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心理可分为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领导者的积极心理为社会变革带来正效应,相反,领导者的消极心理为社会变革带来负效应。所谓负效应,这里指的是: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的行为偏差及越轨所引起的不良的社会心理反应和对社会变革产生的副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领导过程本身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领导者的性别与领导者效率的关系,领导性别与领导伦理的关联度是一个引起世人广泛兴趣的话题。本文借助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的观点,从理论与实践、领导者个体伦理与行为伦理、一元文化背景与多元文化背景的领导伦理等几方面阐述领导绩效、领导行为、领导过程中性别歧视的片面性、非理性和主观性,说明针对女性的性别成见、角色期待等的脆弱性、虚伪性和无知性。正面阐明了现代社会必须发现、培养、重用和提拔那些有真才实学的领导者、管理者,而不是仅仅关注其性别这样一个朴素而伟大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在人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内在的人格力量始终是推动他遵循一定的价值目标前进的内驱力。对此,领导者也毫无例外。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思想,人格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个体本质较为稳定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人以其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和神经反应类型同他际遇的复杂而多变的社会关系构成矛盾的统一,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从人格的定义看,人格包括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品质和审美等多方面的内容,一个人的这些内容较为稳定的本质的统一就是人格。其中人格的生理特征主要来自先天的遗传,而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品格和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则是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学习与实践。人格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可变性和阶级性等方面酌特征。通过以上对人格的一般了解,再回头看看“领导者的人格力量”究竟是什么?所谓领导者的人格力量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以自己健康高尚的人格来形成对下属心理上一种无可抗拒的正义道德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统御力,是一种精神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荣辱观分辨的是荣与辱,寄托了人们对于“善”的渴望。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为组织提供了方向并且推动目标实施,领导并不是价值中立的,领导学研究的是领导者如何在领导过程中追求“善”,“善”是领导目标、行为与效果的统一。只有当领导目标与行为都具有道德合法性之时,领导效果才会呈现正当性和合法性,领导目的才能够达到。不论是领导过程还是领导者自身,都需要具有道德的合法性。领导是指组织正式任命或被组织其他成员选举出来的个人的角色行为或者活动,其中包括了影响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过程。领导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是完成组织…  相似文献   

5.
科学政绩观下领导干部的评价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辉 《理论探讨》2004,1(4):77-79
追求政绩是现代政府的基本思想与行为取向。政绩的社会性与管理性的统一要求用科学政绩观指导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评价与使用,即在科学分析政绩与素质关系的基础上决定领导干部的使用,把干部使用状况纳入领导者的责任范畴,激励和规范领导者的用人行为。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要正确把握谋与断的关系张德泉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谋与断是领导决策的关键和核心。领导者的谋是对于领导目标及其行动方案的寻找提出、分析论证过程,领导者的断是对于领导目标及其行动方案的选择判断过程。因此,领导者的谋与断是领导决策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政治心理对领导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的发展方向;影响着执政党的地位;影响着领导活动的绩效。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政治人格、政治意志、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去培育领导者的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8.
领导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真正内核。它是领导者的思想品格、知识水平、仪表风度、能力作风、心理气质等多方面的内在素质和行为约束力的外在表现。领导者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需要运用手中的权力,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自身具备的良好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1 领导工作的心理艺术,就是领导者按着心理活动规律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以提高领导绩效的行为艺术。它是领导工作科学化的根本要求。 首先,从系统论观点来看,任何系统都由实体、关系和属性三个要素构成,系统功能的实现就是实体通过关系使属性外化的过程。领导系统也是由实体(人)、关系(领导)和属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主体背景)三个要素组成的。其中,领导者是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的实质、运作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领导决策中主体意识与客观实际的统一是领导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基本前提和合理内核。必须加强从立法的高度来规范领导者的决策行为,强调领导者决策前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智慧和信息系统与咨询系统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领导者从知识观念到能力 ,从心态、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都表现出与老一代领导者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外部环境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进而引起领导者世界观的变化分析入手 ,探讨这种世界观的变化对促进领导行为方式的变化及新环境条件对领导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中基本的内容,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是党实现领导过程中主要的活动。是由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保障的。因此,要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决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使党的群众路线得到坚决的贯彻。 (一) 一般地说,党的领导职能主要体现为决策及执行,即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并由党员带头执行。领导方法,是实现领导职能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是领导者把决策设想变为工作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相比,虽然内涵外延较大,行为主体人群范围较广,但主体活动的基本行为仍是决策及执行。因此,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  相似文献   

13.
论领导角色交往段书勤一、领导角色交往领导是一种活动和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领导的性质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领导者在这一活动和行为中起着群众的代表和带头人的作用。领导活动是领导者与人类社会群体的活...  相似文献   

14.
一、领导能力的内在结构 领导能力,简言之,就是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对领导方法等的把握程度等影响具体领导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领导素质的核心。按其适应性程度,领导能力可分为领导者的一般能力和领导者的专门能力。 1、领导者的一般能力。它以思维活动为中心,包括认知、机械、体能等三个方面。认知是指包括数字、推理、记忆、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能力;机械包括机械关系的理解能力和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力两方面;体能则重在衡量身体反应和灵活程度。这三者又可根据为智力和体力两大类。研究证实,领导  相似文献   

15.
浅论领导者的领导素质宋志贵领导者的领导素质专指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的本性与素养,它源于领导者的基本政治素质以及其他素质,就领导者这种特殊角色而言,领导素质既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他们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完全不同于封建官僚,他...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出色地完成领导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在这其中,心理素质和其它素质相比,属于基础素质,它经常地、间接地发挥作用,因而往往不如其它条件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和偏见。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比如自信这种心理品质是每一个成就卓越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导者如果过于自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威信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所以,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我国杰出的领导人当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性格各异,但都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此相反,历史上尽管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但由于心理素质方面存有严重缺陷而身败名裂者,也不乏其人。心理素质较差,存有心理缺陷,往往成为许多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毛元生 《求知》2005,(1):27-28
所谓领导能力,是指领导者在理论修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和完成组织目标的素质.它是由领导工作的特殊复杂性所决定的。无论任何层次和岗位的领导者,只有能力结构合理,才能有效地实施自己的领导行为.才能圆满地完成组织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雷强 《理论探索》2005,(5):138-140
"卓越领导"理论是领导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已成为当今领导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有关领导理论大致可以分为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变革理论和卓越理论等阶段,分别研究追随能力、直接领导能力、权变领导力、变革领导力到卓越领导力,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组织层次中,每一更高职位层次所需要的领导能力都是在较低层次的能力基础之上的发展和提高,这使得领导职业生涯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更加复杂的发展过程,需要领导者不断调整和"突破",承担新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现代领导者心理品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荣 《理论探讨》2001,4(2):57-60
本文在阐发领导者的心理品质对其德才素养和行为效能具有极大影响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了现代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以及升华和发展心理品质的若干路径。认为现代领导者应当认知健全、完善 ,情绪稳定、愉快 ,意志坚强、可控 ,个性完整、统一。为此 ,就应当着力于改善心理环境 ,开发智力潜能 ,投身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20.
白亮 《学理论》2014,(20):3-4,7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责。如何做到科学领导决策,防止领导团体决策中的消极从众行为,成为现代社会治理者的重要诉求。在分析领导团体决策中从众行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决策者素质、规范科学决策程序、健全决策监督制度、完善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等途径对领导团体决策中从众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使领导团体决策成为一种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