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改制莫寒老人心编辑同志: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不少原国有工业企业纷纷改制,或成为股份制企业,或成为民营、私营企业。企业改制是改革的需要,本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些团场,一大批离退休老人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受冲击者,如:老人去世后的后事处理,就成了不少健在老人心中的痛。前不久,某企业的一位老人去世,老人的惟一女儿转岗后到农业连队承包土地,老人的女儿在料理老人后事时找到原工作单位,单位领导说:“老人是原来团办企业的职工,现在企业改制了,属私人企业了,我没有处理老人后事的义务。”万般无奈,老人的女儿找到团里,在团里的干预下,团从另…  相似文献   

2.
一位驻村干部到村民家,拉着一位老人的手聊天时,感到老人的手凉,于是用手搓热了老人的手。随后,驻村干部又用手去摸老人的脚,看是否肿痛时,老人却把脚让开了。"是不是我的手太凉了。"面对驻村干部的问话,老人回答:"不是,我已经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大娘从吉林省长春回甘肃省平凉, 坐上了刘君安值乘的车。不经意间,催生了一段佳话。见老人一人带了好几件行李,行动不便, 西安客运段广州车队第二包乘组列车员刘君安三步并作两步,接过行李帮忙安置好。一路上, 他跑前跑后给老人送水买饭,乘客都以为他和老人是亲戚。想到老人一个人可能闷得慌,忙完工作他就凑到老人跟前聊天。当得知老人担心在西安转车不便时, 他安慰老人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您一百个放心好了。"到西安后, 他用自已的钱为老人买好了车票,发现发车时  相似文献   

4.
封面人物     
《求贤》2007,(7):M0001-M0001
徐宝宏,现任天津市第一老年公寓护理三科科长。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老年护理工作27年,她在护理工作岗位关心老人、爱护老人,默默地为老人奉献爱心。在长期卧床的老人身边辛勤守护了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代替了上千位子女为老人尽孝心。她管理的护理三科多数都是卧床的老人。为了提高卧床老人的生命质量,减少肢体功能的衰退,愉悦老人身心,她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爱,是良心的一种自我表白。曲沃供电支公司城市班32岁的共产党员和波,就是用这样的善心,对一个原本素昧平生的老人的关爱一直坚持了5年。如今,他已经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尽管他的工资收入还不算很高,他却按月给老人送去50元零花钱。冬天快要来了,他送去棉衣、棉鞋、棉帽;春、夏、秋季到来之前,他又送去一件件换季的衣服;老人生病了,他给老人请医煎药,同老人拉家常,听老人讲故事,给老人说宽心话。他日复一日不图回报地做着这件事,并决心把对老人的关爱一直默默地延续下去。我有责任让他生活得更好2002年3月的一…  相似文献   

6.
89岁的唐菊英老人孤身在宁波汤家村生活。去年8月15日,由宁波民政部门出钱聘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厉云婷出现在唐菊英老人面前。她帮老人搞卫生,陪老人说话,每天服务1小时。最初,老人不信任她,不让她进屋;现在,唐菊英老人的生活已离不开她了,把存折也交给厉云婷打理。这是宁波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1992年,年仅24岁的宋桂玉来到莱西市老年福利公寓,当上了一名专职服务员,照顾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好这些老人不容易,让每个老人都满意更不容易。但是,宋桂玉却做到了,而且赢得了老人们的齐声叫好。16年来,她与100多位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俺的好闺女”。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在整理村中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银行卡使用情况时发现,第六村民小组的一位老人一直没来登记。下班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我问她"奶奶去哪里了",她羞涩地回答:"去山上背柴火还没回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估摸着老人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决定等等她。  相似文献   

9.
空巢老人与社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家庭功能弱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空巢老人的现状和需求,从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的角度提出社会服务为空巢老人服务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鸥     
"来了,来了,单脚、沙鸥、灰顶……,我来喂你们了。"这呼唤海鸥的声音,已经在軎城翠湖湖畔回响了十一个冬者。71岁的海鸥老人吴庆恒,是昆明化工厂的退休工人。他盖过房子,修过锅炉,终生未娶,身边无任何亲人。60岁退休时,刚好是北方来的红嘴鸥第一次进入春城越冬。从此,老人的生活就与海鸥相伴了。11年来,只要海鸥一飞临者城,老人便节衣缩食,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每天买4.5元1公斤的饼干,风雨无阻地到翠湖去喂海鸥。他把海鸥当儿女看待,为海鸥取名字,十分同情有病有伤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亲人,见老人一来,它们就会聚在老人周围,吃老人专为它们带来的饼干、馒头等食物,为老人表演各种飞行特技。每逢此时,老人就会感到无比幸福和快慰。  相似文献   

11.
陈芳媛 《当代贵州》2014,(14):26-27
正茶,既融入了神仙庙村的历史,又融入了村民的生活,神仙庙村的长寿现象也许与茶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中国长寿之乡——石阡,龙塘镇是全县百岁老人分布最多的乡镇。而神仙庙村是龙塘镇所瞎区域中长寿老人较多的村落之一,全村共2063人,100岁以上的老人1人,90岁以上的老人2人,80-90岁之间的老人52人,70-80岁之间的老人93人,70岁以上的老人148人,占全村总人口7.1%。  相似文献   

12.
心里有别人     
正对应该宽容的宽容、对必须较真的较真作家余秋雨曾住在一位德国老人的房子里。有一天,余秋雨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他打电话告诉老人。老人答:"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我明天再送一个过来。"老人送杯子来了。他进门就问:"那些玻璃杯的碎片  相似文献   

13.
调色板     
正世相漫像近年来,随着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不断增加,"甩老"现象日益增多。有的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交了几个月费用后就不闻不问,甚至处理房产、中断联系,玩起了失踪。在养老院与老人家属之间上演的追债拉锯战中,老人吃苦,养老院吃亏。(赵春青/图)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四师七十二团五连有一个特殊的家庭,职工冯玉兰21年如一日照顾着现年100岁的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王家荣老人,前不久笔者走进了这个特殊的家庭。1987年老伴去世后,王家荣的养子把他接到北京居住,可老人不习惯城市生活,1989年已80岁高龄的他执意回到新疆。冯玉兰看到老人孤身一人,就主动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近几年,老人的耳朵也背了,行动也不方便,冯玉兰对老人更加悉心呵护。每天一大早,冯玉兰都会悄悄起床,掏炉子、抱  相似文献   

15.
我愿意跟老人聊天,老人浑身宝贝,这个宝贝,就是智慧。大多数人觉得老人保守,我却感觉绝大多数老人一点不保守,他们总是用好奇、开放、乐观、热情的态度去拥抱生活,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多。许许多多的“忘年交”,很无私地坦白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坦白了自己的“曾经”。我只有耐心倾听的份儿。  相似文献   

16.
王琰  康曦 《党史纵横》2011,(4):46-48
2010年12月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一位行医65年的老人安详地离去了。家人根据他生前的愿望,把遗体捐献给了济南市红十字会,他也因此成为成为山东省历史上第一位捐献遗体的外国友人。老人的后事没有隆重仪式,没有追悼会,甚至没有一个花圈,一束鲜花。家人希望用这种方式,送老人安静地离去。然而众多的济南市民闻讯后,自发到老人的家中吊唁。国内外的多家媒体也对老人的一生进行了报道。这位老人,就是被媒体称为"在中国的最后一个鬼子兵"的前侵华日军军医、济南人昵称的"鬼子大夫"山崎宏。  相似文献   

17.
<正>金秋时节,走向普定县白岩镇兴农村汪希文家,听到马达声,一个清瘦矍铄的老人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神采奕奕。眼前这位老人,就是曾经的传奇人物、今天要采访的2000年的全国劳模82岁高龄的汪希文老人。说明来意,老人的话匣子打开。汪希文出生于1938年,15岁就曾经是那个时代的模范儿童团员,如今,四代同堂的老人未曾想到过,从那时起,"模范"与他的家庭结缘扎根。在交流中,汪希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是过过苦日子的人。老人说起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  相似文献   

18.
1995年,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等5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数百名全国健康老人,后又从这数百位SO岁以上、身体健康、事业卓有成就的健康老人中,速选出48位全国最佳健康老人。我们采访的原财政部文教司副司长、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正言老人即是这48位老人中的一位。~位跟随他学习书法、篆刻的IO岁小女孩曾说:“刘爷爷的眼睛真亮!”这位聪明的小姑娘算是抓住了刘正言老人最主要的特征了。老人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的人生之路,展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生命图画。与他交谈,读他的人生,方知刘正言老人不仅…  相似文献   

19.
据了解,目前农村一些老人活动室已经变成了麻将室,老人们凑到一起,就是打麻将,有的还下赌注,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而一些棋类、球类、舞蹈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却与老人无缘。究其原因,一是农村老人受自身观念的影响,对文体活动的认识不足,认为跳舞、打拳是城里老人干的事,乡下人也就是打打麻将而已;二是受场地、资金等原因的限制,农村的老人活动室不外乎几张桌子、几副麻将,老人们别无他玩,只能是打打麻将。因此,打麻将就成了农村老人的主要活动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气都将产生不良影响,更难适应新…  相似文献   

20.
他们无福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当衰老日渐蚕食了他们的身体,当躺在病床上的他们倍感冷清之际,一抹深蓝开始为他们的晚年"充填"温暖。他们被称作"空巢老人",而那抹"温暖深蓝"叫做人民警察。近一段时间,祁福孟连续收到7位老人亲笔写下的由他处理老人后事的"委托书"。这7封委托书的背后,承载的是老人们对祁福孟多年来尽心服侍老人的孝心肯定,也是这些老人对他的一种特别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