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9月30日)沪府发[2016]8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以下简称《意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结合实际,现提出加强本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若干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甬政办发[2017]4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50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加强留守儿童关注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总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6]43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精神,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新兴力量,在回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社会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中具有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205号《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已经2018年10月17日省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省长唐登杰2018年10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者父母因其他原因外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不满十六周岁的本省农村未成年人。第三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应当遵循儿童利益优先、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6]2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宁政发[2016]5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做好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建立未成年人新型社会保护体系,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青政[2016]8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进一步做  相似文献   

9.
正津政发[2016]2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分类施策、精准保护,及时响应并着  相似文献   

10.
<正>京政发[2016]5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精神,维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其健康成长,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为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效果,加深社会各界对《意见》的理解和认识,现就《意见》有关重点内容说明如下:一、关于《意见》的重要意义和突破性内容《意见》抓住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  相似文献   

12.
<正>筑府办函[2015]100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6月18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救急救难、及时有效"、公开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出"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改革开放后,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他们不得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导致出现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要建立完善家庭、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当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的全面建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留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结合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湖北省民政厅印发《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从2020年6月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在全省集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方案》指出,省民政厅将在厅门户网站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办函[2018]51号民政部:你部关于调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名称、职能及成员单位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同意,现函复如下:国务院同意调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请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和财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儿童工作,近年来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给予深情关注,引起社会各界高度瞩目。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儿童保护和权益保障工作做出了系统部署安排。  相似文献   

18.
渝办发[2010]33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认真落实国务委员刘延东针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安全保护问题的重要批示,进一步贯彻《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渝委发[2010]19号)精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并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联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责任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河南省新县坚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紧紧围绕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地目标,将留守儿童关爱主阵地由学校"小家庭"延伸到社会"大家庭",倾力打造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一、 坚持整体联动新县出台了《新县关爱留守儿童三年行动计划》《新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建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是以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为切入点的第一份系统性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的国务院文件。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早在2012年成立初期就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肃性和重大意义。从2014年起,开始在北京探索以服务外来务工流动家庭儿童和社区中低收入家庭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