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其 《侨园》2002,(5):48
我们说柬埔寨的华人,一是长期生活在柬埔寨的华人,一是近几年去柬埔寨经商的华人。据史料记载,华人自从16世纪就来到柬埔寨定居,他们对于早期柬埔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贡献很大。20世纪几十年的战火,破坏了柬埔寨的经济,也导致了华人数量骤减。柬埔寨的华人人数在70年代初期约有70万,这仅包括承认本身是华籍的,而一些入了柬埔寨国籍的归化者还不算。到了80年代,华人人口急剧下降,很多华人逃离柬埔寨前往东南亚其它国家或辗转前往欧洲。随着柬埔寨政局的趋稳,柬政府积极重建经济,一部分华人又回归柬埔寨。据资料统计,2000年柬埔寨华侨华人约有50万人,占柬人口的3%左右。柬埔寨华人多来自广东,占华人总人口的80%以上,其次为福建。华人语言有潮州话、广州话、海南话、客家话和闽南话。潮州话是柬埔寨华人社区  相似文献   

2.
王麟 《侨园》2004,(6):48
在柬埔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掐华人的脖子,柬埔寨人伸舌头。”这形象说明华人在柬的经济地位。连柬埔寨国会议员也公开承认,华商在柬埔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柬国家税收的相当部分来自华商的公司、工厂和银行。柬埔寨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是一个尚待开发、具有众多商机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乱,柬埔寨的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柬政府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争取外国和国际组织的援助,实行市场经济,鼓励和吸引投资,大力推进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3.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远离中国的“南方大陆”,在悉尼这个繁华而年轻的城市,据官方统计仅有十几万,就按最乐观的估算也就二三十万华人,竟然容得下四家华文日报、五家收费华文周报,还有不知多少家免费的华文小报,以及华语电视台、电台、杂志社——这在世界华文传媒史上无疑是一个异数,即使放在中田某个几百万甚至千万人口的城市,也不遑多让。难怪在林林总总的书报摊上,华文报纸与英文报纸比肩而立,成为都市文化的一道风景线。难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卜卡发出这样的惊叹:悉尼的华文日报比英文日报还要多!  相似文献   

4.
柴歌 《侨园》2014,(5):14-15
[一]走进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馆,缘于韩国的一所华文学校。作为侨园杂志的总编辑,在韩国工作期间,记者在采访旅韩著名华侨马玉春先生创办的韩国光州中国学校时,听马玉春先生介绍说,他的这所韩国境内唯一一所悬挂五星红旗、使用中国国标教材的华文教育学校,已经经过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确定,今后将被作为中国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予以支持。目前,学校已经收到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资助金10万元人民币。念及此,马玉春先生不无感激地告诉记者,这一切,体现了祖国政府和驻光州总领事馆对于光州中国学校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学校的感谢信已经写好了,正准备去送呢。这真是一个让记者感兴趣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5.
正报刊是20世纪初社会开始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主要载体,是近代社会表达政治意向、传播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五四运动之前,天津已有中文报纸近50种,各种外文报纸约20种。民国时期的中国四大名报中,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日发行量达7万份,创刊于1915年的《益世报》日发行量达3-4万份,在种类、发行量和影响力上占据了中国报业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6.
9月21日至26日,在柬埔寨这个举世瞩目的舞台上,越南当局在多次实施“撤军”骗局之后演出了所谓“最后撤军”的一幕。这次撤军是不是真正的最后全部撤军,它对今后柬埔寨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怀疑和关注。 据越南在一份公报中宣布,它这次从柬埔寨撤出的“最后一批军队”,包括陆、海、空军部队,其数量为2.6万人,加上5月至7月已经撤回国的2.4万名驻柬越军,共计为5万人。河内说,这就是越南目前在柬埔寨的“驻军总数”,至止“已经全部撤完”,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5,(1):2-3
2014年,又是一个中国年,世界目光持续关注中国,而在海外,华侨华人的生活也异常活跃。年终岁尾,本刊编辑部从一年中发生的有关华侨华人事件中精选十六新闻以飨读者,并与全球华侨华人其勉。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召开推动转型升级成共识由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于2014年12月6日到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华文教育界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认为,华文教育根植海外、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基础牢固、规模庞大,在推动中华语言  相似文献   

8.
夏雨 《侨园》2006,(6):16-17
近几年,由华人经营的按摩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北美各大主要城市出现,尤其在纽约曼哈顿的大街小巷,更是遍地开花、生意红火,越来越多外族裔人士喜欢中国式的按摩。按摩已成为华人新兴行业之一,光是纽约一地,以按摩谋生的华人至少逾万。尽管华人按摩这一行业十之八九属无牌经营或无照打工,经常被警方取缔,但业者表示,这一行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原因是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按摩有立竿见影、舒筋活络的功效,许多人对这玩意容易上瘾着迷。华人按摩具竞争力沿着位于曼哈顿下城的苏荷区豪斯敦街一路往前走,气功、推拿的招牌随处可见,人体筋络穴…  相似文献   

9.
柬埔寨目前大约有30万华侨华人,约占柬人口800万的3.7%,其中14万居住在金边,6万散居在马德望、磅逊、上丁省等地。柬华人大都祖籍潮州、汕头及海南,现主要从事经商。四五十年前,华侨的祖辈飘洋过海来到这个美丽而富饶的亚热带国家谋生,如今已是三、四代了。几十年来,柬华人与当地人民同命运共呼吸,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建设了这个曾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国家,同时也因连绵的战乱而饱尝家破人亡、背井离乡之苦……  相似文献   

10.
对近代北美华人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的一系列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活动进行探析,可知近代北美华文文学的发生与华文报刊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其"现代性"因子的孕育离不开近代报刊这一重要推手。从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北美华文文学及华文报刊能够直接反映当地华人的文化生活水平及状态,这些史料对研究当时当地的华人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长铁路苏北段全线开通临管运输之际,江苏省铁路办在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安全宣传的同时,还购买了3000份铁路安全常识彩色宣传画、印刷了21万份宣传材料在铁路沿线重要公共场所张贴,并通过学校、农机局、车管所将宣传材料分发到中小学生、机动车驾驶员等重点人群手中。  相似文献   

12.
乘台湾的空中客车由香港飞抵泰国。着陆后立即被这庞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规模及其先进的交通设备而震叹。这个20年前还是落后的微不足道的农业国,如今已经唐哉皇哉一日千里,我深切感到相知恨晚。经过导游女士介绍,知道这个国家6000万人口中1/6是华人,而70%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华人手中。漫游街头挂着汉字招牌的华人商店举目皆是,它冲淡了我身处异国的感觉,我好像在祖国的海南岛一带漫游。此时我的强烈感受是泰国人民如此豁达大度、毫无民族排外的狭隘意识。只要对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4,(12):11-11
人气日渐低迷,老侨渐离人世,新侨不愿进来。唐人街华人数量减少发生在欧美多个城市。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的唐人街里,出生在外国的居民已经成为少数。虽然白人居民比例在美国各大城市总体下降,但在上述三个唐人街的白人居民人数却在上升。唐人街的功能也在改变。最初的唐人街是华人的庇护所,而如今,凭借店铺招牌、语言、杂货店、餐馆的风味都与欧美城市其他街区的不同,唐人街多半意味着一个拥有不同亚文化氛围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4.
孙大光 《侨园》2012,(5):10-11
2012年2月28日的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刊出一篇令许多华侨华人关注的新闻:《奥巴马总统收藏王世清将军的书画作品》.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洛杉矶举办的竞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美国总统在繁忙的竞选活动中接见王世清并收藏其作品,显然,王世清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身在美国"文武双全"的知名华人将军:国际著名书画艺术家、美国志愿后备军人协会行动总部副司令.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4,(2):62-63
走在美国纽约街头,无沦是在高楼大厦林立的曼哈顿,还是中文招牌遍布的法拉盛,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小商贩在销售报纸、热狗、水果和旧书等,这已成为纽约市一个颇有代表性的街景。  相似文献   

16.
曼谷专电 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闭幕迄今已经一个多月。笔者最近从这里获得的消息表明,越共不久前作出的调整经济方针的决定,目前还没有怎么付诸实施,原因是遇到了种种阻力。当官方准备要把一些已经开始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停下来以及要把资金进一步集中到农业生产上的时候,碰到了许多麻烦和掣肘的因素。越南宫方报纸《人民报》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承认,调整比建设更难。 在对外政策方面,最近有消息传来,越南当局有可能又要在近期内召开“印支三国外长会议”。据说,河内当局可能在会上抛出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华人敲诈华人,华人绑架华人,华人盗窃华人,华人谋杀华人,现在发展到了华人公开持枪抢劫华人。这是南非华人的耻辱!生活在南非的华人被同胞伤到最深处……前一段时间,南非的几家华文媒体相继登出一则消息:曾经震动整个南非侨界的福隆命案,其中一名案犯病死南非,监狱方面希望知情者联络其家人处理后事,如果逾期无人处理,狱方将按照惯例处置。在没有死刑的南非,有人说这是因果报应,也有人说这是天意,是罪有应得,是一个罪恶生命的赎罪。虽然是一个罪犯的死,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又有一个炎黄子孙消逝在了这块远离故土的地方,尽管他是一个不肖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18.
岳韬 《侨园》2005,(1):28-29
世界上哪里都有华人,有华人便有中餐馆。初到欧洲,在乡野小镇见到“吉祥饭店”这样的招牌会感到惊奇无比,见多了也就觉得平常了,反倒是哪个角落见不到汉字便会纳起闷来,就像缺了什么。荷兰的华人总数与其他西欧国家比起来并不算多。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的唐人街规模也不算大。然而,无论在阿姆斯特丹这样的新兴移民城市,还是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温哥华这样的老牌移民城市,全世界的唐人街几乎都给人一样的印象:繁忙嘈杂,缤纷油腻。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热闹、排场和美食。初到唐人街,那种熟悉的气氛让人感到亲切。然而,稍作停留,你便会发  相似文献   

19.
麻卓民 《侨园》2006,(3):12-13
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侨华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27年。当时,一些青田小贩在巴塞罗那从事小商品买卖。50年代初,香港一些神职人员开始来到巴塞罗那,后来一些台湾同胞和少数从其它欧洲国家过来的侨胞也相继到来。1973年中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大陆同胞也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巴塞罗那。90年代初,巴塞罗那华侨华人有了快速的发展,到2005年底,加泰罗尼亚华侨华人总数已经达到2.1万,占当地外国移民的2.33%。华侨华人大都集中在巴塞罗那及其周边地区。华侨华人遍及当地各行业20世纪90年代之前,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基本上都从事中国餐馆业,到1995年,中国餐…  相似文献   

20.
沈殿成 《侨园》2001,(4):35
从80年代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出现了华人新移民所办的报刊,有的国家是一种、几种,还有的国家是十几种、几十种,一时间,其景象蔚为壮观,有人由此说海外华文报刊出现了第四次高潮。这些报刊多数是大陆的新移民、包括大陆留学生所办,我们姑且称之为大陆新移民报刊。一二十年间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大陆新移民报刊呢?其原因有很多,但经济实力、读者群体、人才资源与华人情结是最基本的原因。近二三十年来,世界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华人经济实力也有了迅速壮大,成长起来的华人经济从广告上给大陆新移民报刊提供了可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移民、留学生,以及当地出生的新一代华人人数的大量增加,使华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