   

20.
最近,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创业研究中心接受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开展了“开放城市青年创新发展能力新变化与新特征”的专题研究。其中,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1份,回收率为78.2%。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三大群体:青年经营管理者、青年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