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窗眼中的朱镕基 一个阳光艳丽、天气宜人的日子,为了收集撰写《朱镕基传》的资料,我如约来到北京宣武区椿树园小区,采访《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欧阳鹤先生。欧阳鹤是朱镕基总理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同班同学,又都是湖南老乡。他们一直交往不断,还是诗交。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1日,湖南革大湘西联谊会的10多位老同志要登天门山。这些七八十岁的革命老人,都为解放湘西,建设湘西立过功,作过贡献,这一次,算是故地重游。“金婚之旅”在祭坛前面的停车坪,大家下了车。中共湘西州委老顾问、湖南革大校友联谊会赴张家界校友团团长杨国湘把大家招呼在一起:“我在车上已经吟好了一首诗,我先来一首。”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把手中的拐杖放在车边,凝聚眼神吟起诗来:“蒙蒙烟雨上天门,驾雾腾云削壁行,公路奇观堪推首,空中艺苑自然成。”早在1985年,杨国湘在州里的一次旅游开发座谈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3.
2007年第二期《党的文献》发表了《新编朱德诗词三十五首》,其中选刊了他于1919年11月为悼念亡妻萧菊芳的七首绝句中的四首: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重庆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六届年会,同时举行的还有重庆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大会。近100名代表共聚山城,纪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发表60周年,共同探讨毛泽东诗词的史诗性。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二届会长贺敬之以书面方式致开幕词。开幕词指出,60年前,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重庆发表。“这次发表轰动山城,传遍全国各地,使世人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伟大的诗人。这首咏雪词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珍品,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词的发表与传世,是中…  相似文献   

5.
<正>人民领袖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文章、演讲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的重要作用,还在诗词中热情赞颂人民是舜尧、是英雄。有人统计,毛泽东诗词中有39首描写了人民。让我们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为例,来体会毛泽东这些诗词中“人民万岁”的伟大思想。盛赞新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是其整个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 《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等多首诗词作品,这一时期是他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这些诗词生动再现了长征途中那些惊险壮烈、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对红军指战员起...  相似文献   

7.
李安葆  程安辉 《湘潮》2005,(10):13-14
毛泽东常以诗词反映革命斗争实践,表达自己的情思。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更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长征: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产期从毛泽东现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以红军长征时期的1935年和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1961年创作的诗词为最多,每年各写诗词达8首。若将长征前夕写的《清平乐·会昌》和长征后期写的《沁园春·雪》算在内,则长征时期写的诗词多达10首。那么,长征时期就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最多的时期。为什么毛泽东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特别多呢?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密切相…  相似文献   

8.
汪建新 《党史文苑》2023,(12):38-40
<正>田家英(1922年—1966年),本名曾正昌,四川双流人。1942年,20岁的田家英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旗帜鲜明,切中时弊,得到毛泽东的赏识。1948年10月至1966年任毛泽东秘书,长达18年。他忠诚、细致、干练、爽直,深得毛泽东信赖、倚重。毛泽东没有为田家英写诗,但他们对古诗词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密切的交流。田家英在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过程起过不少辅助作用,还协助毛泽东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毛主席诗词》(37首)两个重要诗词选本。他爱好收藏毛泽东诗词的手迹,使《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变废为宝”,对毛泽东诗词作品的存世、流传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
王祖强 《党的文献》2012,(5):116-118
毛泽东一生曾53次到过浙江,对杭州尤其关注和喜爱。新中国成立后,杭州是他外出视察到得最多的地方之一。他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杭州留下多首脍炙人I:2的诗篇佳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是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权威版本,其中就有八首在杭州写就的诗词。  相似文献   

10.
解放军少将、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曲作家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为了传颂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他曾倾尽心血,谱写了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不久前,他为笔者热情地追述了这段往事。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12):92-92
长征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各种文电、讲话平均每天有一篇以上。其中毛泽东写的或有他署名的最多,已经公开的有172篇,各种讲话、谈话有40次。长征途中他写有诗词八首,分别是《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183;娄山关》一首、《七律&#183;长征》一首、《念奴娇&#183;昆仑》一首、《清平乐&#183;六盘山》一首、《六言诗&#183;给彭德怀》一首。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八年一月,毛泽东发表了他的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当时题目为“赠李淑一”,1963年作者改“赠”为“答”。本文将这首词统一简称为《答李》)。综观毛泽东生前亲自同意发表的三十九首诗词,其中《答李》这首词的初版本有三个特别之处,笔者称之为三“奇”。究竟是哪三奇呢?  相似文献   

13.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发展论坛》2003,(11):70-72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造诣很深。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据《史记》记载,第一本诗集《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出编就的。当时的诗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写出千古流芳的佳作,形成一条诗的长河。但就其气魄的雄浑博大,内涵的深厚广阔,没有能与毛泽东诗词相比的。他的诗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更倾倒一些专家学者,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以诵读毛泽东诗词为乐,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有一首据说是毛泽东写的五言诗在广为传播,其诗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日共产党,崇拜孔二先。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长河)}1989年第1期中《中国七十年代政局备忘录》一文里。该文说1973年夏,毛泽东与江青谈话时,说要批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并念了这首五言诗。其后,在《传记文学)1992年第3期《诗人郭沫若在“文革”后期》、《新东方))1992年第12期《毛泽东与孔夫于》等文章中,在《毛泽东诗词联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7月)、《毛泽东诗词大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毛泽东诗词全编)(…  相似文献   

15.
钟燕林 《党史文苑》2023,(12):41-42
<正>毛泽东一生写过很多诗词,但他不是纵情山水的一般文人骚客。当革命遭受挫折,个人处于逆境之时,他的诗词未见几多愁绪,反而愈发豪迈、豁达,生动展示了其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谱写了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菩萨蛮·大柏地》正是这样的一首词。  相似文献   

16.
陈磊 《党建文汇》2009,(10):10-10
朱镕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回归”公众视野。再次将人们的视角拉回那个年代。 朱镕基的总理任期并不长,只有5年,但这5年时间让他走入历史。观察家们分析,朱镕基的成名源于之前中国政坛少有像他那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比如第一次以总理身份公开亮相,他的“地雷阵”、“万丈深渊”等极富形象色彩的比喻,让公众激动,也道出了中国改革的艰难现实。  相似文献   

17.
情深似海彩笔千秋──读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唐振南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公开发表后,毛泽东的老战友李淑一,诗人臧克家及周振甫、吴庆舜、向平、李捷等发表了许多读后感,为我们学习这首词提供了方便。但他们的解释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诗无达诂",这很自然,也好...  相似文献   

18.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出人意外地登出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18首旧体诗词,这引起了包括文坛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孙国林 《湘潮》2011,(9):4-8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写诗的历史从1915年至1966年,长达半个世纪,所写诗词可见者约84首,这些诗词中最早公开传播的是《七律·长征》。关于这首诗的创作、传播、修改、解释和书赠等,有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终其一生,对他的知己、夫人、战友杨开慧烈士,真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这不仅表现在对烈士亲友乃至保姆的悉心关照中,而且凝聚在《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三首诗词里。毛主席诗词横空出世,大气磅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宇内寰中,尽行包举。但直接抒发个人感情的并不多。然而,在这类有限的长短句中,直接涉及到杨开慧的,就有3首。在所有已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中,除《七律·答友人》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首对家乡的怀念诗中,也包含了对开慧的眷恋)之外,绝少出现“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