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年4月,国家一机部2000多可机关干部和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先后来到江西奉新县越王山下南潦河畔的国家一机部奉新“五七”干校学习,劳动,生活,历时三个春秋。时任国家一机部机电设备成套总局团委副书记的贾庆林携妻带子,一家四口第一批下放来到这里,他们被编入了按校部,连,排,班建制,军事化管理的九连,贾庆林任九连二排副排长。  相似文献   

2.
1969年4月,国家一机部2000多名机关干部和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先后来到奉新越王山下南潦河畔的国家一机部奉新"五七"干校学习、劳动、生活,历时三个春秋.时任国家一机部机电设备成套总局团委副书记的贾庆林携夫人、长女、儿子一家四口第一批下放来到这里.他们被编入了按校部、连、排、班建制军事化管理的九连,贾庆林任九连二排副排长.  相似文献   

3.
商汉 《党建文汇》2009,(4):40-40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时“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4.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千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咸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  相似文献   

5.
1948年9月,我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来到双羊店驻防。任务是扫清锦州外围紫荆山之守敌,为攻打锦州奠定基础。紫荊山地处锦州城东,山峦起伏,山脉绵延,与百股河紧紧相连,是城东近郊的最高峰,挺进锦州城必经之路。攻克紫荆山,八纵九连二排担任主攻任务。当时九连二排长  相似文献   

6.
王永华 《世纪桥》2011,(4):44-50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各地开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成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而当年名噪一时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江西进贤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却较少被提及。笔者通过对原始档案、个人回忆录、口述资料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梳理,试揭示中办“五七”干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7.
霞飞  小月 《党建文汇》2005,(8):47-47
对“五七”干校,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呢?  相似文献   

8.
王代芹 《党史文苑》2010,(10):29-31
1970年1月,地处赣西北的江西云山垦殖场笼罩在瑟瑟的寒风中,萧克将军同农垦部的几个“走资派”一道,被遣送到设立在云山垦殖场红湖分场的农垦部“五七”干校。再次来到曾经浴血奋战和工作过的地方,萧克将军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兴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博览》2005,(3):47-51
对“五七”干校,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 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对此,许多人就不一定了解。 毛泽东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劳动形式 自从毛泽东认为苏联党已经变质、赫鲁晓夫是修  相似文献   

11.
1969年3月14日,从北京开来十几辆大货车,拉着办公用品、家具,像部队拉练似的,浩浩荡荡地来到河南罗山樊寺劳改农场。他们是全国总工会“五七”干校打前站的队伍,是来做筹建和安置工作的。接着,第二批、第三批相继开到樊寺劳改农场安营扎寨,一干就是五年。  相似文献   

12.
1970年初春,山西省曲沃县汾阴村旁东岭大沟两侧一排排的土窑洞经过修葺,改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五七”干校办公场所和官兵宿舍.总政直属单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总政文工团、军乐团、军事博物馆、解放军报以及总政机关等近千名干部战士从北京来到这里.他们在汾河滩涂开垦荒原,引汾河水压碱,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栽种水稻.  相似文献   

13.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之一,是1968年至1979年间在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的名义下创办的干部集中学习和劳动的场所.本文通过回顾广东创办"五七"干校这一特殊经历,思考其中问题,以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获得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谭冬梅 《湘潮》2008,(8):15-17
初进“牛棚” 1969年7月的一天,天气又闷又热,一辆卡车开进湖南省革委会“五七”干校的大院里。 “周立波,快下来!”卡车刚停住,一个身穿黄制服、满脸横肉、胖乎乎的家伙,凶神恶煞般地吆喝着。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58年末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调到共产党员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组长、编辑室主任,先后在共产党员杂志社爬格子22个春秋。这其间,我进过省“五七”干校,在南大荒盘锦空叹“一任华发侵黑头,峥嵘岁月付东流”;带着“壮士不是悲秋客,仰天长啸任去留”的满腹怨艾到农村“插队落户”。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5月,我再度回到共产党员杂志社工作,与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五七”干校.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销声匿迹,其存在只不过十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在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们心中,却留有深刻的印象。它的产生和结束,都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940年3月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县(现泊头市)。1956年,16岁的贾庆林进入石家庄工业管理学校工业企业计划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后,他又进入河北工学院电力系继续深造,学习电机电器设计与制造。在大学期间,由于他品学兼优,于1959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10月,贾庆林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一机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在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千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对于沈阳军区某部“红九连”官兵来说,2007年1月28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正在吉林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红九连”看望官兵。他叮嘱连队干部,继承和发扬学理论的光荣传统,用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勉励官兵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20.
邓小华 《党史文苑》2012,(11):39-42
位于江西省进贤县内的青岚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子母湖。由于江西河流大多数都流向鄱阳湖,在河流两岸的赣抚平原上就形成了河湖交叉的水网布局。窄处为河,宽处积水为湖,青岚湖就是这样一个湖,通过河道,湖水又流入了军山湖,军山湖又通过七港八叉分流至鄱阳湖。20世纪60年代末,"五七"干校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其中闻名全国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就坐落在青岚湖畔。那时《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上时常可以看到介绍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经验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