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洋彼岸的微软扇动了一下彩色的翅膀,带动了全球手机市场一片灰色的焦虑。微软并购诺基亚,不单纯是一个科技话题,不单纯是一个财经话题,甚至不单纯是一个新闻话题,因为这个星球上也许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和正在或者将要和他们的产品打上交道,所以这起并购,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公共话题和社会话题。2014年4月25日,微软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并购。历时8个月,总额达72亿美元的的并购案以此为标记,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2.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4,(4):12-21
正微软并购诺基亚,商务部附条件批准——4月8日,商务部宣布有条件的批准微软对诺基亚设备和服务业务的并购。去年9月,微软宣布将以72亿美元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及大批专利组合。中国商务部的批准被认为是这笔并购案跨过了最后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3.
公司并购并非一个单纯的法学概念,可以认为它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公司合并与收购的统称。公司并购可以产生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效率,从而提升全民福利的积极效果,也可能排挤其他竞争者,造成不公平竞争。因此,各国立法对于这种行为均有限制性的法律规定,满足一定条件时方可进行。我国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反垄断法》以专章规定了经营者集中的相关的要求,公司并购也被包含其中,因此,有必要对公司并购与经营者集中进行划分,以使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并购为法律所豁免,而对于限制竞争,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并购则要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4.
微软黑屏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究竟是微软打着维权的旗帜实质上以违法的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还是中国市场对微软有误解?下面本文将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微软黑屏事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是商品经济中资本集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过,当前许多企业在实施并购中存在决策不明智、运作不规范、内容不合法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并购法律风险的认识不到位、防范法律风险的机制不完善.然而,防范法律风险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并购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宋才发  李磊 《河北法学》2007,25(4):24-36
跨国公司着眼于中国广阔的潜在市场,通过并购国内企业抢先占领中国市场,以增加同其他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98并购协议"是柯达公司与中国政府反复较量和博弈的结果,不是一个纯市场的交易行为;而"2003柯达乐凯联姻"则是一个双赢的契约.柯达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投资既是柯达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改革国有企业的需要,它是柯达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与中国国家战略较好结合的典范之作.目前跨国公司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我国必须十分重视对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制.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健全竞争法律体系;完善产业政策法,健全资产评估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法、证券法,加强对外资并购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并购浪潮中的MBO(管理层收购),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2000年至2004年间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的改革过程中大胆启用了该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对杠杆并购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以及交易过程中国有股权价格计算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事件频频发生。2005年4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禁止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层收购。本文通过比较和实证分析认为,MBO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质疑的,它将会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针对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MBO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法律制度、融资、定价等方面分析对策,以促进MBO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软的野心     
鹄玮  刘松山 《法人》2008,(6):48-50
收购雅虎,再一次清晰地彰显了微软狂飙扩张的战略,难道微软想把它在软件帝国霸道的垄延伸到互联网上?但是,谁都不愿意看到,一个垄断的微软欲攫取更多的市场利益  相似文献   

9.
外资并购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看好来中国投资,外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外资并购对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亦不可忽视.目前我国应针对外资并购中存出的问题,及时补充修改法律,加强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本文从外资并购的概念入手,通过时外资并购法律规制的国内外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外资并购的立法现状与不足,提出制定《外资并购法》,完善外资并购制度,有利于我国立法体系的健全,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和保护民族品牌.外资并购的立法规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中国应当建立统一、协调、系统化的外资并购立法体系,以注重公平和效率,促进有效竞争,吸引外资并遏制其消极影响,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外资并购立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履新后第一次公开演讲,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是强调了财政要"守住底线"——他表示,目前仍有很多民生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约束,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财政"帮穷不帮懒"无懈可击。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于维东 《法人》2013,(2):22-23
微软最大的一个特征是它属于法律密集型企业,这与用资金密集、劳动密集、高风险、高投入来评价一些企业迥然不同只要使用电脑的人都会知道微软,你们每天会接触到它的产品,微软是1975年由比尔·盖茨和其他六位年轻人在美国墨西哥州一个很小的城市创立的一个企业。当时只有11名员工,当年大概赚了5万美元,主要是做软件开发。微软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它属于一个法律密集型的企业,通常我们都是用资金密集、高风险、高投入来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于并购问题金融机构,需要有特殊的处理制度.具体到反垄断法上,并购问题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反垄断法的豁免.  相似文献   

13.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合并已非常的普遍,其实,这种行为在一方面可以看作为单纯的市场行为,完全接受经济规律的支配,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单纯的市场的行为是不存在的。因此,分析一个具体的个案,不仅要从法律、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还要从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安全等各个角度来解读,但是在《反垄断法》颁布后的今天,一切的市场行为和审查工作都要纳入法律的程序,同时并购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去解决。  相似文献   

14.
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是近年来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经济合作形式,它在给中国市场带来革新动力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垄断的倾向,对中国经济和产业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引起当前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为了有效应对外资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垄断性并购,从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反垄断立法体制的缺陷、外资垄断性并购的实质性标准及其审查、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不足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以探讨当前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及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产业准入管制和反垄断管制是我国应对外资并购的基本管制方法.反垄断管制应当服从准入管制.反垄断管制和产业政策管制的重点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要服从国家经济利益.2006年<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六章六十一条与2003年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二十六条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就准入管制而言,仍有外资准入的领域不科学、甄别外资的标准不科学、超国民待遇不合理等问题;就反垄断管制而言,相关市场和市场集中度的界定、域外管辖等问题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张梓太  褚莹 《法学家》2006,4(4):26-29
一、由"微软"案件引出的问题 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向哥伦比亚地区联邦法院对微软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微软违反了1994年双方曾达成的"同意令",①采取反竞争手段垄断市场.同年12月,该地区联邦法官杰克逊签发"初步禁止令",禁止微软的捆绑销售行为.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与20个州的检察官(后有一个州退出)正式向地区法院提交指控微软非法垄断行为的诉状.10月19日,该案开审.1999年11月5日,联邦法官杰克逊认定,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方面有利用垄断力量排挤竞争对手的垄断行为.此后,微软与美国政府进行了四个多月的庭外和解谈判,因双方分歧太大而告失败.2000年4月3日,杰克逊法官宣布微软公司滥用其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方面的垄断优势,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谢尔曼法>的核心部分.6月7日,杰克逊法官对微软垄断案作出了拆分微软的一审判决,并下令该公司停止捆绑销售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的行为.判决宣布后不久,微软公司提出了上诉.②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购前的战略计划及并购策略的确定,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对交易结构和融资方案进行安排,通过尽职调查发现风险从而控制风险、严密详尽的并购协议条款设计,是实施并购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并购正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约有2000余起公司并购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并购中国企业业已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与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极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有关公司并购的法律很不完善,许多并购活动无法可依,公司并购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实现,影响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使公司并购规范有序地进行,必须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共同发挥法律的引导,规制和保障功能,建立起切合我国实际的公司并购法…  相似文献   

19.
周皓 《天津律师》2005,(3):53-57
随着微软遭欧洲委员会起诉一案以微软遭受重创而结束,反垄断法也渐渐显现出立法者所期待的威力。2004年12月22日.欧盟初审法院驳回了微软要求延迟执行一项欧盟处罚的请求。欧盟执行委员会于今年3月份判定微软滥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对其处以创纪录的497亿欧元罚款.并要求其改变操作系统的销售方式。一时间有关该案的讨论甚嚣尘上.反垄断立法的话题也再次进入国人的视野.据说反垄断法草案已加紧商讨出台以应付国内日渐严重的竞争扭曲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公司并购具有调节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但同时仍存在法律规范不系统、不统一、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等问题。因此,应完善公司并购特别是上市公司并购法律体系,明确规范并购风险的法律责任,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司并购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