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儒家思想而成长起来的儒家商道文化汲取了传统儒家哲学的精髓,促进了中华民族商业的发展,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商业智慧。从儒家商道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具体内涵来看,二者的商业理念同源。在新时代,必须要引领传统儒家商道与企业家精神走向归一,不断丰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儒家"仁"的思想传统和内涵诠释体现出仁能、仁德和仁理三个主要维度。"仁"的这三个维度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文明所倡导的"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要求和合双融、理事互补。"仁"的思想诠释与商业儒学的实践为当代企业家铺就了一条"修身、齐家、治企、强国、利天下"的"商以成人"和"新内圣外王"之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家成长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琦玉 《新东方》2004,(5):45-48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家的成长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企业家的成长需要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价值取向,如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倡导个人奋斗精神、拼搏和求实的精神以及创新精神,树立机会平等的观念等等。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导,儒道佛互补为基本框架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广阔的空间。但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中国当代企业家的成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企业家精神不仅要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和针对各种不确定性进行创新的学理特点,还需要结合新的环境要求,实现学理内涵和环境内涵的统一。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历史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广大企业家要增强爱国情怀、敢于改革创新、坚持诚信守法、勇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精神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企业家作为企业资源配置者所拥有的诚信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等的统称。传统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企业家精神的依赖性更强。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家的重要作用更显得弥足珍贵。企业家是创新型经济的中坚力量,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构建与培育离不开企业家个人、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激发企业家精神原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爱国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爱国奋斗精神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几个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内涵。在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内涵更加丰富,要从政治向度、理论高度、情感深度、实践力度四重维度去把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加强广大青少年爱国奋斗精神的培育,要从政治、理论、情感、实践四个方面入手,注重"破"与"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力量源泉.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应当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尊重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又要不断根据时代的主题、问题和话题而创新、创造、重构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观念结构;第二,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尊重民族精神历史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和特质,又要积极发挥精神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养和精神修养境界;第三,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既重视民族精神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性,又尊重民族精神形成与完善过程中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从而在世界历史大视野中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力和惑召力.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地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有必要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党的统一战线,以广泛凝聚人心。"五一口号"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进程中形成的重要历史资源,迄今已提出七十周年。"五一口号"的精神内涵丰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五一口号"精神与新时代的需要相契合,若能传承好"五一口号"精神,必将有助于广泛凝聚人心,助力新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9.
儒家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结晶。儒家伦理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探索和挖掘儒家伦理思想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国学宝库中蕴含了"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三严"是对儒家修己安人之道的凝练与提升,"三实"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更高标准。"三严三实"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与培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论。学习"三严三实"中的国学精神,可开拓党员领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5,(9)
儒家立志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历经两千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沉淀凝练为中华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的立志思想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当今的教育越来越需要挖掘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立志思想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磨砺坚强的意志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前 《长江论坛》2021,(1):24-3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激励着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运动之中,始终是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并赋予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新的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作用发挥的掣肘因素主要体现在一些人认知层面的误读和行为层面的异化两个方面,其原因可以从主体、客体、环境和实践四方面分析;新时代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作用的路径有:做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率、不断增强引领爱国主义精神的底气、营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环境以及创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邓希泉 《人民论坛》2022,(16):16-21
在中国青年发展历史长河中塑造了时代特征非常鲜明的“五四一代”“新中国一代”“改革开放一代”这三代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青年群体。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既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塑造的中国青年的基本内涵,又创造性地构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并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内在驱动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受到冲击乃至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系统的传承机制来维护中国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求凸显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改革开放40年孕育了冒险型、探索型和创新型企业家精神,由此催生了模仿型、机会型和创新型的创业活动,进而推动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站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理顺创新发展和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内在逻辑,大力培育推动包容性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特点鲜明。进入新时代,重新认识与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提供了精神范式,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规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供了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文化家园建设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依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以优秀民族精神文化为基本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将民族精神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逐渐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 ,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曾经深刻影响 2 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 ,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 ,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 ,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2):14-16
在辉煌璀璨、蔚为大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处于主体和核心位置的当属儒家文化。自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算起,儒家文化已绵延发展达2500余年:儒家文化以其深湛厚重的思想内涵和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始终占据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主导,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对中华文化特质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公司制的形成是中西方商业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结果。特殊历史时期下,公司制的萌芽、成型、完善与反思缩影了近代中国商业变迁的主要脉络。这一时期,资本与资本构成为近代中国公司制的形成提供了源动力,文化冲突与企业家精神则助推了公司制的完善与发展。立足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节点,以史为鉴,回望中国公司思想之根源,追溯中国公司制度之雏形,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现代企业制度的来龙去脉,为构建新时代新型公司制度提供本土化参考,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的必要选择,也是为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的史实梳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