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木伟 《群众》2023,(12):49-50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振兴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江苏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同时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的“高原高峰”。  相似文献   

2.
陈焱 《群众》2023,(8):10-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被赋予“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伟大征程上,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抓手,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切实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3.
顾丽敏 《群众》2020,(1):35-3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2018年,江苏明确提出重点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019年底,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提出聚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的新要求,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可见,推动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结合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的运用,加快实现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今哲 《今日浙江》2020,(6):34-35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位、明确了路径、谋划了招数。  相似文献   

5.
<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川渝“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重庆一方面“苦练内功”、深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强协同、促进川渝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加快构建高效分工、  相似文献   

6.
骆敏舟 《群众》2023,(16):45-4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赛道,努力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数实融合第一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应主动承担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聚焦数实融合,以数字技术的新引擎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聚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立国之本,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的8点意见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位列首位。我省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省制造业规模及产业链完备性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相比,与实现"三大目标"的要求相比。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立省之本、富民之基。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鲜明提出“建设先进制造北基地,是推动浙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并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纳入“八八战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的特殊时刻,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制造业大会,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任务,全面释放出全力稳企业稳增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9.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武汉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武汉市的制造业发展绩效显著,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行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高质量资源要素加速聚集,绿色发展成效明显。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武汉市的制造业在规模效益、重点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发展环境诸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为进一步促进武汉市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要在加强引导和领导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激励自主创新、降低创新发展成本等几方面的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丽娜 《长白学刊》2023,(1):113-122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硬件”支持,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和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加,深刻影响装备制造业在关键环节和部分细分领域的转型升级进程。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创新“卡脖子”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与供需结构矛盾并存、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全球市场地位十分迫切。据此,从财政政策支持的角度,要注重增加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与政策结构优化并重;财政收支政策支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过程中,应避免政府“看得见的手”变成“闲不住的手”,坚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双管齐下;充分考虑装备制造业产权性质、行业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等异质性因素,统筹财政收支政策作用方向、强度、周期和时滞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其强调通过集群要素的综合运用来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以创新要素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并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完成制造业“三化”转型任务。对此,应从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规划、重塑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生态、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动能等方面,探索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2.
黄浩苑 《半月谈》2020,(8):62-64
东莞是世界闻名的制造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外向型经济起步,汇聚了众多制造企业,被称为“世界工厂”。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传统要素扩张发展模式在东莞难以为继。2017年,东莞推出的“倍增计划”掀起了新浪潮,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在这座城市加速推进。在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断升级的“倍增计划”成为东莞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20,(3):8-1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坚定不移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1.总体要求。制造业是富民强省之本,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实施"八八战略"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动力发生变化,东北地区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提升发展效益、增强质量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制造业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困境,"两难挑战"和"双端挤压"压力并存,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步伐缓慢,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的接续支撑能力不足,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区块链新兴产业生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塑人才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东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潘海燕 《前进》2023,(1):40-42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制造强国”,作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省委书记蓝佛安特别指出,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制造业主导型经济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强调要猛攻制造业,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总书记指出了制造业之于实体经济、之于大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刻把握其中深意,落实关键要点,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20,(2):31-32
2019年,我省制造业发展成绩单亮点频现。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对此积极建言献策。"上新"与"长大",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省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当前,我省传统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8.
杨东升 《群众》2023,(8):22-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高度肯定徐工集团五年来取得的成绩,赞扬我们“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叮嘱“还要再提升,向中高端走,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关怀、语重心长,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更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端化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因此,我们需要从优化制造业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大力引进和培养制造业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大数据与工业物联网等方面入手,加快制造业智能升级步伐,为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清 《群众》2022,(15):8-9
<正>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实现高水平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